金融学【025】信用的经济职能
(2020-12-18 12:10:34)
标签:
信用的经济职能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金融学【025】信用的经济职能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1. 信用活动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企业或居民等经济主体闲置的资金聚焦起来,投入到需要补充资金的经济主体,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用首先发挥的就是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的职能。
2. 信用在将资金积累和集中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需要的经济主体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信用的再分配资金职能。在这里信用的再分配资金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如果信用的标的是实物,则它是直接地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如果信用的标的是货币,则它是间接地对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因为货币背后对应的是商品,谁取得货币,谁就取得购买商品的权利。 除了对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外,信用还能对生产成果进行再分配。这主要是指在信用关系中所产生的利息范畴。由于信用具有有偿性这一特点,因此,闲置资金入和货币收入的让渡者有权索取利息,而使其使用者有义务支付利息,利息在这里发挥了信用的国民收入分配职能。
3. 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并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将资金从使用效益差、利润率低的项目、企业、行业、地区调往使用效益好、利润率高的项目、企业、行业、地区。这可以使前者资金减少,后者资金大量增加,其结果是使前者的资金利润率有所上升,后者的资金利润率有所下降,从而促进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杠杆,不仅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还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积极的干预,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如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在银根吃紧时放松信用,在通货膨胀时则收紧信用国;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限制产业等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从而达到鼓励或限制琐产业的企业发展。
5. 信用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证明,即是信用工具。由此,信用发生关系时,也创造了信用工具。信用越发达,信用工具也越发达。
6. 信用活动,国是银行信用活动,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这一点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各企事业单位、各部门都在银行开设有各种账户,其经营活动、资金变化都在银行有记载。二是各单位各部门都定期向银行提供会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银行可以准确地分析一个企业的情况、一个部门的变化,并能推测出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在微观上,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产、供、销是否能衔接,资金配置是否合理,工资支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盈利状况如何等。根据银行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资料来源: 曹龙骐主编,徐晓光,郭茂佳,杨文,陈莹,陈红泉副主编.《金融学(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6)第6版:53-79.
|
|
【相关阅读】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