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学【01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关系

(2020-11-25 13:12:35)
标签: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关系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金融学01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关系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信用是一种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借贷对象可以是商品、劳务、货币或某种金融要求权,如股票或债券。信用在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在信用的作用下,资金通过有偿转移和互惠互利,源源不断地从盈余部门流向赤字部门,适应生产和消费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提高了国民消费的总效用,也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货币或财富的所有者,将货币或财富贷放出去,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的期限收回并附带一定利息的借贷行为。

关于信用的含义需要作如下几点说明:

1.借贷活动为本息的偿还为条件。信用的这个特点是作为现实的借贷活动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借贷双方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契约或借贷合同加以确认的。

2.借贷活动要有利息。信用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以获取最大报酬(利息)为目的的。虽然有些信用活动表面上看似没有利息收入,例如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吸收的支票账户存款 ,便属于不支付利息的存款,但存款人可以获得的本质上看也是有息的存款。此外有些信用不单纯是经济行为。例如政府之间的贷款往往采取低息或无息的方式,但由于这种借贷往往包含许多非经济的因素,因此属于信用活动中的特例。

3.信用活动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凡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地方便有信用的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越广泛,越是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信用对经济生活发挥的作用便越大。

二、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关系

私有财产的出现是早期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商品交换则是早期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私有权的概念,就没有为满足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剂的需要。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交换,信贷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内容,信用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信用和货币一样,也是一个很古老的经济范畴。信用与货币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产生问题上它们是否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前提,这说明它们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同源的。一般而言,凡是有货币的地方便有信用,货币与信用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信用的材料都说明,它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的。随着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越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对象。但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社会里,货币借贷一直未能全然排除实物借贷。如我国直到20世纪的上半叶,在广大农村,实物借贷依然相当广泛地存在着。只有当资本主义关系不断地渗透城乡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或者说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实物借贷才丧失其大量存在的基础。

三、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信用是促进资金再分配的最灵活方式。借助于信用就可以把闲置的货币资金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借贷,用于各种临时性需要,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在信用活动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国家优先发展的部门和企业,往往容易获得信贷的支持。信用还会加速资金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通过竞争机制,在促进部门实现平均利润化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整个经济的利润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由于信用能使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并投放出去,使大量处于静止状态的资金运动起来,这对于加速整个社会资金周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利用各种信用形式,还能节约大量的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金投入。第一,利用信用工具替代现金,节省了与现金流通有关的费用;第二,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资金集中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现金保管、现金出纳以及簿记等有关流通费用;第三,信用能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这有助于减少商品储存以及与此有关的商品保管费用支出。此外,还可以利用非现金结算方式来处理各种债权债务关系,这不仅节约流通时间,增加资金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时间,有利于扩大生产和提高利润。

3.加速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信用是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因为信用可以使零星资本合并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使个别资本通过合并其他资本来增加资本规模。在现代并购活动中,很多都是利用信用方式来完成这种资本集中的。资本集中与集聚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

4.调整经济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原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信用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货币和信用制度来制定各项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规,利用各种信用杠杆来改变信用的规模及及运动趋势。国家借助于信用的调节职能抑制通货膨胀,也能用于防止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平衡发展。国家利于杠杆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通过资金流向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合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更好。

资料来源:

高晓燕,郭德友.《金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9)第2版:32-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