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027】账户分析法
标签: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管理会计学成本分解账户分析法 |
管理会计学【027】账户分析法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的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账户分析法的基本作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具体内容, 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例如,“管理费用”账户内各项目发生额的大小在正常产量范围内与产量变量没有关系,或没有明显关系,就将管理费用全部视为固定成本;“制造费用”账户中的车间管理部门办公费、按折旧年限计算的折旧费等,虽与产量的关系比管理费用密切一些,但基本特征仍属于“固定”,所以也应视为固定费用;而“制造费用”账户内的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等,虽然不像直接材料那样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但其发生额的大小与产量变动的关系很明显,因而可将其视为变动成本。
【例】假设某企业的一生产车间作为分析对象,某月的成本数据如下表:
|
账户 |
总成本 |
|
生产成本——材料 |
240 000 |
|
生产成本——工资 |
30 000 |
|
制造费用——燃料、动力 |
12 000 |
|
制造费用——修理费 |
4 000 |
|
制造费用——工资 |
8 000 |
|
制造费用——折旧费 |
20 000 |
|
制造费用——办公费 |
6 000 |
|
合计 |
320 000 |
如果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本月发生的320 000元费用将全部构成该产品的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并假定上述属于共同费用的数据是在合理进行分配的基础上得到的,则有关成本的分解过程如下表:
成本分解数据表
|
账户 |
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
生产成本——材料 |
240 000 |
|
240 000 |
|
生产成本——工资 |
30 000 |
|
30 000 |
|
制造费用——燃料、动力 |
12 000 |
|
12 000 |
|
制造费用——修理费 |
4 000 |
|
4 000 |
|
制造费用——工资 |
8 000 |
|
8 000 |
|
制造费用——折旧费 |
20 000 |
20 000 |
|
|
制造费用——办公费 |
6 000 |
|
|
|
合计 |
320 000 |
26 000 |
294 000 |
分解的理由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即生产成本账户项目)通常为应运成本;燃料动力费、修理费、间接人工费虽然不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关系,但有明显的变动关系,所以确定为变动成本;折旧费和办公费与产量变动没有明显关系,因而确定为固定居本。不难看出,上床分解过程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假设生产工人的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那么直接人工就是变动成本;假设生产设备的折旧费不是按加工量和加工时间计算的,那么折旧昆山就属于固定成本。如果假设条件不是这样的,分解结果当然主不一样了。不过,相对于稳定的分解对象而言,相应的假设条件由于经常使用而约定俗成为既定前提了,所在对于一些常用的成本费用,如折旧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可以依照既定的条件,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根据上表,该车间的总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其中
a=26 000元
假设该车间当月产量为1 000件,则
b=294 000/1 000=294元/件
以数学模型来描述该车间的总成本,即
Y=26 000+294x
账户分析法是混合成本分解的诸多方法中最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庆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但由于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人员的判断能力,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就账户分析的对象而言,这一方法通常用于特定期间总成本的分解,而且对成本性态的确认通常也只限于成本性态相对比较典型的成本项目;对于成本性态不那么典型的成末项目,则应该选择其他的成本分解方法。
从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可以看出,成本的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与成本核算数据的逐步积累,许多企业已经具备了对成本开展更为精确分析的基础,与成本管理有关的实务人士也更加精通企业的成本变化规律,包括成本性态及其分解。
资料来源:
孙茂竹,支晓强,戴璐.管理会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8):37-3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