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154】牙买加体系【3】
(2018-09-14 16:17:44)
标签: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牙买加体系国际金融 |
国际金融【154】牙买加体系【3】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经济动荡不安。首先是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先后两次爆发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增长了几倍,大多数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不平衡。其次是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后,开始出现“滞胀”:一方面生产衰退,失业增加;另一方面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物价高涨。先后在1973—1975年、1979—1982年爆发了两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又使国际金融关系更加动荡混乱: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状况;通货膨胀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猛涨;主要货币的汇率剧烈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性国际贸易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因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都在探寻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新方案。
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融【152】牙买加体系【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y845.html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及政策评价
(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153】牙买加体系【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y848.html
(二)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正式宣告了平价制度的终结,它对有关黄金、特别提款权和汇率等条款都作了重大修改,成为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以促进货币体系的改进与协调,如各国广泛的汇率安排;它为会员国确定上些目标,有助于决定将来的变化方向,如把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为稳定汇率体系的手段;它确定一个机构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问题,如监督各国的外汇政策;它把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等等。但它只是承认既成的事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重大的改革。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的F.德弗雷就曾直率地指出:牙买加体系并不是自觉改革的结果,而是把布雷顿体系中的平价制由于逐渐崩溃而造成的状况予以合法化,是对既在事实的承认。同时,牙买加体系为国际货币关系提供最大限度的弹性,它没有建立起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没有指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办法,各国政府可以根椐自己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它们的义务。鉴于这种情形,不少经济学家和国际法学家认为,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
(2)牙买加体系的核心是浮动汇率制。从牙买加体系实际运行情况看,自广泛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外汇市场情况良好,没有对外汇实行大规模的限制,金融管制有不断放松的趋势。许多人认为浮动汇率制的最大风险在于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但这种情形不曾发生,浮动汇率制也不曾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在浮动汇率制下,世界贸易增长迅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后,世界出口贸易从1972年的3 900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17 314亿美元、1992年的37 000亿美元,20年内增长了近9倍;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1952—1972年,20年间世界出口贸易共增加了455%)。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扩充和效率也没有受到损害,除了各国经济依存性的加强这一根本性因素在起作用外,这一体系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了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汇率的发挥也不像主张弹性汇率的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稳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汇率曾发生剧烈的波动,如1977年的外汇危机、1992年的里拉和英镑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与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3)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面,牙买加体系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有汇率调整与资金流动弥补两种方式。由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汇率机制应该是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方式。汇率机制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当一国经常账户发生赤字时,该国货币汇率便趋于疲软下跌,于是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反之亦然。但在实际中,汇率机制的调节作用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一般都较低,出口供给弹性也不大,满足不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采用盯住美元等单一货币的汇率安排,这就使汇率机制的调节功能更难发挥。同时,对发达国家来说,汇率机制的调节也不会立即产生效果,而是所所谓的”J曲线效应“,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也不是那么灵敏,贬值只有同国内紧缩政策相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我们看到某些国家在较长的时期内国际收支长期出现逆差,但这些逆差国实行国内调节政策的压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比较缓和的,这是因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需资金约绝大部分是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借来的,而不是靠国际储备。国际清偿能力的增加大部分决定于逆差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但是通过市场给予慷慨的信贷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做法有重大缺陷:一方面,它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使这些国家通胀猖獗,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提供贷款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运转出现困难,威胁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4)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的创造大部分是由需求引起的,而不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供给决定的。所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储备体系具有一些优点:第一,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第二,容易调节外汇储备;第三,国际金融不受一国的操纵,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协调。
但是这种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体系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第一,软通货与硬通货经常发生变化,外汇储备从一种货币转向另一种货币,从而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第二,各国国内有关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的金融政策更加难以贯彻;第三,储备分散化导致各国外汇储备过多,从而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
资料来源:
李玫.聂利君.国际金融(2016年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329-33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