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2018-07-09 09:42:45)
标签: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随着金融改革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开始有了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观念。一些银行从自身管理实践出发,提出了“总量比例控制”、“总量平衡、结构对称“和”经营目标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最初构想。在此发展过程中,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传入以及《巴塞尔协议》的公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陆续重建或新建了一些股份制和公司全资附属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按新机制运作,它们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作法,率先采用了资产负债比例方法进行管理。

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试运行期

这一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1987年,交通银行率先开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872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的通知》中规定,交通银行必须在精力经营上建立自我控制制度,严格规定和切实遵守贷款与资本金、吸入存款之间的合理比例,严格规定和切实遵守中长期贷款与贷款总额之间的合理比例。交通银行初期的比例管理比较原始,自控性比例中缺乏资本率和资本充足率等重要的资产负债比例。中国工商银行1989睥开始在系统内的一些分支机构广泛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国建设银行1990年开始在大连分行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随后逐渐扩大试点面。这一时期,资产负债管理的试点大多局限在基层行,方法是存贷比例挂钩、资金自求平衡、指标监控考核等方面的要求。

3. 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时期

19942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简称为“94通知”),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全面实施。该通知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当时实际情况规定了9英指标, 除了没有列入《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可作为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外,在资本充足率规定上基本上援引了《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其他指标包括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备付金比例和单个贷款比例等了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使国内商业银行正式将资产负债比例正式列入日常经营管理中。

各商业银行视情况增设了一些效益方面的比例指标。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产利润比例(即当年利润总额与经营资产总额之比),负债成本比例(即当年成本总额与负债总额之比)、应收利息比例(即应收未收利息与利息收入总额之比);交通银行设立了经营收益率(即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相当于国外的资产收益率等指标。1996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96通知”,对“94通知”规定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了修订,新的指标分为监控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项目纳入考核体系,以便完整、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从199811日起,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限额控制,同时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在此之后,各商业银行加强了自律性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得资产负债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向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大步迈进。

4.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运行和银行经营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市场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结构上呈现如下的调整趋势:

首先,银行逐步开始证券投资业务,投资于国债的资金不断增加,国债资产在全部资产组合结构中开始占有一定比例。银行投资于国债、增加国债资产与投资环境变化有关。1998年以来,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发行国债,导致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为了增加国债的流动性,政府开放和逐步完善了国债交易的二级市场,从而为商业银行投资于国债创造了前提条件,加上国债的安全性程度高,效益稳定,二级市场又提供了流动性,由此刺激了商业银行介入国债市场的积极性。

其次,在贷款组合结构方面,商业银行开始大幅度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汽车金融、信用卡贷款等都有发展,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增长速度相当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在贷款组合结构中已经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住房制度的改革导致住房需求迅猛上升,带动了住房铭的发展。同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2000年后,很多传统的银行优良客户开始转向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导致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流失,出现贷款发放困难的情况。于是银行开始转向以住房按揭为重点的个人消费性贷款。由于住房按揭贷款是以购房作为抵押、银行按房产价值的一定比例所发放的贷款,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属于优质资产,且收益稳定,银行比较愿意发放此类贷款。

最后,在贷款期限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根据信贷市场的需求,逐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使其在银行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加入住房按揭贷款的中长期考虑,则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已占有较大比重。中长期贷款比重加大势必会影响经营流动性,使资产与负债的协议和统一发生困难。但自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迅速,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高度头寸,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营流动性的困境。

 

 

 

资料来源:

马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6):210-21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12】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