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028】商业银行创新的存款类型
标签: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商业银行创新存款类型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028】商业银行创新的存款类型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存款创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动机和需求,在原有存款推开后的的基础上推出新品种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举措。如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是不付利息或不付利息的,甚至是收取手续费的,这种限制虽然保证了金融体系的相对安全和稳定,但也抑制了银行存款的增长速度。为逃避管制,加强银行的竞争能力,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美国的商业银行率先对存款种类进行了创新。创新的类型很多,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第一种:将传统存款产品的三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重新组合,创新出兼具两方面或多方面优势的存款产品。
传统存款产品有少活期存款、储蓄及定期存款等。活期存款具有转账支付有便利,但没有收益或收益极低;储蓄及定期存款有较高的利息收入,但不具有支付上的便利。这种泾渭分明的差异提供了一条创新的思路:开发具有支票存款账户之实而同时又可支付利息的存款产品,以吸引存款资金的流入。
1.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储贷协会在1972年创设的一种可使用支付命令进行支付和提现的储蓄存款账户。其特点是:第一,以支付命令代替了支票,账户的存款人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向第三者付款或提现,且转账次数没有限制。第二,账户存款人可以依据存款的平均存款额获得利息收入。第三,账户的开立人限制为个人和非营利机构,营利性机构不得开设。这种账户集中了支票账户和储蓄存款的优点。
2.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创新发展。该账户是可以计息并可以转账的储蓄账户,其在账户的使用、存款人的限定等方面与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样的,但其更具有吸引客户的优势在于利率方面没有最高利率的限制。与之相应的是开设条件较为苛刻,即存款人必须使其存款最低余额保持在2 500美元以上,且须按月支付服务费,如果存款余额低于最低限额,银行就只能按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利率来支付利息。
3.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与电话转账服务相类似,客户可以在银行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储蓄存款账户,一个是活期存款账户,并同时保证活期存款账户上的余额至少为1美元。存款客户平日将款项存在储蓄存款账户上,而当客户开出支票准备提现或转账时,银行自动将必要的数额从储蓄存款账户转到活期存款账户上以进行转账。。因此,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结合了储蓄存款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的优点,可以保证客户在未使用支票支付款项之前从储蓄存款账户获得相应的利息。
4. 股金提款单账户
股金提款单账户,是专门为划转股金收入而创立的一种储蓄存款账户。存款人可以将股金收益或入该存款账户,并随时开出类似支票的提款单来进行转账支付或提现;该账户未作支付和提现时,加视作储蓄存款账户,并取得相应的利息收入。该账户结合了活期存款账户和储蓄存款账户的特点,灵活方便且有利息收入。
二、第二种:将存款产品与直接融资产品的特性组合,创造出兼具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负债产品。
存款产品的优势在于安全性,但劣势在于收益相对有限。此外,存款虽存取自由,但无法像证券产品那样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获得收益。这样的利弊权衡提供了一条创新思路:开发具有直接融资工具特点的负债工具。
1.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指存款人将资金按某一固定利率和期限存入银行并可在市场上转让买卖的存单形式的凭证。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基本特点是:不记名,可以自由转让;存单面额大,金额固定;二级市场发达,利率高。大额可转让存单起源于1961年,为了规避“Q条例”对银行存款利率的限制,美国花旗银行发行了大额可转让存单。当时的规定为:最低面额为10万美元;期限固定,大部分是3~6个月,一般不超过1年;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与同期的货币市场的利率一致。
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方式分两种:一种是零售式发行,即银行按投资者的需要随时发行;二是批发式发行,即银行确定存单的面额、期限、利率并予以公布,供投资者选购。存单的利率由发行银行自定,依据当时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一般是固定利率。
对于银行来说,它是定期存款,可作为相对稳定的资金用于放款和投资;对于存款人来说,它既有较高的利息收入、又能 在需要时转让出售迅速变现,是一种理想的金融工具。
我国曾在1986年由交通银行首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因其利率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而颇受国民欢迎。但是由于没有形成转让市场,且存单的面额相对较小,因此,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良好特性没有得到发挥。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交易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交易一度出现混乱,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暂停审批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申请,大额存单业务完全暂停。2015年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宣布面向机构和个人推出大额存单,这标志着我国大额存单市场再次打开。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此次大额存单业务的开展具备了更完备的条件:其一,相对完善的制度基础;其二,电子化的发行方式规避了历史上因存单纸质形式而出现的伪造行为,提高了安全性;其三,客户定位、期限配置、定价等方面都体现出更详细的产品设计,市场化程度更高;其四,大额存单与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产品相比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也称货币市场存款基金账户,是一种计息并且允许转账的存款账户。该账户的存款可以付息,并且不限定开户对象。。在规定的限额(如美国规定2 500美元)以上,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较高的市场利率计息。收益直接与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挂钩,同时兼具支票账户的特性,可以在账户资金余额的范围内以支票形式对外直接支付。存款人每月可以使用该账户办理6次自动转账或电话转账业务,其中3次以下可以使用支票,提取存款没有任何限制。
3. 股票指数存款账户
股票指数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根据其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期选择购买牛市或熊市存单,到期银行根据期间股指的变动率及事先确定好的参与率计算该账户的收益率,银行据此付息的存款账户。存款收益直接与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挂钩,在一般情况下,该类账户的本金是有保障的。显然,这类账户对那些希望获得股市波动所带来的利益又对投资安全有一定要求的客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4. 协定账户
协定账户,是自动转账账户的创新发展,是指按照约定可以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或储蓄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存款账户之间自动转账的存款种类。协定账户综合了各类账户的优点。
三、第三种:交叉销售
交叉销售,即银行利用非银行产品与银行存款之间的联系、非存款业务与存款业务之间的联系,通过以贷吸存、以代理收付业务吸存、以财务顾问业务吸存等方式有效增加存款,也包括银行针对客户的融资需求,设计、开发对应的融资产品。
1. 第一方面:银行理财
它是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开发针对特殊目标人群的负债产品。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银行根据某一类客户的需求,结合各种短期融资工具的特点及收益,设计、开发收益较存款利率高的集合理财产品;另一种形式是客户将自身的需求和条件述之银行,银行以一一对应的形式为其设计投资方案,力求使投资的风险、收益及流动性与客户的特殊需求相匹配。在综合理财账户下,银行可以组合投资的形式,将客户资金在债券、存款、保险等多种产品中组合搭配,包括对每一类产品中不同内容的有机组合。。这类负债产品有时并不能直接给银行带来可用于放贷的资金,银行从存贷中获得的利差也较为有限,但可以给银行带来大量的交易业务。这正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银行业收益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源自存贷利差的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率持续下降,各种市场交易所带来的价差和佣金收入快速上升。
(1)个人退休金账户
个人退休金账户,是专为工资收入者开办的退休金储蓄存款账户,有工资收入的个人均可开立此账户。这种账户的利率较高、利息所得可以免税。但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每年保证存入一定数额的存款;存款人在60岁以上才能动用存款,如提前动用,有关部门会课以罚金等。
(2)零续定期存款
零续定期存款是一种可以多次续存期限在半年以上五年以内储蓄存款账户,类似于我国的零存整取。其特点是:每次存入款项的数额可多可少,日期没有限制;按定期利率计算存款利息;期满前三个月为搁置期,既不能存也不能取。这种存款对收入不固定的自由职业者有吸引力。
(3)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指数存款证
指数存款证是在通货膨胀时,为保证客户的储蓄定期存款不贬值而推出的存款账户。其特点是存款利率与物价上涨指数挂钩,这一特点将名义利率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储蓄定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推出过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保值储蓄。
(4)特种储蓄存款
特种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针对客户的某种特殊需求而专门设计的存款种类,品种非常多,如养老金储蓄、教育储蓄、旅游储蓄、住户储蓄、礼仪储蓄等。
2. 第二方面:融资产品的开发设计
融资产品的开发设计基本思路是通过筹措资金,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并以此获取银行盈利。这是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投资与融资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银行对原有经营理念反思和调整的结果。随着市场的发展,资金盈余者的投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收益有更高要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更强;而资金短缺者也对银行借款这外的融资渠道有了更多利用,面对这种“脱媒”的市场趋势,银行感受的压力不言而喻。最有效的应对之策是参与其中,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有效地沟通,实现双方的投融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虽然不能再获得存贷之间的利差,但可以获得不菲的各种中介费用,包括融资方案的设计、融资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推广、资金的后续管理等的佣金,并对客户关系的稳定大有裨益。
四、第四种:业务电子化
业务电子化,即银行通过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及电子付款银行等方式增加有效存款。存款业务电子化使得存款人不受时空限制,能有效扩大潜在客户范围,同时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资料来源:
马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6):62-6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