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11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派生存款的创造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派生存款的创造 |
货币金融学【11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派生存款的创造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商业银行业务在金融机构中具有代表性。附此之外,商业银行中整个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成为务国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其重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能以派生存款的形式创造和收缩货币,而且功能非常强劲,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
长期以来唯有商业银行能依法开办活期支票存款账户。在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的浪潮中,这种情况所有突破,其他存款性机构也开办了某些能签发支票的储蓄存款账户,但这些新型存款账户签发支票的权力有限,创造和收缩货币的能力不能与商业银行相比。
活期存款(支票存款)是货币的一部分,是可以立即实现的购买力,因此创造活期存款也就是创造了货币。
一、两个基本概念
在中央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凡是吸收存款,都要按照规定的比例留足法定存款准备金,否则要受到中央银行的处罚。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在货币的创造过程中十分重要,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所以先要明确有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作为货币计量对象的活期存款的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一般中仍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存款才能用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在大多数国家并不是针对银行所有活期存款计收,而只是对银行净活期存款计收。净活期存款指一家银行的全部活期存款减去(1)该银行托收未达的现金项目,(2)该银行存放国内同业的活期存款余额,这两项扣除都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中。通过两项扣除,中央银行避免了对商业银行系统活期存款负债的重复计算,使得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和控制更为精确。
二、存款货币(派生存款)的扩张过程
为了简化分析,先作几个假设:
1. 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等于零(E=0),系统内所有银行均处于“贷满”状况,即银行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留足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全部剩余存款都用于贷款和投资。
2. 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发生(C=0),即所有的存款人和借款人均使用支票,不提取现金。这样,在经过一系列活动后,这些支票(存款)必然又回到银行系统。
3. 银行没有开办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业务(Dt=0),即银行仅开办活期支票存款账户。
毫无疑问,这三个假设都是非现实的。
下面的分析假设,在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一笔金额为1 000元的现金流入银行体系后,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级银行的情况:
第一级银行可以是一家商业银行,也可以是若干家商业银行。当1 000 元的现金流入第一级银行,在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后,第一级银行T式资产负债表的最初状况:
|
资产 |
负债和净值 |
|
法定准备金100元 |
活期存款1 000元 |
|
超额准备金900元 |
|
根据假设,银行必然会使自己处于“满贷”状况, 即追求利润的机制交驱使银行将超额准备金逐渐全部转化为借款和投资。在经过一系列交易活动后,第一级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
资产 |
负债和净值 |
|
法定准备金100元 |
活期存款1 000元 |
|
贷款和投资900元 |
|
从第一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最终状况看,活期存款没有任何磁减,但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在银行账户上1 000元活期存款,存款者可以对该账户签发支票。所以,创造存款货币的活动已经开始了。因此1 000元活期存款是货币,同时,银行又向社会上贷款和投资900元,这900元成为银行向社会上新提供的购买力。
第二级银行的情况:
在第一级银行的交易终结后,整个银行体系的反应还没有终止。根据没有现金外流和仅开设活期存款的假设,第一级银行作为贷款和投资的900元资金在经过一系列实际经济交易后,最终还会作为活期存款(通过支票结算)存入银行,称接受这些活期存款的银行为第二级银行。第二级银行可能包括第一级银行,也可能不包括。在这里,由银行贷款转为存入第二级银行的存款被称之为“派生存款,而前面最初由外部流入银行体系的存款被称为原始存款。这里的关键是,尽管每一级(每一家)银行在贷款和投资后会丧失超额准备金,然而一些银行所丧失的正是其他银行所获得的,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准备金不发生变化。
第二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最初状况:
|
资产 |
负债和净值 |
|
法定准备金90元 |
活期存款900元 |
|
超额准备金810元 |
|
对于第二级银行来说,它们同样不考虑这些存款来自何处,它们所考虑的是提留了法定准备金后,如何尽快地将超额准备金全部贷放和投资出去,以获取收益。经过一系列交易之后,第二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最终状况如下:
|
资产 |
负债和净值 |
|
法定准备金90元 |
活期存款900元 |
|
贷款和投资810元 |
|
在这里,第二级银行又创造出810元货币,这810元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在社会上经过一系列经济活动后,又会流回银行系统,作为派生活期存款存入下一级银行。丰述三个假定下,这种存贷过程将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内继续进行下去。
通过对各级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汇总,可以发现一个现象, 即在给定条件下,一笔1 000元资金流入银行系统, 经过一系列存贷活动,最终产生10 000元的活期存款货币。如果再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累计额正好等于原始存款额。在直观上可以得知,原始存款从外部流入银行体系后,在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中,逐步地由超额准备金转为法定准备金,当原始存款全部转化成为法定准备金时,也就是全部转化成为银行所不能动用的资金时,存款货币累积过程才终止,这时存款货币扩张达到极限。
|
银行位置 |
存款增加额 |
按10%提留法定存款准备金 |
货款和投资增加额 |
|
第一级 |
1 000.00 |
100.00 |
900.00 |
|
第二级 |
900.00 |
90.00 |
810.00 |
|
第三级 |
810.00 |
81.00 |
729.00 |
|
第四级 |
729.00 |
72.90 |
656.10 |
|
第五级 |
656.10 |
65.61 |
590.49 |
|
第六级 |
590.49 |
59.05 |
531.44 |
|
第七级 |
531.44 |
53.14 |
478.30 |
|
第八级 |
478.30 |
47.83 |
430.47 |
|
第九级 |
430.47 |
43.05 |
387.42 |
|
第十级 |
387.42 |
38.74 |
348.68 |
|
其他各级银行 |
… |
… |
… |
|
银行系统总计 |
10 000.00 |
1 000.00 |
9 000.00 |
资料来源:
黄宪,潘敏,江春,赵征.货币金融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5):168-17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