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27】: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信用在经济发展中作用 |
货币金融学【27】: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费用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表现为货币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在宏观上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所以,信用在调剂资金余缺的同时,通过跨期和跨域的资金转换,起到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生产总效率和消费的总效用。
信用通过货币创造流通工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达到节约流通费用的目的。第一,信用交易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相互抵消的性质,最终结算时只需进行差额结付,从而节约了资金。第二,信用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使同样数量的货币可以促成更大规模的商品交换。第三,通过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如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电子货币代替纸币,大大降低了流通费用。第四,信用缩短交易和流通过程,加快资金循环,达到了节约流通费用的目的。
2. 推动了资本集中与积聚,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资本集中即若干分散资本的合并。资本积聚即个别资本通过利润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信用是加速资本集中与积聚的有力杠杆,它通过尽可能集中分散的、零星的闲置资金,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的情况下,改变资本的配置关系,使个别资本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3.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从宏观控制的角度看,信用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信用具有自发地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功能。当经济繁荣、资金需求旺盛、市场利率上扬,从而自动抑制信用规模,抑制过热的投资和需求。当经济萧条时,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利率会下跌,从而刺激投资和需求,信用扩张,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种自动调节功能是有限的。二是人们可以自觉地利用信用调节国民经济,主要表现在:金融当局通过信贷总量和利率的变动调节货币供求,通过信贷结构政策和利率结构政策,扩张或紧缩特定信贷以鼓励或抑制某些部门的发展,从而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
资料来源:
黄宪,潘敏,江春,赵征.货币金融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5):3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