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D表业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辽中县支行周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经典案例:D表业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农业银行辽中县支行

D表业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是国内一家专业生产钛合金和高档不锈钢表壳的企业,年产180万套表壳,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世界手表销售数量持续下滑、计时行业萎靡不振的严峻形势下,D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仍能稳中有升,订单连续不断,工厂满负荷生产,比较好地防范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
D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经营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1.优化产品结构
当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影响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时候,D公司决策层敏感地察觉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影响到国际手表市场的消费能力。他们从手表销售景气报告中看到,低档表的销量持续下滑,龙凤呈祥品牌价值高的中高档手表的销售状况一直保持平衡状态。因此,D公司果断地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位,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将中高档表壳产量由占整个生产问题的60%调整到80%。目前,尽管总产量稍有降低,但D公司的总产值却上升了20%。
2.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表壳制造业通常选用塑料作为表壳的内罩。而D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克服尺寸匹配难度大的困难,成功地开发生产出不锈钢材质的表壳内罩。由于大幅度地提高了机芯固定在表壳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据以赢得了稳定的市场。
3.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
欧美市场的男表表壳外径一般在50-60MM,内径在30-35MM,而部分坤表表壳外径在35MM以内。以前,D公司把钢板上裁截男表表壳后的材料作为废料处理了,现在,他们用制造男表表壳的边角余料加工小坤表表壳,变废为宝,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节省了原植被费用占到整个坤表表壳价值的30%。这个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生产志本。
4.拓展经营范围
2007年6月,日本一家著名精密仪器制造公司在淄博开业,急需寻找一家高品质的钣金加工供应商。此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呈现。为了避免单一表壳生产难以抵抗国际市场动荡的危险,D公司决定开拓钣金加工这个生产项目,以稳定主业,拓展和垒实企业赢利根基。D公司在短短3个月内,克服技术上的各种困难,根据客户要求不断提升钣金加工质量,他们还增加了生产计量器具、金表壳和成表组装等新项目,使企业又新增加了多个经营识赢利平台。
5.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原则
欧州一家专走时尚路线的著名手表厂商,想在2008年1月举办的米兰时装周上推出自己的新款时装表。他们开出一张数量为5万套表壳的订单。但由于该款新时装表壳质量标准高、加工难度大、型号多,使世界上众多表壳生产厂望而却步。通常,表壳制造需要造模、冲压、车钳、研磨、组立等多道必要的生产工序,常规型号表壳制造时间为40天,加工难度较大的则要50-60天。为满足客户尽快推出里头表的要求,D公司尽最大努力制造时间缩短到30天,帮助客户解了燃眉之急。客户随后就把订单追加到了7.5万套。
卖家曾对D公司做过如下点评:
第一、树立“应机”的战略思维。D公司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国际需求的变化,是此前些公司不断开发适应市场要求的新产品、拓展经营范围等举措的自然延续,是公司长期树立“应机”战略思维、不断应对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培育适应“应机”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应机”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保障。D公司为了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莫测的经营环境,持之以恒地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加大技术革新力度、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等。通过不断地创造、学习和磨练,D公司才能够多次在世界众多厂家望而却步的客户要求面前,“坚定信心,精神不倒,方寸不乱”,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任务。
资料来源: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