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的智慧——堆叠扑克牌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班级活动 |
堆叠扑克牌——建构游戏的智慧: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因地制宜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在建构游戏中,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积极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将生活中的材料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去。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建构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发展幼儿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这些促进了幼儿感知觉、思维的发展。提高建构造型的审美能力。培养耐心、协作、互助、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能否将扑克牌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引入到幼儿园的建构游戏当中?大班孩子能否将一张张普通的扑克牌搭建出高楼来?使用纸制材料搭建,幼儿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这种特殊的搭建游戏能帮助幼儿获得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发展性呢?
【关键词】扑克牌建构游戏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因地制宜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在建构游戏中,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积极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将生活中的材料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去。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1.第一阶段———思考尝试
扑克牌光而滑又是个平面物,要想玩搭建,首先就得从引导幼儿竖立纸牌开始。怎样将纸牌竖立起来而不倒呢?有哪些不同的竖立方法呢?于是把这些问题球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开始边思考边尝试:有的说折一折;有的说弯一弯;有的说卷一卷;还有的说得找东西把扑克牌固定才能立起来。于是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初步尝试。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掌握了树立纸牌的技巧,有的采用短边对折的方法;有的采用了长边折叠的方法;有的幼儿大胆突破,把长边对折了两次,形成了更高、更长的立体面;有的幼儿在短边上对折三、四次,形成了瓦楞状的外形。纸牌竖立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开口向下,折痕朝上;有的开口向左或右,折痕向旁边,带给人的视觉感也不同。这一阶段,幼儿获得了对纸质材料的初步感知和认识。
2.第二阶段————探索搭建
有了把纸牌竖立起来的经验后,孩子们开始尝试着用纸牌搭房子。搭建中,他们明显感到用纸牌搭建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要比其他建筑材料更为小心、仔细。有时会出现立不稳、站不牢、搭一次、垮一次的情形。大家发现:把所有的纸牌都折叠起来是不行的,需要一些平整的纸牌作为每一层的过渡和衔接。在探索和比较后,孩子们大多采用了立体牌和平面牌交替使用的方法,逐层向上垒高,搭出了有趣的房子:如“一字型”、“正方形”、“圆形”的蜂窝状房子;“六边形”、“五角形”、“花瓣形”等不规则形状的房子。搭出的房顶也各不相同:有平顶、尖顶、圆形的穹顶,有个别幼儿还把纸牌卷起来当成天线放在屋顶上,颇有创意。有的建筑表现了杭州居民房屋风格,有的建筑像是童话中的雄伟城堡······这些作品体现了孩子们对生活环境、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和理解。在搭建过程中,幼儿能较好地运用以往建构游戏的经验,采用铺陈、垒高、架空等建构技能搭建。
3.第三阶段————合作展现
一段时间后,全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搭出单体建筑,有的高三、四层,有的甚至达到八、九层的高度。搭建技能一次比一次娴熟,表现的手法也越来越大胆,操作的时间也大大地缩短了。孩子们开始萌发了合作搭建的愿望。我抓住契机,有意识地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合作。大家按意愿选择合作伙伴,确定主题:有的两两合作,有的四、五人为单位,有的小组更是有多人参与。合作使建筑的内容更加丰富,建筑作品也更加宏伟大气。例如:有的小组以孩子最:“杭州乐园”、“嘟嘟城”、“少年宫”为主题,搭建出了滑滑梯、激流探险、滑冰场等游乐设施;有的小组表现了居住小区的别致景致:餐厅、街心花园、游泳池、社区健身馆等配套建筑;有的小组特别喜欢“走迷宫”,于是用扑克牌布置许多小房间,设计了一条条迂回曲折的立体道路,搭建出有趣的“迷宫王国”······合作修建当中,一些孩子专门负责搭街道、楼梯、过街天桥、地铁、步行街、围墙等小细节,从而把组内成员的建筑作品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建筑整体。
三、收获与思考
经过三个阶段:思考尝试————-探索搭建————合作展现。小小的“扑克牌”玩出了层出不穷的花样,展现了孩子们对生活环境的独特视角。开展“扑克牌搭建游戏”的活动中深深体会到,该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以下六方面的作用:
1.丰富了建筑游戏的活动形式幼儿园大型建构游戏通常使用的材料有:积木、奶粉罐、鹅卵石、饮料瓶、纸盒、卷纸筒等。这些材料具有一定重量和体积,需要一块大面积的场地才能实施修建。而目前,幼儿园各年龄班普遍存在幼儿活动范围狭窄,游戏区域受限制的问题。如果使用扑克牌开展建构游戏,正好能解决场地不足的矛盾,同时又能满足幼儿即时展开建构的愿望。小巧灵活的扑克牌,可以在桌面、地面进行搭建操作,易于收放和整理。一小筐扑克牌能让七、八个幼儿同时参与。用扑克牌搭出的建筑作品观赏性强,有常规建筑材料无法替代的效果。2.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扑克牌是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的空间。单体建筑、多层建筑、主题建筑、甚至街道、庭院、小区、公园等,幼儿都可以用扑克牌来自由创作和自由表现。幼儿的搭建过程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3.提高视觉空间智能
5~6岁的年龄阶段正好是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使用扑克作为建筑材料,正好可以提高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幼儿在使用材料时,首先感受到扑克牌正面和背面精美的图案,细腻的花纹、斑斓的色彩,图案的内容涵盖了自然景观、卡通漫画、人物照片等多方面的素材。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既拓宽了眼界,又获得了美的感受。搭建前为了更好地竖立扑克牌,幼儿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把扑克的短边或者长边进行折叠,形成数量不等的折痕。由此形成线到面、平面到立体的直观感受。当一个个类似于蜂房状的格子空间造型呈现时,建筑的秩序美、韵律美、节奏美也相继产生:或间隔相等、或横平竖直、或散点布置·····“扑克建筑”带给幼儿强烈的视觉感,使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得到了提高。
4.促进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
扑克牌具有轻、薄、稳定性差的特点。搭建过程中,稍微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均匀,建筑物就会坍塌。那么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怎样保证建筑作品不会晃动和倒塌呢?答案是每个孩子必须动用身体运动智能,手、眼、脑一齐协调配合。他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个难题。比如轻轻拿、轻轻放,加大底座的面积,对每一层进行加固等等。频繁的动手操作让幼儿手指的灵敏性和弹性得到锻炼,同时肌体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孩子们的建筑构思和创意想法还要借助于身体的协调性、速度、力量得以表达。他们每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会积累下宝贵的触觉经验,帮助自身在下一次搭建活动中更加熟练和自信。我认为扑克牌是促进幼儿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理想材料之一。
5.促进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
“扑克牌建筑”的几何学结构类似于蜜蜂搭建的蜂房,纸张的重量和特殊的格子状结构共同产生作用,使“扑克牌建筑”屹立不倒。在搭建过程中,幼儿有充分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怎样搭得更高?怎样使楼房更牢固?上、下层所用纸牌数量有什么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搭高楼?有的幼儿在刚开始操作时会发现,随意堆叠起来的建筑,矗立的时间短暂,而且很容易坍塌。他们在探索中一次次地加以改进,有意识地寻找搭建的规律。借鉴生活中的经验,把建筑物搭建得左右对称,从而使建筑更加稳定。幼儿通过观察“扑克大厦”外形特点,认识到来自底层建筑对上一层建筑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加底层建筑的用牌数量,然后逐层减少扑克牌的张数。指导帮助一些数学逻辑能力强的孩子,一边搭建一边计数。在“扑克搭建游戏”中,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数概念、对称性、空间定位能力、目测物体距离等多方面的能力,使数学逻辑智能进一步提高。
6.培养人际关系智能
“扑克搭建游戏”要求幼儿在安静的氛围中操作。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喷嚏都会让同伴的建筑成果功亏一篑。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求幼儿语言轻柔、动作轻巧、自觉地降低音量,不影响同伴的操作。当幼儿要离开位置去解便或取材料时,都会特别小心和注意,生怕破坏了同伴的作品。游戏让幼儿学会了尊重同伴的劳动成果,对同伴有了关爱之心,通过开展“扑克搭建游戏”,形成良好道德团队合作氛围,建立幼儿良好人际关系平台。让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萌发了合作游戏的愿望,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进行搭建,形成了团体性质的建构游戏。幼儿可以按意愿选择合作伙伴:有的两两合作,有的多人合作。在搭建前有商量和分工,搭建中有攀谈和交流。在合作中,每个孩子的情绪、脾气和欲望会有所自律,会试着去与倾听同伴的建议,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好共同的作品。通过小组合作也让一部分孩子的领袖才能会得到发挥。鼓励幼儿积极地为同伴出谋划策,增强幼儿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学到了同伴的长处,乐意去配合同伴,共同获得搭建的成功感。每次活动结束时,鼓励引导幼儿之间还有相互参观交流,向其他组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名称、设计构想和操作方法,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