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第22条读后感
——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时间
多湖小学
王 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他说,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
看看现在的初中生,他们早上一睁开眼就奔向学校,一天十二三节课下来,已经累得疲惫不堪。双休日繁多的作业和补习班在等着他们。教学要求过高,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大,考试次数过多,复习资料泛滥,给学生、老师排队等等,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此他们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时间被老师和家长支配完了。目前,就是这么个现实,如何“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时间从哪来?调整作息时间和活动课是不可能的,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自由时间来自:
第一,来自课堂。“课堂作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满堂灌容不得你思考,满堂问容不得你自由思考,或者只能思考一些肤浅的问题。)
第二,来自学生。学生要学会主动地积极地思考,不能被动等教师布置下作业。(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表。(这是最关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绝不允许在刚刚上完几节课后,就让学生接连几个小学地坐在那里读教科书和做练习。每天10到12个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将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淡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
按照苏翁的作息时间表,学校上午上课,下午的时间,应该由学生自由支配,用于知识的扩充和转化。正是这扩充和转化,才是保证学生完满发展和顺利学习所必须的,特别是在下半天让学生阅读--出于爱好、出于求知愿望的阅读,而不是出于背诵和记忆的要求的阅读。
寓教于乐,科学安排,才能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年级学生家长的我,也很受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