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夜思》声韵分析——季晓

(2017-01-05 10:17:06)
分类: 读书笔记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乃至鲁迅“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汉语的诗歌原是吟诵出来的,先吟后录,所以我们叫“做诗”不叫“写诗”。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也是中国式创作法。诗文由此而来,自然用此方法来读。

然而,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的诗歌当西方的poetry讲,只从字面解释诗歌的涵义。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产生误解,因为当字面意义可以有不同解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答案其实在声韵里。       

文体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本诗是一首平起五言律诗。

押韵

本诗押的是平水韵中的七“阳”韵。ang韵由开口度最大的a和鼻音ng组成,开阔而又抒情。一个长长的ang意味着什么?“月光”和“月光——”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就是月亮投下的光,后者是一大片月光。那么一大片月光,也就反衬出作者的渺小,李白用这个ang韵表达他的孤独。

这首诗一共用了多少个ang韵?连仄声算上,一共六个。二十个字中六个是ang韵,李白是故意的,他在强调ang韵,强调这种开阔的感觉。

诗句

“床前 明月光”

 第一句,李白刚看到月亮。古时候没有电灯,没有月的晚上是黑漆漆的,所以古人见到月亮,那是真的亮堂,何况是最喜欢月亮的李白——他给儿子取名都叫“明月奴”呢!所以第一句,情绪高昂,李白很高兴。       

“疑是地上——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看到月光这样白,想到了霜,想到了秋天。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秋天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收获。丰收了之后要做什么呢?回家呀!与家人分享呀!李白想到了回家,想到了回不了家,于是情绪就掉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

 第三句,李白再次抬头望月,这次,对月亮是恨是爱?苏轼说“何事长向别时圆?”就是怨月亮。李白此时也是这样,心中如打翻五味瓶,愁肠百转,跌宕起伏,所以这句的声调是起伏的。入声字结尾,一下子顿住,好似有千言万语,无法倾吐,这个“月”字用的好,用的妙!

“低头思故乡——

 

 第四句,李白的情绪归于平静。汉诗多半都会在结尾归于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你可以说李白低下头想起了故乡的温暖,也可以说李白低下头沉浸在回忆中了。总之,他平静了。http://s8/mw690/0045TQQuzy77K5ZZZll67&690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请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孩子们血液里流淌吧;请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延续吧!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印象世界里不应该只有“奥特曼”“光头强”。诗教吧。让我们用声韵教给给孩子们汉诗文吧。“因声释义”,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才读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吟诵可以让人重新关注声韵的特点,感受声韵的意义。声韵的意义与字面意义的结合,方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