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声韵分析——季晓

分类: 读书笔记 |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乃至鲁迅“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汉语的诗歌原是吟诵出来的,先吟后录,所以我们叫“做诗”不叫“写诗”。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也是中国式创作法。诗文由此而来,自然用此方法来读。
然而,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的诗歌当西方的poetry讲,只从字面解释诗歌的涵义。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产生误解,因为当字面意义可以有不同解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答案其实在声韵里。
文体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本诗是一首平起五言律诗。
押韵
本诗押的是平水韵中的七“阳”韵。ang韵由开口度最大的a和鼻音ng组成,开阔而又抒情。一个长长的ang意味着什么?“月光”和“月光——”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就是月亮投下的光,后者是一大片月光。那么一大片月光,也就反衬出作者的渺小,李白用这个ang韵表达他的孤独。
这首诗一共用了多少个ang韵?连仄声算上,一共六个。二十个字中六个是ang韵,李白是故意的,他在强调ang韵,强调这种开阔的感觉。
诗句
“床前 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请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孩子们血液里流淌吧;请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延续吧!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印象世界里不应该只有“奥特曼”“光头强”。诗教吧。让我们用声韵教给给孩子们汉诗文吧。“因声释义”,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才读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吟诵可以让人重新关注声韵的特点,感受声韵的意义。声韵的意义与字面意义的结合,方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