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曹培英老师讲座有感——祝卸姣

(2014-10-13 19:43:12)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培心得

  有幸参加“浙中教育论坛——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特别是聆听了来自上海的教育专家曹培英老师关于《学情分析的实践与研究》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曹培英老师从学情分析的概念、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现状与对策等方面,阐述了学情分析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教学某知识点时,学生普遍一错再错,若不明学情,单凭加大练习量,并不是最佳对策。

  在曹老师所讲述的多个案例中,让我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乘法分配律”。曹老师提到学生的错误现象: 

   (25+7)×4错成25×4×7,   125×8÷125×8错成1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一,没有实现易混知识的精确分化;其二,审题习惯存在偏差,只观察数据特点,忽略了对运算符号的观察。曹老师一语中的。

  若教师充分了解学情,自然而然会有对策:首先,让学生先理清:用于加法的运算规律、用于乘法运算规律、用于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运算规律(分配律);其次培养合理的审题习惯,先看算式运算特点,再看数字特点。只要做到这两点,可使学生少走弯路。

   

 曹老师还提到,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文字语言描述,北师大版教材未出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因为真正的数学语言是符号语言:(a+b)×c=a×c+b×c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听完曹老师连续三小时不间断的专题讲座,让我解开了许多困惑。生本课堂,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