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020-10-28 11:04:47)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工作动态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持人:

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兰有秀兮,菊有芳。在这个深秋的夜晚,欢迎大家如约来到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QQ群,参加我们第104次的网络研修活动,我是今晚的主持人张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教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今晚,我们就跟随郭蕾老师,一起走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堂。请老师们在看课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打在公屏上,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下面有请张老师为我们播放教学视频。

 

张海萍  20:03:42
这是去年全国统编教材研讨活动上上的课
异龙罗色湾小学 20:05:00
直入课题,读题解题。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05:0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张海萍  20:05:14
看郭蕾老师是怎样处理生字词的

张海萍  20:05:42
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张海萍  20:06:03

郭老师的课每一个部分后面都有学理支撑

异龙小学 阿维 20:06:17

直接出示对话,在对话中讲解
张海萍  20:07:12
字、词、句连起来理解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07:52
抓重点对话中的词句进行理解。
异龙罗色湾小学 20:08:01
语境中识字、解词
宝秀   刘张云 20:08:03
解释光耀门楣的意思
哨冲    梁雅春 20:08:12
把字放在句子中来理解

哨冲小学 张巧 20:09:05
教师说难理解的门楣,学生来说光耀门楣的意思,为学生的理解减轻难度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0:20
在具体的需要环境中理解词语。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10:36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异龙罗色湾小学 20:11:52
出示生字词相对集中的段落,识字学词读句子。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14:40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4:41
这是第几次读了?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15:03
有思考,有选择的读!
工作坊坊员赵桂梅 20:15:05
有思考有选择地读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5:17
每次对读的要求都不同 递进式要求有层次感
异龙罗色湾小学 20:15:35
送段落回归课文,我觉得我教的二年级也可以借鉴。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7:01
带着思考去读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7:17
不做课本的复读机
哨冲小学 张巧 20:18:09
非常尊重学生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19:48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异龙中心小学房芳   20:21:53
鼓励学生把问题回答明白。
异龙小学 普娟 20:22:27
用手势和老师交流非常有新意,避免课堂乱哄哄。
许红英 20:23:21
读出新思考
工作坊坊员赵桂梅 20:23:46
意见不同,再读,读出新思考。
哨冲小学 张巧 20:24:54
让学生自己读清楚,自己去理解清楚。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25:07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工作坊坊员赵桂梅 20:25:37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在一起。
哨冲小学 张巧 20:25:45
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一起
东风    佘燕娟 20:25:49
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在一起,方法具体
哨冲小学 张梦丽 20:26:08
让学生自己来处理人物关系!
大桥 舒雨 20:26:18
方法指导具体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6:26
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在一起,关注主要人物
龙武  顾丽 20:26:53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物放在一起
大桥 舒雨 20:27:13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龙武  顾丽 20:27:38
用主要人物来说事件
工作坊坊员赵桂梅 20:28:07
用主要人物来说事件,把每一件事情说清楚。
大桥 舒雨 20:30:0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异龙罗色湾小学 20:33:11
教会方法,引导完成一部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部分。
龙武小学普燕 20:34:00
教给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哨冲    梁雅春 20:34:36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36:13
抓住主要人物来说清每一件事情
许红英 20:36:48
把三件事连起来说
哨冲    梁雅春 20:37:06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许红英 20:39:03
抓住每件事都最后一段,理清关系
哨冲小学 张巧 20:39:56
抓住每件事都最后一段,为学生的理解降低难度,便于理解。
张海萍  20:41:37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张海萍  20:42:0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哨冲小学 张巧 20:42:48
发现三件事的因果关系,再用因果关系来说说这三件事,更清楚的去理解文章。
东风小学杨黎 20:43:18
老师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东风    佘燕娟 20:43:22
训练因果关系的两种表达方式

 主持人:

  郭老师的课气定神怡,不急不躁,知识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中,也流入老师们的心田,让人豁然开朗。听了郭老师的课,大家一定对如何教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所顿悟。下面,让我们用鲜花和掌声欢迎我们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张海萍老师为我们做专业引领。

 哨冲小学 张巧 20:46:48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哨冲小学 张巧 20:47:5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哨冲小学 张巧 20:50:28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东风    佘燕娟 20:51: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东风    佘燕娟 20:53:13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段,确实难!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参考书会有不同的分法。

哨冲    梁雅春 21:02:13
成长是一生的课题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持人:

感谢张老师的分享与引领,希望我们都能从这堂课中受到启发,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俗话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时时学,不怕停滞不前。老师们,坚持学习,一定会让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感谢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张老师,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今晚的教研活动到此结束,请大家稍后把看课感受打在公屏上,我们共同交流、学习。各位老师,晚安!

 

东风  佘燕娟 22:05:30
   今晚,郭蕾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紧紧抓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几件事连起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她的整节课教学过程精彩纷呈,让我受益匪浅。                 

一、生字教学,方式新颖、独特

郭老师在教学生字时,她先圈出带有生字的段落,然后出示带有生字的段落,让学生随文识字,再把段落回归到课文中。这样做,既达到了让学生识记生字的目的,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郭老师在指导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事件时,她让学生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物放在一起。这样的梳理事件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学生易于学习,易于理解。在试着让学生把一件事说清楚时,郭老师又教给孩子们用抓住主要人物的方法来说清楚一件事儿。孩子们轻轻松松就学会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在教学生怎样把三件事情连起来说的时候,郭老师主要引导孩子理清楚三件事的关系,三件事属于因果关系。郭老师指导孩子们可以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也可以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孩子们同样轻轻松松就学会了如何把几件事连起来说。当孩子们能把几件事连起来说的时候,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三、目标明确,层层达标

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整节课没有什么花架子,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直达目标,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在小学阶段,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感谢郭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适用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法宝。今天,又得一宝,倍感欣喜。


张海萍  22:06:26
@佘燕娟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东风    佘燕娟 22:08:41

@张海萍  感谢张老师不辞辛劳,一路引领!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宝秀   刘张云 22:20:27
  今晚聆听了郭蕾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不花哨不啰嗦,目标明确环节紧凑,关键教学效果还突出。可谓是想学生之所想,难学生之所难。
郭老师开课直截了当,学生读完课题后询问学生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课题的?为后面的教学做了一个感情基调的铺垫。
  第一步整体感知,读读段,先把几个难点儿的字词的意思给疏通了;第二步理清事情,数数事,把几件事儿给区分清楚了。学生不晓得,行,给你一张人物表,把同一件事的人物放在一起,归置归置,有几件事不就出来了,妙哉!第三件逐条概括,说说事,一条一条给说清了。学生要啰里啰嗦,行,把书给你抽了,你再讲,学生还是拎不清,行,把主要人物给你摆明了,抓着周恩来说。第四条,关联概括,接着说,接着掰扯掰扯,你发现这几件事的关系没有,还没有发现,行,把我勾的这几段读读,发现了就按着这逻辑给我说。
   这一来二去,学生有问题,老师有办法,老师稍微一点一波,学生瞬间醍醐灌顶,只要不是笨到离谱的学生都能够心领神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郭老师的善解人意,当学生不会回答时用摇摇头表示,遇到了难的问题,郭老师甚至说你们用动作告诉我,知道的就坐好,不知道的就做这个动作。真是一位善良的老师。
   可是,要上出这样一堂课,老师是多么地不容易,老师需要多么地设身处地地去为学生考虑,为学生谋划每一步,让学生按照老师指点的自己动手去扫除眼前障碍,往往看起来最简单清晰的课,才是最举重若轻功力深厚的课。郭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独具匠心的,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的!

龙朋王鑫瞳 22:44:46
  今晚有幸听了郭蕾老师的课,这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上得十分扎实,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教学环节紧凑。
  课堂上郭老师紧紧围绕课后第一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解惑。第一步整体感知,读读段,先把几个难点儿的字词的意思给疏通了;第二步理清事情,数数事,把几件事儿给区分清楚了。把同一件事的人物放在一起,归置归置,有几件事不就出来了,设计得实在巧妙。 第三步逐条概括,说说事,一条一条给说清了。郭老师紧紧抓住“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充分充当了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厘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是一堂扎实的语文课,没有我们所谓的“亮点”,却让我们久久回味,非常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借鉴。

张海萍  22:52:28
中年如何教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属于分析概括能力,在它的训练形成过程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是教好该内容的前提。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始设置,该单元中语文要素中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到第七单元,又设置了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下第六单元,提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五上又提出““阅读时注意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只有了解了教材的编排,才能做到前后勾连,准确定位中年级”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的度。
  二、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是教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
  在该内容的教学中,思考的方式是很重要的,没有思考的方法或是方向,学生就如无头的苍蝇,在概括主要内容上乱闯乱撞。郭磊老师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就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在学生找出主要事件受阻后,又巧搭支架让学生学会找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人物以明确事件的数量,这也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在学生运用关联思维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时,郭老师又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先果后因”或“先因后果”。同时,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方法路径:先找出人物和事件,再把事件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运用终局思维,遵循学生的思维确定教学的步骤。
  郭老师在备课时从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分析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哪些思维的参与,从单点思维到多点思维,再到联合思维,从而推导出要先让学生找出人物、事件,在进行归类,最后连接起来。这种思考方式有利于教学的统整,并层层搭建阶梯,让教学环环相扣。
  四、让学生亲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事件和人物,思考确定的原因,进行逻辑的推理,在受阻时通过归类思维理清思路,思考的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锻炼与培养。我们不得不惊叹郭老师的高明,简约中的丰盈,简单中的不简约。
名师的课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待我们不断去探索。

异龙小学 普娟 22:55:16
  今晚听了郭蕾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郭老师的课实在是太精彩,简简单单,不啰嗦,目标明确环节紧凑,关键是学生学得轻松,教学目标也能完成。
  这堂课的重点是教学生给描写几件事情的课文抓主要内容的方法,郭老师在随文识字后,首先让学生理清事情,数数事情,把几件事儿给区分清楚了。特别妙的是郭老师给学生一张人物表,把同一件事的人物放在一起,分一分,有几件事就非常清楚了。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件概括,说说每一件事,把每件事说清楚。接下来再说说,你发现这几件事的关系没有,学生还没有发现,再引导 学生把每件事的最后一句读读,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最后再让学生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可以先因后果也可先果后因,学生很轻松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紧扣单元语文学习要素,结合课后练习,抓住每一课的重点运用行之有效的、让学生能轻松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大桥 舒雨 22:57:15
    今晚听了郭蕾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郭老师的课不花哨不啰嗦,以课后练习题展开教学。整堂课先整体感知,在读句子中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疏通难理解的字词意思;接着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情比较清楚,以这个为例,教学生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物放在一起,训练扎实,再用主要人物把每一件事说清楚,用这样的方法自己独立完成后面两件事;最后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提示可以抓住每件事的最后一段、发现三件事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降低难度,层层递进。

异龙小学 阿维 23:08:48
    郭蕾老师的授课,目标明确,环节紧凑,教学效果还很突出,是我喜欢的授课类型。感觉她带着学生读读段,就把几个比较难的字词意思给疏通了。事情教学上,更是把难点变简单,把同一件事情的人物,归结在一起,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就显得很清楚了。可以感受到郭蕾老师为学生谋划得很深。越是看起来思路清晰的课,感觉越是考老师,郭蕾老师这样对学生的引导,值得我再去推敲。

哨冲小学 张巧 23:19:30
   今晚有幸聆听了郭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这一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郭老师紧紧围绕这一点张开教学,重点突出。在这一个单元的交流平台中还交流了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郭老师的课没有过多的花哨,而是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开展教学,帮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当然,让学生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困难的,学生在说课文讲了几件事上还是很混乱,郭老师的三个步骤让学生茅塞顿开。一是让学生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物放在一起,便于学生理清思路。二是画出每件事情的最后一段,帮学生搭好支架,让学生便于归纳每件事是讲什么内容的。理清三件事后,第三步郭老师让学生根据因果关系把三件事连起来说,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清晰明了了。
    郭老师的课,让我明白,课堂其实就是简单朴实的,无需太多花样,能把握住单元要素展开教学,学生学得到知识就是真课堂。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4)——中年级如何教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