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活动记录(92)——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作文?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
分类: 工作动态 |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又如约来到了网络相约。在网络教研开始之前送大家一句诗:“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的,流年易逝,转眼春光已过去一半,樱桃红了,芭蕉已绿。而他还在奔向远方的过程中,不知归程,不知归期。时光仓促,已经不容许我们每一位老师再去虚度,仿佛转瞬间,我们就被流光抛掷。
东风
秘诀之一——小动作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张海萍
东风小学
写作秘诀藏在学过的文章中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试图去寻找,喜欢这样的引导
宝秀小学
异龙中心小学
打得很精彩
东风小学
景阳冈中动作描写的经典回顾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五下第二单元6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
最经典的动作描写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在想文字出现太繁琐,可否表演出来,凸显动作
东风
感谢小博士,精彩的激励语
宝秀小学
经典的动作片段描写有大文章
张海萍
让学生换词,在换词的过程中揣摩用词的准确
异龙中心小学
不同的词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秘诀一
异龙中心小学
你回答得更准确,突出了用词和回答问题都要尽量准确。
哨冲小学
选用准确的动词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这个小提示很温馨
东风
秘诀一:选用准确的动词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
秘诀一;选用准确的动词。
东风小学
选用准确的动词,让表达更清楚!
异龙中心小学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用准确的词表达出准确的意思
宝秀小学
异龙中心小学
老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词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六上第八单元26*
异龙中心小学
太概括的话,人物形象会很抽象,不够具体。
东风
宝秀小学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把一个大动作变成一个个小动作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秘诀二:选用连贯的动词
宝秀小学
王玲(652019554)
连续性动作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一个个连贯的动作让人物活了起来
20:17:52东风小学杨黎撤回了一条消息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此处有文章
异龙中心小学
秘诀二:选用连贯的动词。
王玲(652019554)
现学现用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
秘诀二:选用连贯的动词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活学活用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67665752)
创设情景,学以致用
东风小学
对比发现得秘诀二:选用连贯的动词,学以致用
张海萍
顺手拈来的训练内容
张昳(543710020)
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
宝秀
将“老师喝茶”具体化
异龙中心小学
挪开有点承重喽,随时提醒孩子们用词要准确,用不同的词,是有区别的。
王玲(652019554)
动词要准
宝秀
现场表演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东风小学王玲娟(64411884)
异龙中心小学
解读:慢动作。
宝秀
范文引路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操老师还是颇具小幽默
王玲(652019554)
范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文本
东风
异龙中心小学
“请一位壮士来读一读,哪位好汉来读?”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孩子的朗读欲望。
宝秀小学
异龙中心小学
秘诀三:对动词进行修饰。
王玲(652019554)
给动词化妆,生动有趣的说法。
宝秀
写好动作的三大秘诀
东风小学
秘诀三:对动词进行修饰,更形象
工作坊坊员李海蓝(852337751)
准确、连贯、修饰
东风
牛刀小试
宝秀小学
异龙中心小学
通过喝茶:说动词——修饰动词。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63398320)
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
姿势要帅,动作要快
工作坊坊员李海蓝(852337751)
操老师重在引导同学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上课风格颇具幽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宝秀李春花(1935631640)
讲练结合,讲了动词修饰,马上就演练。
张海萍
当堂训练很重要,老师要少讲。我们平时的作文课,往往是老师讲得过多,挤占了学生写的时间
东风小学
提起茶杯还是抬起茶杯
工作坊坊员
抬起更适合吧
工作坊坊员
端起
东风小学王玲娟(64411884)
东风
宝秀小学
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宝秀小学
张海萍
把掰手腕的活动放进课堂,需要勇气
哨冲小学
操老师特别的会利用课堂创设情境
东风小学
创设情境,口述动作
宝秀小学
工作坊坊员
随讲随练,当堂得到巩固练习
东风
学生习得法宝,开始奋笔疾书。
张海萍
宝秀小学
主持人:
精彩的课堂总是那样的短暂,下面有请张老师进行专业引领。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王玲(652019554)
每选用一个片段都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宝秀小学
工作坊坊员李海蓝(852337751)
1+1大于2,成为现实
主持人:感谢张老师引经据典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学生写作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醍醐灌顶。谢谢张老师。
宝秀小学
今天有幸聆听了操德胜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操老师的课堂让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的目的;在阅读中得法,在写作中运用。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操德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从课文的精彩片段中,学习动作描写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对动作进行修饰的方法。运用动作描写的三种方法进行现场描写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张老师引经据典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学生写作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醍醐灌顶。谢谢张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操德胜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操老师的课堂让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的目的;在阅读中得法,在写作中运用。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操德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从课文的精彩片段中,学习动作描写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对动作进行修饰的方法。运用动作描写的三种方法进行现场描写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张老师引经据典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学生写作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醍醐灌顶。谢谢张老师。
许红英2353533267(2353533267) 21:27:13
今晚有幸听了操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对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作文,有了新的认识。整合要扣准目标,操老师根据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精准而有目的地整合相关段落,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学以致用。
1.操老师开课以“文章”为题眼,引出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2.经典动作描写。操老师选用范文《景阳冈》,让学生先填写动词,再让学生换词,在换得过程中揣摩了用词得准确性,不同的词,感受不一样,让表达更清楚了,。
3.活学活用,大动作化小动作。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感受了连贯动作的魅力,操老师又创设了喝茶情景,让学生分解出喝茶的一连贯动词。一个个连贯的动词,操老师喝茶的情景跃然纸上,表达更具体了。
4.通过《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精彩的动词修饰欣赏,让学生体会到了对动词进行修饰的妙趣,立即训练对老师喝茶的动作进行修饰,动作生动有趣,更形象了。
5.把扳手腕的活动大胆放进课堂,积极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训练有样可依,逐步提升。
没有实践的研修和没有研修的实践都是不完整的,只有研修和实践的激励碰撞,才能让每一次的研修,枝繁叶茂!
张海萍 (363481142) 21:28:13
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由此我们知道,整合不是“1+1=2”,而是要通过整合,提高效率和价值,实现“1+1>2”.操德胜老师上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就通过整合课文资源,提炼写作要素,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目标进行整合。如可以整合《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来达到“按照移步换景”写景物的目的。
看得见才能学得到!整合,让“1+1>2”成为现实。
异龙中心小学
操老师选的每一个片段,都是有考量的,有目的性的,三篇整合教学生描写一个场景, 目标相当清晰, 学习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是为了用这个方法描写一个场景 ,并在实践中达到巩固的作用。这堂课上,操老师传授了三个秘诀:一.通过《景阳冈》这一片段,让学生明确了选用恰当的动词。二.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学会选用连贯的动词。三.再通过《狼牙山五壮士》和对老师“喝茶”让学生学会对动词进行修饰。在“喝茶”这一细微的动作中,循序渐进让学生:先说动词,然后加大难度——修饰动词。三篇课文片段的整合,做到了1+1+1>3,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文课上不能把得讲太多,要大面积的留时间给学生写作。总之,这堂课让我们学习了如何整合课文片段,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操老师选的每一个片段,都是有考量的,有目的性的,三篇整合教学生描写一个场景, 目标相当清晰, 学习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是为了用这个方法描写一个场景 ,并在实践中达到巩固的作用。这堂课上,操老师传授了三个秘诀:一.通过《景阳冈》这一片段,让学生明确了选用恰当的动词。二.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学会选用连贯的动词。三.再通过《狼牙山五壮士》和对老师“喝茶”让学生学会对动词进行修饰。在“喝茶”这一细微的动作中,循序渐进让学生:先说动词,然后加大难度——修饰动词。三篇课文片段的整合,做到了1+1+1>3,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文课上不能把得讲太多,要大面积的留时间给学生写作。总之,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整合的魅力,初步学会如何整合课文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哨冲小学 张巧(380338724) 21:44:09
王玲(652019554) 21:44:15
今晚,聆听了操德胜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这一习作课,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以下两点:
一、写作课一定要精选学生熟悉的文段,从中教给学生精准的写作知识,如:从《景阳冈》武松打虎的片段中学习动作描写的准确性;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帮助车夫包扎伤口的片段中学习动作描写的连贯性;从《狼牙山五壮士》半路歼敌的片段中学习对动作进行修饰的方法(操老师美其名曰给动词化化妆)。
二、学以致用,当堂训练。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真功夫。任何技艺的习得靠的都是训练,习作也不例外。这堂课中操老师就有梯次、有目的地创设了几次情境,对学生进行了当堂训练(描述操老师喝茶,描写学生扳手腕的情景),收效事半功倍,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小动作成就大文章”。
龙朋王鑫瞳(490675115) 21:46:33
优秀的课堂教学总是让我们久久回味,非常荣幸能够聆听到这么一节优质课。操老师没有花哨的开场白,开门见山,直揭课题《小动作成就大文章》。分别出示了《武松打虎》片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每一个片段都揭示了一个动作描写的妙招:选用准确的动词,选用连贯的动词,对动词进行修饰。最后将掰手腕的游戏放入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堂训练,效果显著。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资源整合的妙处,迫不及待地想去课堂中试一试。
东风
今天晚上观摩了操德胜老师的作文课《小动作成就大文章》之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不用什么花架子,同样也可以让作文课出彩。操老师的秘诀是什么呢?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今晚,操老师最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洞察课文中的习作知识,并将相关联的习作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对动作描写这一知识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操老师的作文课,题目是《小动作成就大文章》。这个题目很有吸引力,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操老师究竟是用什么小动作来成就大文章的?听了操老师的课,之前的疑惑便豁然开朗了。首先,操老师选取了语文课本中的三篇课文,把三篇课文根据目标整合之后,教给了学生动作描写的三个秘诀。其一是操老师选取《武松打虎》中的精彩片段,使用“换动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选用准确的动词,能让表达更清楚”。其二是操老师选取了《我的父亲鲁迅先生》中,我的父亲和伯父帮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的片段,让学生知道了“选用连贯的动词,能让表达更具体”。其三是操老师选取了《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歼敌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到了“对动词进行修饰,能使自己的描写更形象”。三个写作的秘诀,曹老师提炼得非常准确。其次,操老师教给孩子动作描写的秘诀之后,创设了“喝茶”和“掰手腕”的情景,让学生根据习作知识进行片段描写,在实践中进行整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异龙杨昆瑾 2020-4-14 22:43:20
布谷悠扬青山早,绿肥红瘦四月天。今天网络研修的主题是“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作文?”乍看起来不就是“1+1=2”,但观看了操德胜老师执教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教学视频,才知道整合课文资源教作文别有洞天,实现“ 1+1>2 ”的课堂效益最大值。
一、课文整合,经典引领
选取在教材当中的课文,不管“文”还是“质”都是较为经典的文章。操老师由《景阳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三篇课文中分别汲取动作描写要有准确性、连贯性和有修饰,这样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贮备,构建起对动作描写的三维框架体系。
二、实践运用,习得内化
在引导着学生掌握了写好人物动作的秘诀后,操老师趁热打铁选取两位同学上台比赛——扳手腕。期间让同学们把他们的动作写下来,来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习得的有效迁移。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检测学生的习得情况,而且有效的调节了课堂气氛,促进课堂的实效性。
三、知识贮备,源头活水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源头活水。”操老师在教学中对课堂的把控、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评价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想“源头活水”何处而来?参与网络研修就是最好的“源头活水”。
操老师的这节课文资源整合习作课,我想正是当下倡导的大语文观的有效呈现,听后让人意犹未尽,久久回味。
大桥 舒雨 2020-4-14 22:59:39
今晚我有幸聆听了操老师上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对如何整合课文资源教作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依据目标整合,利用课文整合资源,学生在熟悉的文章中学到写作方法,学以致用。选用的教学资源每一个片段都揭示了一个动作描写的秘诀:1、选用准确的动词;2、选用连贯的动词;3、对动词进行修饰。之后创设了喝茶和掰手腕的情景,让学生当堂训练,学有所得。整合的妙处实在太太,做到1+1>2,值得我们每位研究。
异龙小学 普娟 2020-4-14 23:32:31
今晚的网络学习让我收获满满,通过观看操德胜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教学视频和聆听张老师的专业引领,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整合教学的重要性。操老师通过三篇文章三个秘诀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动作的描写方法。再让学生观察老师喝茶的动作,学生先描写,再引导学生对原来的作文进行修改,进一步巩固方法。接下来再让学生上台扳手腕,进行场景描写,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课堂的乐趣,提高写作兴趣,又再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习作方法。学生们在操老师的引领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掌握了习作方法,老师达到了教学目标。
张昳 2020-4-14 23:47:51
今晚操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清晰明了的教学思路,准确精当的习作知识,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在了学生的症结处。操老师的习作教学扎扎实实交给了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也教给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来教作文。是一堂很接地气的语文课,让我们语文教师看得懂,学得来。
一、找准一个点,课文片段来帮忙。操老师切入点小,聚焦动作描写这个点,就如何具体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做了精准知识的教授。有了目标后,操老师分别选取了课文《武松打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动作描写片段,给予了学生方法的指导,教给了学生下位的写作知识:选用准确的动词,能让表达更清楚;选用连贯的动词,能让表达更具体;对动词进行修饰,能使描写更形象。每个写作方法的指导,都有据可依,学生较容易接受。
二、学用相结合,情境创设来帮忙。操老师在教给学生方法后,趁热打铁,随即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亲自演示创设了“喝茶”的情景,让同学们描述老师喝茶的动作,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动词,然后再引导学生给动词化妆,课件中前后的对比很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了。这让我看到了对比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扳手腕”活动的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亲身经历过,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我认为操老师边讲边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牢固掌握写作方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异龙小学 阿维 2020-4-14 23:49:36
今晚的网络学习让我收益颇多,操德胜老师的《小动作成就大文章》教学视频利用三篇文章,讲出了三个秘诀,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了人物动作的描写方法,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整合教学的重要性。《景阳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这三篇文章,其实明看这三篇文章似乎都是独立的,但是把它们聚拢来看,又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合知识学块。每一篇,各具代表性的阐述出了各自的人物动作描写特点,整合起来就行成了较好的1+1+1>3,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习作方法,更让我明确知道什么是整合,如何去整合。
牛街 晏堃 2020-4-15 8:02:12
当我们在春天里出发时,有一路的烂漫春花相伴。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结束语:千古人事相同,我们都逃不过韶光的流转,躲不过命定的情缘。走在人生花开的陌上,我们可以伤感,但不要沉沦;我们可以辜负,但不要错过,不要错过网络研修上的每一次相约。我们将一生的心愿,平静地铺陈在七尺讲台上,让我们在朴素祥和的光阴里,忘记了转换的流年。因为只有这样,走过的岁月,才不至于留下太多的空白和缺憾。在生命的过程里,不求奋笔疾书,翰墨寄身,只摊开一卷素纸,静静地写下一阕清词:人生有情,无关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