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悬念,激起孩子的兴趣。
东风 宋丽娟 2019/5/7 20:09:03
一来就进行生字教学
20:10:09
哨冲 梁雅春 2019/5/7 20:10:09
生字教学,层层递进
哨冲小学 张巧 2019/5/7 20:12:01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
20:12:39
工作坊坊员刘智娟 2019/5/7 20:12:39
在教生字的时候,也拓展了孩子的课外知识。

识字方式多样化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13:01
及时激励
宝秀刘张云 2019/5/7 20:13:08
形近字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0:13:35
很会引教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14:07
每个字都有故事
东风佘燕娟 2019/5/7 20:14:08

工作坊坊员李海蓝 2019/5/7 20:14:18
引导识字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记住
王玲2019/5/7 20:14:21
识字方式多种多样,一点儿也不重复。
宝秀刘张云 2019/5/7 20:14:26
抓住偏旁理解字义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14:27
多种识字方法
20:14:53
东风佘燕娟 2019/5/7 20:14:53
词不离句
哨冲梁雅春 2019/5/7 20:15:04
由生字引出课文
王 2019/5/7 20:15:16

许红英 2019/5/7 20:15:26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15:46
图文结合,动作巩固理解耷拉
工作坊坊员李海蓝 2019/5/7 20:15:59
词不离句,词出于文
王玲 2019/5/7 20:16:19

东风 杨媛媛 2019/5/7 20:16:30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东风小学杨黎 2019/5/7 20:16:52
识字的方法灵活多样
20:17:07
东风小学 施春 2019/5/7 20:17:07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王玲 2019/5/7 20:17:32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17:39
耷拉的意思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更好理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童冬梅 2019/5/7 20:17:59
结合生活实际,突破难理解字意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18:25
耷拉进而引出竖着,水到渠成
哨冲 梁雅春 2019/5/7 20:18:27

东风 宋丽娟 2019/5/7 20:18:40
一词多义,孩子思维打开了
张海萍 2019/5/7 20:19:24
15分钟的时间就带出了这么多词语、句子,引发了孩子们许许多多的思考,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增值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19:25
帮助学生理解耷拉和竖着很到位
东风小学 杨黎 2019/5/7 20:19:27
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张海萍 2019/5/7 20:20:05
大象出去散步,分别遇到了谁?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20:17
带着问题阅读
童冬梅 2019/5/7 20:20:24
小朋友读书专注,表情丰富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 2019/5/7 20:20:33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是有变化的。
童冬梅 2019/5/7 20:20:24
小朋友读书专注,表情丰富
异龙罗色湾小学 韩菊梅 2019/5/7 20:20:33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是有变化的。
异龙罗色湾小学 韩菊梅 2019/5/7 20:21:17
带着问题读书,孩子们会更专注。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19/5/7 20:22:37
卡片好形象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22:59
贴图很有趣了,节省了时间,调动了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张海萍 2019/5/7 20:23:29
移情体验引导学生读出疑惑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23:56
将疑惑读出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东风小学 李艳 2019/5/7 20:24:09
指导孩子们读出句子的语气。
张海萍 2019/5/7 20:24:15
疑问、好奇,惊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东风小学 施春 2019/5/7 20:24:37
读出悟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19/5/7 20:24:53
让学生读出感情:好奇、惊讶
东风小学 杨黎 2019/5/7 20:24:57
在读中体悟情感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19/5/7 20:24:53
让学生读出感情:好奇、惊讶
东风小学杨 2019/5/7 20:24:57
在读中体悟情感
张海萍 2019/5/7 20:25:47
在不断的读中感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25:54
多读是学习课文的好老师
东风小学 施春 2019/5/7 20:27:13
语言训练及时有效
张海萍 2019/5/7 20:27:17
“谁来替他们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东风宋丽娟 2019/5/7 20:27:38
鼓励个性朗读![网络教研活动记录(75)——识字教学如何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语言学习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75)——识字教学如何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语言学习]()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28:06
让学生角色扮演朗读,身临其境去体会动物间的故事
张海萍 2019/5/7 20:28:07
王老师写的字大气、工整、规范
东风小学 李艳 2019/5/7 20:28:24
好有趣的表演环节。
东风 佘燕娟 2019/5/7 20:28:27
角色表演,激发兴趣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0:28:35
表扬孩子有感情的回答:哎呦
童冬梅 2019/5/7 20:29:15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角色表演
张海萍 2019/5/7 20:29:38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语言训练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19/5/7 20:29:51
老师参与角色表演,既能进行有效引导,又能完成学生的象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19/5/7 20:29:56
想象
王 2019/5/7 20:30:20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30:32
不动笔墨不读书
张海萍 2019/5/7 20:31:40
“大象的想法一样吗?分别说了几句话?用笔划下来”大象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呢?
东风 宋丽娟 2019/5/7 20:32:01
读大象的话,揣测大象心里是怎么想的?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32:28
阅读能力的培养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32:28
阅读能力的培养
东风 宋丽娟 2019/5/7 20:34:07
相机理解“生来就是这样”的意思?
张海萍 2019/5/7 20:34:55
为什么你心里的想法有变化了呢?引发学生思考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20:35:09
揣测动物的心理变化进而理解动物的性格
张海萍 2019/5/7 20:35:35
也开始有点儿……接连不断的问,让学生积极思考

张海萍 2019/5/7 20:37:19
王老师不像在讲课,就像和学生在唠嗑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38:23
很自然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38:42
确实像在聊天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39:03
聊着聊着就懂了
张海萍 2019/5/7 20:39:05
“哪头大象来跟我讲一讲”,又开始用她的帽子了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0:39:10
无压力的课堂
东风宋丽娟娟 2019/5/7 20:39:1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张海萍 2019/5/7 20:42:10
在现场时,我怎么像没听到这一段,自动屏蔽吗
龙武小学董萍 2019/5/7 20:43:13
@张海萍 你在记笔记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0:43:29
课堂安排得很紧凑
张海萍 你在记笔记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0:43:29
课堂安排得很紧凑
张海萍 2019/5/7 20:44:02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采用阴影把字分成两部份,提醒学生写的时候注意间架结构
王 2019/5/7 20:47:09

张海萍老师专业引领:
《大象的耳朵》是二年级下册第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要求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和11个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王老师抓住年段教学重点,找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落脚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拓展语言学习,让生字词语的教学扎实有效。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由易到难建立音形义的整体联系,放缓语言学习的坡度。
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学生学习语言总是遵循认识——理解——迁移运用的规律。从识字的心理来看,有意义的识记是最高效的,因此,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循序渐进地进行识字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如王老师在教学“烦”字时,由“烦”字的结构“火+页”,引出“页”在古代指头,进而联系学生生活引出词串“头顶、衣领、脸颊、额头”,再引出诗句“曲项向天歌”,最后再回到“烦”,火都烧到头上了,能不烦的本义。由一个带出一串,由字到词再到句,由生活抽象出词义再回到生活。低起点,高要求;小步子,大阶梯。于平淡处见内涵,于寻常中呈现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实现了课堂的增值。
2.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复现,挖掘语言学习的深度。
王老师在每个生字词语的教学中,都能联系学生的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复现。如教学“耷拉”,认识了“耷”字,在短语“耷拉着耳朵、耷拉着尾巴、耷拉着脑袋”中复现,理解“耷拉”一词的本义;在句子“妈妈看着小明拿回来的试卷,脸耷拉了下来。”中复现词语、加深耷拉一词本义的理解;在“妈妈看着小明拿回来的试卷,脸耷拉了下来。”一句中理解了引申义“生气”;在“爷爷耷拉着眼皮”的语境中引出另一发义项——舒服。在教学“竖着”一词时,巧妙地迁移到课堂上请同学们竖着耳朵听,理解了“竖着”的引申义——专心听讲。识字学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复现,直接指向理解与运用,达到了“化知为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链接不同语言类型,拓展语言学习的广度。
语言的学习涵盖面较广,教学中要不囿于文本中的语言,并以此为一个生发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纵横引出相关联的言语现象,以此拓展语言学习的广度。如王老师教学生字“竿”,引出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由“页”旁引出“项”,再引出诗句“曲项向天歌”。由“舞”字的演变,渗透汉字演变的过程。由“痛”字引出“甬”是宁波的别称。看似不经意,实则独具匠心,让听课者叹为观止。
老师的课简单而不简约,达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读好文章,积累词语,学习表达”的目的。
主持人:
感谢张老师专业又细致的分享。老师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每一个课例的分享,都包含着张老师对我们浓浓的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个课例,张老师看了不止一次,其实对于张老师来说,看完一遍,这个课例的精髓所在张老师就能给我们一点点地分享出来,可是她却每次都给大家做一个ppt,语言文字图片一样不少的给大家做引领。这样我们不仅能听懂,更能记住这个课例,把课例中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让我们在课例中学习和成长。真的很感谢张老师。
老师们刚刚在观课的时候分享了很多感受,现在有没有哪位老师想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课感受?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以不少于100字的形式发在公屏上吧。
工作坊老师发表观课感受:
李春梅 2019/5/7 21:11:37
王老师这堂课值得我借鉴的方法有好多:其一,生字教学不离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词语的不同意思;其二,课文内容的理解方法多样化,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如情入境的感受,反复揣摩动物心理,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其三,道理的悟出,紧扣文中的关键句子,又再一次的反复读,反复体会,再用文中句子说出,没有远离课本。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19/5/7 21:13:36
王文丽老师的《大象的耳朵》是阅读课,但用了十五分钟识字和写字,说明阅读单元在低年级也要注意也要注意识字教学。尤其用阴影部分展示一个字的宽窄,让学生对学生的间架结构一目了然。王老师是一个很会引导的老师,并且能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想象,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一顶大象帽激起了学生浓浓的发言欲。从“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中,教给学生要做自己,不要一味模仿别人。
龙武小学董萍
这个课例看完之后,可能有的老师会认为这个王老师在这一节课中太面面俱到了,什么都有涉及,可是你没有发现吗,她什么都做得很到位。我个人认为这个课例:
一、教学设计很新
1、识字教学与阅读、朗读、写字教学融会贯通,自然流畅。
2、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阅读、思考、朗读能力的培养。
3、教学环节顺应孩子的学习心理,字词到句,到篇,甚至到猜读。
4、课堂充满童趣,用头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很自然,不刻板,像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书一起聊天。
二、识字教学联系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语言成长
识字教学有很多种方法: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识字和学写字;课外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识字;字理识字等等。王文丽老师这一节课中运用了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识字和字理识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不拖泥带水
牛街 晏堃
王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方法简单实用。
王老师的课,却让我清晰地看到识字教学的脉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学习“耷拉”这一个词的时候,文中原句是“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其实单纯在这个语境当中,也可以习得“耷拉”的意思,但是整堂课不乏让人感觉是在就教材讲教材。因此,王文丽老师介入多个语境,例如“小明考试考得不好,妈妈的脸耷拉下来了。”“小明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他,他的头耷拉着。”……学生可以在不同地语境当中,体会“耷拉”的用法,对这个词产生立体的理解。总之,听了这节课,我感觉有心处处是课堂!为王老师鼓掌,也为自己不断打气
哨冲小学 张巧
王文丽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不论是在生字教学还是在课文理解上都做的很到位。生字教学上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及生字的拓展,多种识字方法并用,不但让学生记住了字,还能让学生在语境中去运用。在课文教学中,通过不断地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小动物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我觉得王老师的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课外书《小猪变形记》的引入及赠送,开堂设置悬念,让学生学了本堂课后去猜小猪的结局,即理解了课文,也能举一反三去理解其他书籍。不论课外书的引入还是赠送,都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大桥 舒雨
今晚有幸听了王文丽老师的低年级阅读课《大象的耳朵》,王老师用15分钟进行了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经验中,由易到难识字,并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词语意思,把生字教学在阅读课中教得扎扎实实。王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反复读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整堂课把生字教学和课文理解的教学目标都落实到位。
宝秀 刘张云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34:18
王文丽老师的《大象的耳朵》,这节课上得有滋有味,绘声绘色。在教学中让我感觉到王老师是一个教学功底相当浑厚的老师,而且是一个很会引导学生“玩”的老师。
1.将生词玩出了花样。王
老师将出示的词语进行了整合,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去记住这些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耷拉”和“竖着”两相对照,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将文章读出了美感。王老师带领学生紧抓动物之间的语言对话进行朗读训练,不但层层剖析了动物之间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而且让学生美美地读出了动物的语气,在读中升华了学生对动物的情感。
3.将写字教学落到了实处。王老师出示了两个范字,用阴影覆盖的方式让学生去快速地了解字形特点,在书写时很容易写规范。
4.调动了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兴趣。王老师用绘本故事深深牵引着学生那颗求知的心。
总之,这是一堂精致,而又不失大家风范的好课!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39:43
张昳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39:43
王老师的课堂清新而亲切,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低年级阅读课。王老师的整堂课很紧凑,有节奏感,有快乐感,有知识感,有轻松感。细细咀嚼王老师的课还给了我收获感。收获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识字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就要看怎样用才恰到好处。王老师紧紧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形近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也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如教学“竿”字时,王老师引出了“日上三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词,引导学生理解。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耷拉”一词时,运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直观地知道什么是耷拉的状态,然后再创设语境“妈妈耷拉着脸”“小明耷拉着脑袋”“爷爷耷拉着眼皮”让学生明白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从王老师的课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王老师不仅在教语文,更是在引导孩子们用语文。收获二: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朗读在语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往往会重文章的理解,而轻朗读的指导。王老师在引出对话后让学生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又把自己的感受放到句子中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收获三:在想象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王老师巧妙抓住文章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说说其他动物对大象耳朵的看法。在想象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王老师还巧妙地运用动物头像的小帽子,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
总之,王老师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的兴趣点,把知识巧妙地贯穿其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趣味盎然。
东风+高学文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41:32
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联系生活经验,促进语言生成?今天的网络研修中,我听取了王文丽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后,对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先王老师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王老师在教学“竿”字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字形,由“竿”字的结构“竹+干”,说出竹竿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东西,接着引出 与“竿”有关的成语“日上三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讲清楚这些成语中竿的意思后,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运用。王老师教学生字并不局限于课本,把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由字到词再到句,使本来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异常精彩,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整堂课学段特点很浓厚,注重学生生字的书写指导。并且在教学环节设计时张弛有度,在单独识字,随文识字,阅读理解课文后指导书写,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枯燥,书写指导时紧紧扣住字笔画的占格,找出字间架结构之间的规律,再练习书写,展示,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语文在第一学段抓实了识字写字,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到了高段,教语文的老师也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49:24
东风小学 佘燕娟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49:24
今天晚上观看了王文丽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王老师的许多教学点令我耳目一新。第一,整节课,课堂容量非常大。它涵盖了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朗读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虽然课堂容量比较大,但整节课的教学,节奏是非常平稳的,没有匆忙赶课的感觉。第二,课堂比较完整。利用《小主变形记》来开课,结尾又以《小主变形记》来结束,给人一种首尾呼应,课堂完整的感觉。第三,动物头饰的使用、分角色的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生字教学,王老师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并且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多义字的不同意思。识字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经验,更易于学生识字学词。第五,抓住课文中动物语言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第六,朗读教学扎实有效。在教学小动物的语言时,王老师的指导显得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而又水到渠成,她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体会小动物的语气,感悟大象的心理变化过程。王老师的引导,就像春雨般的润物细无声。一节课上下来,亮点多多,学生的收获不少,听课的我们也是受益匪浅。
许红英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9:49:35
今晚有幸聆听了王文丽老师的《大象的耳朵》一课。王老师,我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做了扎实的典范,王老师的这堂课亮点颇多。亮点一:识字有深度。王老师在引导学生识字时,挖掘了汉字的不同含义及演变过程,又连续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很到位。亮点二:字词句的融合有广度。字从词中来,词从句中出,字词又入句。词词相扣,句句相连。一词多义,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促成了语言生成训练。且扎实牢固。亮点三:角色体验有高度。王老师用一顶顶角色帽激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迁移拓展了语言训练。王老师的这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角,拓展语言生成。平实且华丽,轻松而扎实。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30:09
异龙杨昆瑾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30:09
课堂如此 人生亦如此
——《大象的耳朵》观课感受
今晚我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文丽执教的部编版本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课堂亮点频频,精彩不断。
一、识字写字,独具匠心
王老师在教学“竿、痛、烦、舞”四个生字时由字带出词(如:“日上三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引出句,注重从汉字的音、形、义的相互渗透,这样既学习了生字,又学习积累词语,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始终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紧密联系。
在写字环节,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并借助阴影占格提示“安”“最”这两字要写得上窄下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注重在写字的同时教给方法的指导。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王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读,读出了大象耳朵的与众不同和大象的不以为然;读出小动物们看到大象跟自己耳朵不一样的“疑惑”“好奇”“惊讶”“关心”。学生一次读有一次的收获,就在这样的对比朗读,反复诵读,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对于“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这个道理,孩子们理解起来也就水到渠成。
三、创意补白、触发精彩
大画家在绘画中会注重留白,是为给读者留下补白的空间。王老师巧妙抓住课文中的的留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这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体现的是王老师课堂的简约但并不简单。
听了王老师课后浮现的是精彩,留下的是反思。看似简单的课,凝结的是课后的付出和钻研。课堂如此,其实人生亦如此。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38:21
龙朋-解佩玟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38:21
王文丽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对阅读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阅读课还可以这样上。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一节课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王老师让孩子们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表达出来。让学生反复读,读出大象耳朵大的特点,读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耳朵跟自己不一样的好奇,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自信到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于是竖起耳朵。最后通过对比朗读,读出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孩子们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一个道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再品词析句,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体验了大象的心理变化过程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57:28
龙武镇昌明小学赵乔仙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0:57:28
观课感受:
今晚有观看了王老师这堂课后,令我回味无穷,也让我收获颇多。课堂开始,王老师一来就和小朋友们亲切的打招呼,令人一看就喜欢这个老师,的确王老师吸引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1、亲切的语言,即时多样的鼓励话语在激励孩子的同时,也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不禁反思自我;2、扎实的生字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生字词教学原来可以这么丰富有趣;3、阅读教学既让学生读出感情,又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计多效啊!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1:11:54
杨玉琴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1:11:54
王文丽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让我受益匪浅!
一、识字写字有深度
这里的深度是王老师一连串的牵引。比如:王老师在教学“竿、痛、烦、舞”四个生字时,由字很自然的引出词“日上三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看似自然,其实是王老师的独具匠心,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生字,同时还学习了词语。不仅如此,她的这种教学方法还在教学的过程中无形中教与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二、让学生在读中悟。
王老师用一个小象模型的帽子道具带孩子们走进大象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让学生读出不同的心理活动的语气,请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悟出大象的心情,悟出其中的微妙的道理。然而在整个过程中,王老师以与同学们聊天的方式进行,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故事屋,聊天室、表演室。
三、抓住课文留白,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在大象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过程中,小些小动物说了什么并没有具体写出来,王老师就抓住这一点让同学们去发挥想象,猜猜它们会对大象说些什么呢?这样的提问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1:21:26
王玲 2019/5/7 星期二 下午 11:21:26
以趣为引,为用而教
——《大象的耳朵》观课感受
今晚8点,坐在电脑前观看王文丽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听了张海萍老师对这一课时的引领和解读,感觉对部编本语文教材低年段怎么上,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这堂课的优点很多很多,老师们都看到了,我们定会采他山之石为己所用。小小的缺点张老师也分析点明了,我们在备课时一定会引以为戒。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低年级的课堂一定要有趣味性,切忌枯燥机械的讲解。识字教学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运用,识字的方式要多样而富有变化。阅读教学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关键词,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读懂。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是为了运用,如:王老师抓住课文中的的留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大象和小动物们的对话。这正是把教材当做了例子来教。
王老师的这堂课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听说读写,精彩纷呈;“趣”“用”并茂,绘声绘色。听到这样的一堂课,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遇到这堂课的学生是幸运的。看完后,我似乎觉得这不是在上课,因为我分明像看到了好看的电影一样还想再看第二遍。可这的确是在上课,因为上课的学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他们的成长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