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2018-12-22 20:14:55)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工作动态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主持人:
       尊敬的张老师,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如约来到我们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平台,进行第六十七次网络教研活动。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阶段,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怎么处理才算到位,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懂,这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各位老师。今晚,我们就一起跟随全国著名的教育家薛法根老师一起走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匆匆》的课堂中,看,教育大师是如何演绎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著作;学,薛法根老师是如何进行散文教学活动。相信老师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也请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把看课感受打在公屏上。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19:38:31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 (363481142) 19:39:14
从“匆”的繁体字引入
张海萍 (363481142) 19:41:57
单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匆匆”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从课题入手,关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辨别细微的差别
张海萍 (363481142) 19:42:36
其目的是要引出“叠词”  
新城小学李艳林(47771014) 19:43:12
单字生硬,叠字柔和。
张海萍 (363481142) 19:43:33
叠词有联想、可以加强语气
王玲(652019554) 19:44:00
从字音感受叠词的美
张海萍 (363481142) 19:44:06
一个字孤单,两个字不孤单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因为他有节奏感了
宝秀刘逸宁(719143156) 19:44:20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19:44:42
从课题引入到课文中
张海萍 (363481142) 19:44:49
紧扣叠词进行教学,目标比较集中
东风小学王玲娟(64411884) 19:46:26
用不同的词,体现不同的素养。
张海萍(363481142)19:46:34
薛老师指导朗读有方法
东风小学杨云(745525093) 19:46:36
感受叠词的美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 19:46:42
不同的词体现出不同的素养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363481142)19:47:55
两个叠词让我们仿佛看到……听到……,引导天衣无缝,不留痕迹
新城小学李艳林(47771014)19:48:44
叠词引入,从未见过的教学方法。
张海萍(363481142)19:50:23
薛老师采用的方法就是边检查划的叠词边指导朗读,感受叠词的作用
东风佘燕娟(1983268417) 19:50:25
时时提醒孩子们勾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
东风小学杨云(745525093)19:51:56
叠词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张海萍(363481142)19:52:27
针对学生个人进行指导
张海萍(363481142)19:53:54
圆脸不好看,圆圆的脸就好看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引出叠词带有情感,妙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哨冲陶玲艳(1206138236)19:53:59
叠词让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具有美感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19:54:41
用了叠词,就有了节奏
东风小学杜玲红(663137011)19:55:42
用了叠词,就有了节奏。读叠词,感受美。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 (363481142) 19:59:38
以上这一部分是板块一:重锤敲击——感受叠词之美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19:59:53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363481142)20:00:35
老师的评价,我也是醉了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20:01:0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 (363481142) 20:02:03
“你读得很用心”先表扬,然后建议:声音要读得虚一些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02:04
适时地点播,恰到好处
东风杨媛媛(357743868)20:02:04
想要读得虚
王玲(652019554) 20:02:30
学生读得好!老师就不示范了,学生已经示范了。读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指导,示范。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20:03:06
及时鼓励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20:03:24
让学生更加有信心
东风小学施春(652598634)20:03:28
薛老师的朗读指导非常到位
东风小学  杨云(745525093)20:03:52
看得见的指导
王玲(652019554) 20:04:01
太会鼓励孩子们了!难怪孩子越读越好!
张海萍 (363481142) 20:04:20
语气要有变化,有节奏感。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0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东风佘燕娟(1983268417) 20:05:54

小女孩注意到了语气的变化、很有节奏感

张海萍 (363481142) 20:06:20

“日子的影儿”读得特别有味道,表扬很具体

东风 杨媛媛(357743868) 20:06:34

老师真幽默,让人感受到真诚的表扬

东风佘燕娟(1983268417) 20:06:57

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07:0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 (363481142) 20:07:21
不要都说“你真棒!”棒在哪里要指出来,这样的表扬才更具有张力
东风小学杨黎(365743648)20:08:19
现学现卖
哨冲陶玲艳(1206138236)20:08:28
孩子们太会评价了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20:08:32
薛老师真幽默
张海萍(363481142)20:09:04
男人要实在,但不能太实在!薛氏幽默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东风小学李艳(2802148617) 20:09:23
亲自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
东风+高学文(1415480682) 20:09:47
此处应该有掌声,特有的幽默。
东风小学  施春(652598634) 20:11:16
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情感、揣摩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张海萍(363481142)20:12:07
当学生在思考时,老师是在慢慢等待,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请坐,我另请同学说”
张海萍 (363481142) 20:12:50
问学生叫什么名字,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东风+高学文(1415480682) 20:13:02
薛氏微微的弓腰,是那样的亲切。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13:34
反复读,加深节奏的美感
东风+高学文(1415480682) 20:15:07
第三板块的转换
张海萍 (363481142) 20:16:40
听薛老师讲课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
东风小学  杨云(745525093) 20:17:08
引导特别自然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 (363481142) 20:18:13
孩子们开心得很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22:37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王玲(652019554) 20:22:41
明理竟然是在如此开心的情境中交流与悟出
东风小学李艳(2802148617) 20:25:07
指导习作方法
东风小学 杜玲红(663137011) 20:30:08
“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吗?你明白了什么?”在追问中让学生畅所欲言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30:3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哨冲 梁雅春(405720785) 20:32:19
孩子的体会很深刻 
东风小学  杨云(745525093) 20:37:47
一个字就让时光有了影像感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38:21
张海萍 (363481142) 20:40:16
薛老师没有停留在内容的理解,而是向前走了一大步:作者是怎样把无声无息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写得看得见、摸不着的呢?
直接指向语言的表达,让语文课具有了质感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异龙小学 阿维 20:48:08
幽默语言,我看到有个镜头后面的老师吧也笑了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张海萍(363481142)20:49:01
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坝心小学何芳(1114672680)20:50:34
东风小学施春(652598634)20:50:45
水到渠成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20:55:2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67)——怎样教散文?
东风小学施春(652598634) 20:57:41
“为什么不写有意义的,而写那些无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引向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妙!
哨冲梁雅春(405720785) 20:58:08
由小见大
主持人:
      精彩的课堂总是让人意犹未尽,也让人收获满满。现在有请东风小学的高学文老师上台,为我们做专业引领。请大家欢迎。
东风+高学文(1415480682) 21:13:02
“                                                   组块教学”彰显散文魅力
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时光匆匆,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在薛法根老师精彩的《匆匆》中,又悄然飞逝了。刚刚听了薛老师执教的《匆匆》,收获颇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
所谓“组块教学”,就是将一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成几个板块(模块),每一个板块聚焦一项目标展开教学,这项目标可以是检查预习情况,可以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可以是研究课文的一种表达方式,可结合设计的一次说话写话练习等等。
      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灵活设计出不同的板块组合,是薛法根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不难看出,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匆匆》,整堂课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一教学“体会叠词运用的好处”,板块二教学“指导学生情感朗读”,板块三教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板块四教学“体会作者怎样将时间写具体"。每个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教什么非常清楚,避免了什么都教,结果什么都没教好的尴尬处境。当然,组块教学还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复杂的语文教学设计变得相对简单。依据板块设计进行的课堂教学,每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更加容易把握。这样就能大大简化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的复杂程度。
        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板块一“体会叠词运用的好处”时,薛老师一开课从“匆”的教学延伸出对“匆”两个古体字的认识,从课题“匆匆”中引出叠词,再通过“头上流汗,眼里流泪”和“头涔涔”“泪潸潸”两组词语的比较,让学生真情实感地体会叠词运用的优美和韵味;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出十五六个叠词,自己品味分析叠词运用的好处,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叠词的美感。整个板块聚焦叠词运用的好处展开设计,目标集中,薛老师示范分析到位,学生实践练习充分,有效性很高。板块二教学“指导学生情感朗读”时。薛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相机指导朗读技巧。既有抓住关键词“赤裸”“赤裸裸”对比着读的指导,也有在读一段话时,指导声音不要读实,读得虚一点儿,语速稍快的指导。薛老师是紧紧抓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技能这一语文的本体性来展开。板块三教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时,薛老师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才20多岁 “怎么会发现时光匆匆而逝?”第二个问题是“一般人都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个道理,为何唯独朱自清有这种强烈的'匆匆’感觉?”薛老师拿捏准确,处理简洁。学生最后明白了作者感到时间匆匆的原因是“他觉得什么都没有贡献给这个世界,白活了一辈子”“他心里一定非常的不好受,自责”“有种遗憾”等等。比较正确地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板块四教学“体会作者怎样将时间写得有声有色,有影有踪"时。我再次感受到了薛老师“语言有温度,文字知冷暖”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薛老师透过文本,敏锐地捕捉到“一滴水”字后的匆匆,在“一个日子”怎么逃去如飞时,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挪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去感受时间脚步的越来越快,在感悟中去体会朱自清先生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感伤之情。这些都彰显了名师深厚的语文功底,熠熠生辉的教学风采。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仁借鉴和学习。
       各位老师,说起组块教学,我还想再多说几句。第一次接触组块教学,是一年前名师工作室在大桥小学的送教活动中,主持人张海萍老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讲到了课文“组块教学”的推进是相对于常态的“直线型课堂”教学设计而言的,今年九月,有幸再次观摩了张老师执教的《铺满水泥地的金色巴掌》,再次感受了组块教学课堂的简约实在的美。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着运用“组块教学”来设计阅读课,如教《鲸》时,我用三个板块来推进,板块一教“文本内容,鲸的相关知识点是哪些?”板块二教“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板块三“感受说明文的科学性、严谨性”。不用花哨的PPT,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实现了语文课从华丽到朴实的转身。各位老师,这就是我看薛法根老师《匆匆》后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若有说得不到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
        感谢高老师的专业引领,请问,在线的还有哪位老师愿意上台交流,分享一下你的看课感受。
       看来,老师们都是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课感受。那么,现在有请我们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张老师,来为我们今晚的活动做总结。请大家欢迎。

张海萍 (363481142) 2018/12/18 21:27:12

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带有明显的个人痕迹,因此在教散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抓住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进行语言训练。如薛老师在《匆匆》一课中的叠词的运用和赏析。

    二是通过朗读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我们课文中很多散文都是美文,热别适合朗读,老师们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味道。同时,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如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告诉学生想的要读得虚一些,看到的要读得实一些。

    三是要联系作者个人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因为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只有联系作者本人,才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所悟”。薛老师在课中就联系了朱自清,追问朱自清是不是写这篇文章之前没有作为,为什么这样说,从而引出一个人要有大作为,不能白白过这一生。

   四是要透过内容抓住语言形式,比照生活进行扎实的语言实践。如在板块四中,薛老师直接指向写作方法:朱自清是怎样把悄无声息的、摸不着、看不见的时光写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呢?这样不藏着掖着的教学,让学生直接明白了写时光的秘诀,在迁移中习得了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如何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大问题,薛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了教散文的方法——依照文体,根据学情,联系作者,强调写法,重视朗读。

张昳(543710020) 2018/12/18 21:50:48

薛老师的课每次都会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匆匆》一文是名篇,自己执教过,也曾经听过好多老师演绎,但听完薛老师的课却另有一番滋味,也许正如薛老师所说,人生不同的阶段读这篇文章理解和感受都会不一样。但今天别样的感受是来自薛老师极具魅力的组块教学。他紧紧围绕匆匆的文体特点,把整堂课分为四个板块进行教学。每个板块的目标很明确,训练点较集中。在叠词的板块教学中,他让学生在文中找叠词,读,然后说体会,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叠词表达的感情,美感和节奏。薛老师在教学时没有硬塞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积累。最难忘的是薛老师指导朗读时的耐心和细致入微。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文,薛老师把朗读贯穿了整堂课,不但突出了散文的特点,而且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朗读的指导中,薛老师没有泛泛而过,而是注重指导,有自己的亲身示范,有具体的实和虚的指导,有及时的鼓励,有同伴的示范。真正做到了朗读落到了实处。看着孩子们在薛老师的指导下朗读真的发生了变化,心里先是一喜,再然后就是惭愧自己在教学中对朗读指导的不到位,有时怕费时,有时示范几次了可学生还是读得不理想就放弃了,相比薛老师的循循善诱真是汗颜。
 
学然后知不足,要学薛老师对教材精确独到的解读,要学薛老师在课堂中不急不躁,脚踏实地的精神,要学薛老师在追问中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秘诀,要学薛老师在课堂上的谈笑风生,要学薛老师眼中始终关注学生的专注……时光匆匆,可要做的事,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愿一步一步的前行,最终能不负时光,不负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孩子。

哨冲陶玲艳(1206138236) 2018/12/18 21:54:20

  时间悄然而过,薛老师幽默的课堂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依然沉浸在《匆匆》之中。这是一节平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这节课薛老师从叠词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叠词,关注叠词在文本中使用的效果,让学生从“白白”“赤裸裸”等叠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无奈,惆怅等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叠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别样滋味。这样的引入,让我深深折服于薛老师的慧眼,折服于他深厚的解读文学的功夫。

   伴随着美文的必然是美读。薛老师指导的朗读更是别具一格。薛老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薛老师评价学生的是“不一般的读”,既高度评价了孩子的读书水平,又鼓励了孩子。薛老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用示范告诉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读得虚一些,不要太实,读的时候语速也不要太慢。薛老师评价学生的方法不仅让我看到了薛老师的教学机智,又看到了薛老师作为名师的谦逊。整堂课是在薛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在他幽默的语言中,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语调中美读了全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了时光的匆匆,学生又在对比中发现“八千多日”与“每一日”是如何的匆匆,把“八千多日”与“针尖上的水滴”放在一起,感受时光匆匆,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像作者一样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薛老师的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也让我认识到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

东风小学 李艳(2802148617) 2018/12/18 22:04:49

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读散文,可是却发现散文类的课文最难教。因为自己总是对文本的解读难以读深、读透,所以对于散文类课文总是很难把握它的"神韵",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感悟。今晚观看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散文教学《匆匆》,再次感受了薛老师组块教学的魅力:1、抓住叠词,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薛老师说:“美在它的姿态,美在它的声音,美在它的情感。这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中有十五六个叠词,朗读时有种节奏的美感。这美感是要在朗读中去体会的。”2、追问时间,感受哲思之美。要读懂散文,就要读懂作者。薛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心理和情感,联系自己生活中对时间的理解,感受时间的匆匆,再入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和作者一样发出一种感慨,对时间逝去的无奈、惋惜、惆怅,还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薛老师执教的《匆匆》,让我明白了"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的真谛,明白了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散文的神韵。

龙朋-解佩玟(1098538767) 2018/12/18 22:18:03

一直以来,我觉得散文类的课文挺难教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难以读深、读透,因而对散文类的课文总是很难把握它的“神韵”,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感悟。《匆匆》一课,薛老师从:感受叠词之美;探究作者写作之因;领悟作者写时间之法等板块来进行教学,教法清新简约,幽默轻松。尤其是词语教学让我印象深刻:词语教学终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词语教学的目标该如何定位?许多时候我们都仅定位在词义的理解上。学生理解了“涔”的意思是流汗,“潸”的意思是流泪,词语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薛老师却将词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品味词语的运用上,通过比较,体会叠词运用的优美、优雅和节奏、这样品读词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质量,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词语。通过聆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这堂课,我感受到了“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的真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学习中愿我也能成为引导学生用心生活、用心学习、用心感受的萤烛之光。

他腊小学李婷(2322442868) 2018/12/18 22:23:03

   昨天看到薛法根老师要讲这篇散文《匆匆》,心里就很好奇,薛老师会怎么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讲解散文不容易,散文一般写的很精美,短小,如何让学生理解散文背后的深意?这可真是个难题!看到今天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课,迷惑顿开,薛法根老师对文本理解之透彻,解读之精准,真是令人赞叹不愧是名师。执教的方法,也是令人耳目一新,通过解读文本中的十三处叠词,让学生透彻的理解了使用叠词的好处,时而插入幽默生动的语言,让整堂课轻松愉快,学生学的开心,我们也听得舒心,且印象深刻。朗读时,薛老师做了切实的指导,比如想的要读得虚一点,其它的要读得实一点。平时我们经常说要在朗读中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那怎么具体的,切实的指导学生朗读,这是个问题。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朗读技巧,才能把它教给学生。

异龙小学 阿维 2018/12/18 22:40:04

我读《匆匆》虽然很认真的却体会感情,却从未正视过这叠词的作用,听完薛老师的课,才发现自己竟是遗漏了这最为经典的叠词感情,读得过于“匆匆”了。薛老师让学生知道“斜斜”“渐渐”等写出了太阳的身、形、情,“白白”“赤裸裸”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自责等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了叠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别样滋味,也让我体会到了汉字的音韵美。

东风    佘燕娟(1983268417) 2018/12/18 22:40:42

读散文的时候,如果不用心去读,总会让人觉得有点散。但如果你用心去读,就会感受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曾经也上过高段的课,回想起曾经自己教学《匆匆》的情景,和今天的薛老师的教学相比,真的是感到非常的惭愧。薛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首先,薛老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感受“匆”和“匆匆”的不同,再让学生寻找叠词,体会叠词的妙用。它可以表达情感、态度,读起来有节奏感。其次,薛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句子、段落的朗读。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薛老师及时进行指导。他的指导方法具体可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指导学生心里想的要读虚,说的话要读实,要读出语气的变化,要读出节奏感。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老师进行范读。第三,薛老师非常的幽默。整节课,学生学得非常开心,也非常的轻松。听课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一个半小时。第四,薛老师重在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神韵——珍惜时间。每次看薛老师的课,都能让人耳目一新。时间匆匆,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力争做更好的自己。

哨冲秦宇轩(719559524)  23:26:43

今晚观看学习薛法根老师《匆匆》 。

   《匆匆》是一篇散文,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语言上都很有特点。文章在结构上是由一连串的发问构成的;语言上运用了排比、设问、比喻、叠词。叠词运用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

    薛老师基于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

    其一,抓住了叠词,敲击叠词的节奏美。文章中大量的出现叠词:头涔涔、泪潸潸、轻轻、悄悄、茫茫然……薛老师抓住这些叠词,发问。如:S:头涔涔,泪潸潸,T:你什么时候会头涔涔、泪潸潸呢?S:轻轻、悄悄,T:轻轻、悄悄地挪移,你仿佛看到了太阳挪移时的。S:赤裸裸,T:第一个赤裸裸是什么意思,第二个呢?S:白白地走,T:去掉一个白,读。……这一处处的发现,一次次的敲击,深入地去读,读出叠词的节奏美,这种发现是在教师的引领,学生主动的探索中得出的,不是强加的,而是自然地流露。

    其二,放手让学生阅读。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谈感受,用朗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谈感受时,薛老师十分尊重学生,有个女生认为自己读得好,薛老师肯定她,实际上是有待改进。可老师却充分地肯定她。对同一文本,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年龄读得不一样,给予肯定,但在肯定的同时,老师提出自己读一读,读得自然。虽不讲明,但已很清楚,学生自然明白,自己读得如何。

     对比赵昭老师的《匆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老师解读文本的功力令人佩服,用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的水的课件激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再联系课文感悟可谓深刻;老师顺着学生的学习,导学、品情、悟理,由学生的生成生成灵动的课堂,这样的功力非短时间可以成就,要千锤百炼。课堂的设计看似不刻意却处处透着匠心,这是无招胜有招的大道至简的语文教学之道。总长不超过30秒的两段视频的恰当运用,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两位老师各有优长。薛法根老师完美诠释了组块教学理念。赵昭老师细致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尤其对比针尖上的一滴水和大海,感受时间的匆匆。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时间匆匆,在语文素养上,对情感价值的体会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学习借鉴。

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让我们在石屏小语名师工作室张海萍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宝秀李忆婷 2018/12/18 下午23:35:54

昨晚听了薛老师教学的《匆匆》让我深刻体会到散文教学离不开反复揣摩,朗读字,词,句,直至整片文章。而在理解词语意思要联系生活实践,这样就与学生的所作、所见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情景中揣摩词句,体悟情感。让学生接地气的去了解作者,靠近作者。此外薛老师通过匆字的繁体字引入课题,逐步延伸至发现叠词,认识叠词,揣摩叠词。这样的设计不仅让我耳目一新,更让我吃了一惊。是啊,散文"形散而神聚",如何把这样的课文上好呢?就需要像薛老师一样从散中抓到对教学,理解课文具有关键作用的词语,如"匆匆,涔涔,潸潸……"带领学生反复琢磨,反复研读。人的情感是共通的,要相信孩子们,他们自己体悟习得的比教师硬塞的有意义的多。


主持人:

老师们,今晚,我们一起欣赏了薛法根老师的散文教学《匆匆》,相信我们都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的去借鉴并用于实践,去反思、提升自己。

老师们,相信每次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给你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也都会收获全新的自我。感谢名师工作室,感谢张老师,让我们在此相遇,在此学习。

老师们,时光匆匆,请把握当下,充实自己。今晚的教研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在线学习的你们,感谢张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大家!老师们,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