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活动记录(49)——作文教学如何实现一课一得(二)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
分类: 工作动态 |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如约参与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四十九次网络教研活动,今晚我们活动的主题是:作文教学如何实现一课一得?接下来请张老师为我们播放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勇执教的课《故事里的象声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观课环节,当然也请观课的老师们在公屏上积极发表您的观课感受。
张海萍
张海萍
张海萍
张海萍
巧用“例文”感受“象声词”在作文中的作用
张海萍
罗色湾小学韩菊梅(414552612)
在对比之中感受“象声词”在文中的作用
杨云(745525093)
感受象声词的作用
宝秀
分角色朗读让孩子们更加真切感受象声词。
张海萍
好像是五年级
杨云(745525093)
这些象声词和故事里的其他词有什么不同
异龙王萍(1847974660)
引导学生发现象声词和故事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张海萍
异龙余得洋(1281453303)
@张海萍
杨云(745525093)
对比引导感受象声词开头的好处
张海萍
异龙王萍(1847974660)
学生太会说了
张海萍
“有一天、有一次”你永远不要再来,这话有点绝对
异龙中心小学
坝心小学高宏(396094732)
张海萍
宝秀
是有点绝对,但对于刺激学生使用象声词开头是有效的
张海萍
联系生活让学生用象声词推动故事的发展
异龙中心小学
王玲(652019554)
对比阅读是体会语言效果的最好方法
张海萍
有了象声词,习作就多了一个法宝
张海萍
杨云(745525093)
让我们来验证象声词的魔力指数
宝秀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张海萍
罗色湾小学韩菊梅(414552612)
让学生结合所给“象声词”尽情地想象,多数孩子会说了,不会的孩子多少会懂得一些什么。很厉害的设计!
张海萍
由说到写,既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拓展了学生思路
异龙王萍(1847974660)
注重方法的指导,从说到写,循序渐进
许黎(41331931)
落实写的指向性还很强
龙武镇法乌小学普雁飞(1392572791)
新学习了一种象声词的写法,再加上让学生自己编写场景,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更易于将新知识落到实处
东风小学刘娅(1790347262)
老师在孩子写作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真好。
王玲(652019554)
现学现练,学以致用
张海萍
龙武石岩头小学孙颖(1341579244)
评价都是紧扣了写作的要求
张海萍
叫打“四颗星”的学生展示习作,也是一种上公开课的诀窍
龙武石岩头小学孙颖(1341579244)
确实啊
宝秀
是的
异龙王萍(1847974660)
学生在写作时老师早就“侦查”好了
龙武大练庄小学高婷(2812416238)
张海萍
这样也挺好,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东风小学刘娅(1790347262)
学生边展示,教师边点拨,真是高师
王玲(652019554)
张海萍
“好的位置才是象声词最安定的家”
牛街杨国伟(2271305802)
学生也像老师一样棒
龙武镇法乌小学普雁飞(1392572791)
多展示几种思路
龙武大练庄小学高婷(2812416238)
再一次强调好的位置
主持人:精彩的课堂告一段落,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李佳老师为我们做专业引领,掌声欢迎!
罗色湾小学韩菊梅(414552612)
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坝心小学高宏(396094732)
龙武石岩头小学孙颖(1341579244)
吴老师后面的作文评价也都是紧扣了一开始的作文写作要求。这样的评价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评价也是从多个主体来评价的,先自己评价打魔力星,后来就由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帮助修改这段话。吴老师真不愧是名师,总能很敏锐呢抓住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地方。
最后非常感谢名师工作室给予的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快速的成长。
杨云(745525093)
这个评委很用心,思考得深入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回到事物本身”
龙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功底好好
大桥段秀荣(1481909257)
张海萍
“小题可以大作”、“偏题可以正做”
张海萍
聚焦很准,内部结构紧凑,课堂比较有力量
张海萍
生成是基于完整的情景再现
张海萍
情景的完整性对生成的推动性很大
宝秀陈晓庆(593809069)
课堂的生成可看出老师高超的驾驭能力
张海萍
“意外”在名师眼里可以是创造精彩的契机
张海萍
“意外”在名师眼里可以是创造精彩的契机
张海萍
适度、辩证
张海萍
任何写作方法都是有限度的
张海萍
想象的声音比象声词更美妙、更形象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点评也很精彩
异龙中心小学
第一、剑走偏锋,小题大做。象声词在词类中属于数量比较少、地位比较偏的一类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相比,在平时教学中不是很受重视。在写作里,象声词只是构成描写叙事等环节的细微局部,处于比较偏僻次要的位置,算不上文章的主体内容和关键要素。可是,在今天这堂课里,我们已经看到:吴老师把看起来好像很偏的象声词运用当做一个写作训练主题从正面去经营筹划,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一个象声词足可以推动一个故事的发展和转折,足可以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让心理环境陡然生变。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在语文学科知识里面,没有所谓的“小”问题、“小”知识。只要用心挖掘,小题也可以大做,也可以像吴老师这样做得风生水起。
第三点,内部结构紧凑,富有逻辑力量。这堂课为什么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吴老师在课堂中致力于完整的情景再现!今天这堂课吴老师设计的好:聚焦集中,定位准确,内部结构紧凑,很有逻辑力量。课一开始呈现的是一篇由象声词构成完整的文章,最后训练的题目是给学生提供一组与猫的活动有关的象声词,要求写一个完整的片段。这种情景的完整性设计为象声词的学习提供了真实具体、可感可知的深度具身空间,与一些支离的、破碎的、零散的情景相比较,它对课堂生成提供了更加强劲的感染力、想象力和推动力。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