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窗外寒风习习,窗内情意暖暖,因为我们又如约走进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QQ群,共同完成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四十四次网络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非连续性文本,怎样教?”
老师们,“非连续性文本” 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指用语言文字或图像符号组成,前后的内容相关或时间相连,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成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虽然也是内容相关,用语言文字和各种符号组成,但前后内容不是按事情发展或逻辑关系排列的,不具有一贯性。如各种功能的地图、图表、使用说明书、广告、清单、时刻表、目录等。
接下来请张老师为我们播放由全国群文阅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学茹老师指教的课《趣读本草》。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观课环节,请大家积极在公屏上发表您的观课感受,谢谢!
杨云(745525093) 20:06:12
从生活入手,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有话说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11:43
图文组成的就是非连续性文本
张海萍
(363481142) 20:11:58
从感冒药的说明书引出《本草纲目》,再引出非连续性文本,简洁明了。
张海萍 (363481142) 20:12:30
目标集中,就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东风小学杜玲红(663137011) 20:12:42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呈现方式,阅读方法很受用,
童冬梅(1050448597) 20:13:09
大开眼界,第一次知道非连续文本
杨云(745525093)
20:13:09
由生活中常见的感冒药引出本草纲目,再引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又联系生活拓展了其他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
异龙中心小学
李佳(1018595489) 20:14:02
虽然是在阅读不同的连续性文本,但方法一致,让孩子在初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巩固阅读的方法
东风小学杜玲红(663137011) 20:15:26
老童,真的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童冬梅(1050448597) 20:15:44
杜老师,学到老,学不完呢
东风小学杜玲红(663137011) 20:16:10
真的是
杨云(745525093) 20:16:24
老师画思维导图做示范,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17:34
用思维导图提取信息

佘燕娟(1983268417) 20:18:59
原来思维导图也属于非连续性文本
东风小学
施春(652598634) 20:19:10
让学生自己发现“思维导图”的特点,再进一步明确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循序渐进,设计巧妙。

坝心小学--刘艳玲(1574325788)
20:19:35
非常贴近生活
杨云(745525093) 20:19:39
老师讲的并不多,教给方法后就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龙朋小学罗昱淳(742622070)
20:20:53
当学生能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时已经基本掌握了文本内容。
童冬梅(1050448597) 20:22:13
教给方法,一辈子受用
佘燕娟(1983268417)
20:23:17
授之以渔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23:4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青青草(1042070298)
20:25:47
学生学到方法,老师上课也省力了
东风 李佳佳(361640844) 20:25:50
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于其他文本也适用,一劳多得。
东风小学刘娅(1790347262) 20:26:16
作为教师学习在路上,我更要向大家学习。
异龙王萍(1847974660) 20:27:07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交给方法就行了,老师也轻松,但是像我们农村学生,真的吃力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27:27
捕捉学习信息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童冬梅(1050448597) 20:27:38
不长期训练,事有难度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28:06
新课标对5-6学段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李老师紧扣目标。
童冬梅(1050448597) 20:28:12
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
张海萍 (363481142) 20:28:34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缺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29:10
建水考题中常有读说明书的题
童冬梅(1050448597) 20:29:12
我也是第一次,看来学习太少
异龙王萍(1847974660) 20:29:16
我们班有的孩子,连课文都读不通喃,怎么练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29:51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
张海萍 (363481142)
20:29:57
近几年研究发达地区的小升初考题,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我们老师都不关注
童冬梅(1050448597)
20:30:22
宋老师研究到位

异龙王萍(1847974660) 20:32:06
也学到了一些中草药知识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32:26
我用台式电脑,不会说话
童冬梅(1050448597) 20:32:29
学生特厉害,画得这么漂亮
张海萍 (363481142) 20:33:02
找个耳麦就可以说了
张海萍 (363481142) 20:33:17
或者用手机就可以说
宝秀
李艳(2802148617)
20:33:19
图文并茂,好有趣味性!
童冬梅(1050448597)
20:33:40
感觉到了一心堂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33:47
思维导图为学说明性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牛街小学 晏堃(154803518) 20:34:28
有中草药,有思维导图,又有文字,词语!趣味十足
宝秀
李艳(2802148617) 20:34:49
增长课外知识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35:36
思维导图像涂鸦,学生肯定感兴趣,可惜我没试过
张海萍 (363481142) 20:35:42
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童冬梅(1050448597) 20:35:57
书读活了
杨丽(1792618254) 20:36:01
可惜了上自习去了
杨云(745525093) 20:36:20
换着法儿的让同学们关注文本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36:30
实物中检验学习的信息,好巧妙
异龙中心小学 李佳(1018595489) 20:37:07
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
东风小学刘娅(1790347262) 20:38:10
我觉得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最关键
童冬梅(1050448597)
20:38:14
提取信息,运用语言。
佘燕娟(1983268417) 20:38:15
功效大比拼,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东风小学 施春(652598634) 20:38:47
看实物,依旧没离开文本。小组内交流,文本学习迁移到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牛街小学 晏堃(154803518) 20:38:50
有实物直观,有文本依据进行参照
异龙王萍(1847974660) 20:39:38
功效大比拼,为草药代言,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有目的性
牛街小学 晏堃(154803518) 20:40:42
用功能大比拼,加入了角色扮演,生动极了!
东风宋丽娟(723813832) 20:41:27
童冬梅(1050448597) 20:41:27
表为介绍,实为口头行文
张海萍 (363481142) 20:42:11

张海萍 (363481142)
20:45:11
孩子特可爱
童冬梅(1050448597) 20:42:50
推销员就这样培养出来了

杨云(745525093)
20:45:29
方法再回顾
东风小学刘娅(1790347262) 20:45:45
孩子的“说”“听”的能力真正的落到实处
|
宝秀小学 李琪(1416967336) 20:46:03
激发爱国情感
宝秀李艳(2802148617) 20:46:19
一节课就在趣味盎然中愉快的结束了!
李春梅(2450620741) 20:47:06
意犹未尽
主持人:精彩的观课环节告一段落,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张昳老师为大家作专业引领,掌声有请张老师。

杨云(745525093) 20:52:29
观察细致





龙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21:00:06
最明显的一课: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胖墩比赛摔跤
宝秀李艳(2802148617) 21:01:40
说的真好!
杨云(745525093) 21:07:27
善于思考和创新
龙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21:35:12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关注学生在不同文本阅读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群文阅读,我最大的困惑是材料的选择。要实现教学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群文阅读”读什么,材料选择的好课堂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这里分享一个我最近发现的方法——利用单元课文和我们的同步练习。同步练习上每一课都有一篇阅读理解,大多数阅读理解的内容都与课文有一些联系。比如说《少年闰土》这一课,课后习题是《中年闰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我们在教学时,不要局限于课本,可以把这样的材料与课文联系在一起来设计群文阅读。再或者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以鲁迅这个人物为主题,大家都知道,要全面深刻地认识鲁迅,最好从鲁迅的作品出发。《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我们可以顺着来一课课教学,在最后一课《有的人》教学时,联系前面的几篇课文做整合的群文阅读教学,这样鲁迅先生“虽死犹生、精神永存”的形象便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也可以倒着来:我们可以调整课文顺序,把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一诗安排在第一篇,让学生边读边想,再联系前面的几篇课文作点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当然,这样的设计对学生的阅读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或许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找课后的阅读材料,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语文课本和已有材料。当老师们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组课文时,学生们收获的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用问题的线连缀成由知识和能力串成的“珍珠”。
龙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21:37:46
打字速度过快,改正一个错误: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童冬梅(1050448597) 21:38:21
所言极是,好方法@龙武小学董萍
龙武小学董萍(374737418) 21:40:13
@童冬梅 同步练习应该大多数学校有,可以利用起来,里面材料多呢
童冬梅(1050448597) 21:47:09
是啦,现成的用好就很不错啦
看海(361918942) 21:49:51
异龙中心小学 李佳(1018595489) 21:54:18
今天听了李学茹执教《趣读本草》,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非连续性文本”。 怀着好奇,我刻意的百度了一下它的概念。这才明白“非连续性文本”是以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材料,需要读者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进入文本并获取信息的一种文本模式。再一深究,才发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就有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而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让他们学会阅读连续的文字材料之外,还要学会从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的加工,解决实际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同,这也决定了阅读策略有所区别。你看,李老师在阅读指导中教会了学生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很有意思。我觉得 "连续文本"的学习目标是独立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目标就是是获取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非连续性文本”和教学中的说明文虽然有一些功能上的相同,但不是同一回事。而这样的教材似乎不是那么多。所以我想可不可以尝试着倒过来进行引导和渗透。比如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文字阅读资料,并要求以此为依凭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把文本内容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后填入到表格中去。"就像我们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不可根据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把各种玻璃的“特点、功能、用途”等内容填入表中,再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进行表
述。我想这可不可以算作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和应用呢?
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张昳(543710020) 21:54:36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课真的是学习了,既看到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又增加了自己的语文知识。李老师的课给我的感受浓缩为三个字就是:巧、实、趣。李老师把知识与方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一巧,李老师以大家常见的感冒药的说明书开课,联系学生的实际,既让学生有话说,又巧妙地教给了学生捕捉信息的方法。二巧,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时,不仅告诉了学生方法,还教会了学生如何来绘制思维导图,并让学生知道了思维导图是整理信息的一种方法。三巧,李老师让孩子们介绍草药朋友的环节,既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又让学生知道了如何把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李老师把每一个环节落到了实处:一实,李老师教给学生方法后都让学生来训练,比如在教给学生根据说明书上的括号来捕捉信息后,就让学生来用,虽然是阅读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但方法一致,让孩子们在初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阅读的方法。二实,李老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绘制思维导图,给了学生从看老师做到自己亲手尝试的体验,这给了学生这堂课能带得走的方法。
李老师让学生在趣味中来学习:一趣,学生课桌上没有铅笔和钢笔,而是彩色笔,老师没让学生机械的写,而是让学生用绘图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所得。而是让学生用绘图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所得。二趣,图文并茂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中草药知识,还增长了课外知识。三趣,在功效大比拼环节,李老师出现实物,让学生为草药代言,学生很感兴趣,把文本读活了,简直就是活学活用。
纵观整堂课,李老师紧紧围绕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来设计,趣味盎然,目标清晰且集中,学生有说,有写,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渗透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非连续性文本给阅读教学开了一扇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来运用,相信从这扇窗里定能看到学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东风
张如卉(193012890)
22:21:03
今晚徜徉在李学茹老师执教的《趣读本草》一课中,享受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使人遐思,使人顿悟,使人充实……
李老师针对五年级群文篇目《本草纲目》这一内容,作了精心的设计——趣读本草。首先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一个植物,快速阅读。,再利用思维导图,个人独立完成信息提取。接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比较几种草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信息整合。
最后思考并尝试简单推论。读、找、比、思四个教学环节十分清晰。通过四个环节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四方面的能力:(1)读--发现有价值信息;(2)找--提取需要的信息;(3)
比--进行信息整合;(4)
思--尝试简单推论。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过多的话语,老师适时的点拔启发了学生的心智。
李老师的课启迪了我的思维,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牛街小学 晏堃(154803518) 22:46:12
非连续文本,可以是一张海报,也可以是一张招贴平面图。而在李老师执教的能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表现出这类教学的思维模式。可见,对于此类文本教学,应该可以采取给予学生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筛选,把相关信息填入表格里,或者画知识体系树图填写信息方式!总之,这是我所学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文本设计的小看法,如有不对,请给位前辈批评指正!
杨云(745525093)
22:47:55
今晚有幸再一次更深入的认识“非连续性文本”以及如何对此类文本进行教学,听了李老师的课后长了见识。其实,在《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一书中,第十二章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其指出,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实用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在教的时候得注意:教的尺度必须清晰,教的重点必须明确,教的方式必须转变,教的形式力求有趣。李老师在执教《趣读本草》一课时,已经很好的体现了这几方面的要求。1、教的尺度清晰——紧扣“简”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就有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也就是说,小学阶段只需要做到信息提取和图文对比理解两个目标即可。而李老师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实施教学的。2、教的重点明确——紧扣“语”字。语文课必须保持“语文味”,要切实地训练和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李老师巧妙设计本草的功效大比拼,也就彰显了这堂课的语文味。3、教的方式转变——紧扣“学”字。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勾画、圈点和画思维导图的形式,生成个性阅读体验,并在体验中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从而获得个性结论,解决实际问题。4、教的形式有趣——紧扣“趣”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设计也是如此,让真实、有趣的生活情景成为学生内在的任务驱动,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李老师的课,十分注重方法的渗透和运用。她设计了清晰的四个环节并一一落实,培养了学生四方面的能力:(1)读--发现有价值信息;(2)找--提取需要的信息;(3)
比--进行信息整合;(4)
思--尝试简单推论。让学生有法可依,让阅读更高效!
张海萍 (363481142) 22:48:11
参加今天的网络教研活动,有两点感受,一是学无止境,知识是无穷的;二是抱团学习远比单打独斗要好得多。如果我们今晚不在群里播放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如果我们发言的三位老师今晚没有给我们普及非连续性文本的知识,也许再过十年,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也不知道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我们都很忙,但如果我们抱团学习,我们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同伴的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看了李老师的《趣读本草》一课,感慨多多,听名师的课,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透过课堂表象,我们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文本的教学,设计时都遵循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规律,非连续性文本也不例外。李老师开始带领学生阅读感冒药的说明书,认识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接着再通过阅读《本草纲目》一书中“黄芩”的介绍,提取“黄芩”这种草药介绍中有价值的信息,这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后面运用总结出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阅读其他三种草药介绍,并提取信息进行“功效大比拼”的介绍,依然是一种输入和输出。李老师的课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输入和输出中,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加工、提炼和整合,实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能,锻炼了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
设计简单而不简约是该课取得成功的秘诀。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充分利用《本草纲目》这一中华文化巨著,从简单的感冒药说明书开始,引导学生阅读该书,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评价信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利用阅读的知识来辨认草药。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带领学生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又是一个介绍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与现当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设计者的高明。
老师们,有专家说,五年以内,一位语文老师优不优秀,看他是否有课程意识;五年之后,一位语文老师合不合格,看他是否有课程意识。怎样的设计,怎样的教学实施才是有课程意识,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去探索,愿我们都能在课改的大浪中迎头而上。
主持人:
亲爱的老师们,在我们专注听课、议课时,时间从大家埋头记笔记的“沙沙”声中溜走,从大家在公屏上分享感受的“嘀嗒”声中溜走,从大家拍手叫好的赞美声中溜走。今晚,我们了解到“非连续性文本”应该怎样教,观看了精彩的课堂,共享了集体的智慧!在活动结束之后,请老师们撰写不少于100字的听课感受,以便于龙朋工作组的老师整理材料。本次交流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晚安,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