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015-04-14 16:31:49)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石屏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海萍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展开想象, 初步感悟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和语言的优美。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初步感悟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感悟古诗语言的优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古诗引入,复习古诗,增加积累

看图引导学生猜入学后学过的古诗《草》《宿新市徐公店》《牧童》《小池》《赠汪伦》《静夜思》

   (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重在学生的背诵和积累,重在学生兴趣的激发。学过古诗以猜谜的形式呈现,能极大第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后面学习《望庐山瀑布》打下情感基础。)

二、初读古诗,自学字词,指导书写

1.孩子们,《静夜思》的作者是谁?(李白)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仙”。他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他游览过庐山后,写下了古诗《望庐山瀑布》。(板书:望庐山瀑布)

2.指名拼读“庐”和“瀑”

3.看图介绍“庐山”和“庐山瀑布“

4.自读古诗。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字拼一拼课本上诗句下面“小树叶”中的拼音,或者问一问身边的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5.检查学生读古诗情况。指名学生读古诗,相机出示生字:炉、疑,指名学生读生字并组词。

6.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记忆“炉”和“庐”;强调“疑”在《静夜思》中学过,其部首是“疋”字部。

7.指导书写(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炉     ;指名学生读生字;观察“炉”“烟”占格;教师范写,强调左窄右宽的字在书写时左边一定要占位下,火字旁要让着右边的部分,捺变为点;学生写,展示,讲评。)

8.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也应该把识字写字作为重点来教。教师把自主识字和教师引导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针对低年级孩子容易混淆字形的思维特点,通过图片对形近字进行比较记忆,既强调了字形,又巩固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再读古诗,讲究形式,读出节奏和韵味

过渡:孩子们,学习古诗,光能读准字音还不行,还要能读出节奏和韵味。

1.老师示范“二二一二”节奏,拍手读。学生拍手读古诗。(齐读,男女生分开读)

2.师生拍课桌读,读出节奏。

3.能不能像古人一样读得更有韵味?做到声断气不断。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通过表扬引导学生读出韵味。

4、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读。

(设计意图:“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段诗歌教学的要求,因此,该环节的设计,重在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其儿童化、游戏化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并在诵读中初步理解了诗意。)

四、展开想象,初悟诗意,体会诗情

过渡:孩子们,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看视频,听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学生看视频,听朗读。

2.同桌说说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

3.指名学生交流(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香炉峰”“川”“九天”等词语)

小结:是啊,孩子们,读着古诗,我们心中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美丽壮观的画面。那么,当我们看到瀑布时,会不会想起古诗呢?

(设计意图:古诗意蕴深远的特点决定了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即重在兴趣的培养,重在诵读,弱化逐句理解,提倡整体感悟,初步体验。该环节,举重若轻,让学生在看、听、想、说中轻松地感悟了古诗的意境美,简单而不简约。)

五、创设情景,迁移古诗,引导运用

    1.去年暑假,三年级的小丽跟妈妈到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旅游,看到瀑布,小丽这样写:站在黄果树瀑布之前,看着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倾斜而下,我不由得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                                                                     

谁来帮小丽填一填?

2. 去年我们班的黎明到我们省罗平的九龙瀑布去玩,回来后写了一篇日记,可是他记不清诗句了,谁来帮帮他?

假期,爸妈带我到罗平的九龙瀑布游玩,当我看到九龙瀑布的时候,那般景象没法比喻,瀑布从高山上倾泻下来,溅起团团水花,形成一层层薄薄的雾,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白的名句: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即使说古诗教学,也应遵循“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迁移语言和运用语言” 的学习规律。 创设学生写话情景,巧用“帮一帮”的方式,有效地促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立足学情,拓展延伸,背诵示范

1.出示现代诗人叶圣陶的《瀑布》,老师示范背诵。教师介绍背诵的秘笈:小时候背诵了许许多多的古诗词,现在能张口就来。多读多背是学习语文积累好词佳句的好方式。

2.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强调李白诗中的虚指“深千尺”和“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说说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哪些?

3. 回去自己阅读李白的诗并背诵。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本身是最好的范本,老师的示范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效仿老师的兴趣和欲望,引领孩子们去背诵更多的经典。夸张诗句的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该环节的设计和拓展均符合低年级认知特征和思维发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