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伟见老师《幼学琼林》2——小经典《渔父词》楞严一笑

(2021-05-06 11:11:07)
分类: 伟见国学篇

 

宋,法常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风鸥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这首词是法常和尚圆寂前作的,时时诵读以歌咏之,恰似佛家咒语,心胸豁然。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离开的那一刻,有的人豁然微笑而去,有的人恐惧留恋不舍而走。大都数人总觉得人生长长久久,不想不提生死之事,而没有考虑人生初心,我们怎么来的,要去向哪里,我们来做什么,来时的路是什么。

《楞严经》提到,波斯匿王自觉生命短暂,身体逐年、逐月、逐日衰变,念念之间,不能停住,深感生命虚幻,迁变无常。佛启发他,在变化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波斯匿王当下大悟。梅花、白雪、月光三者都是纯白之色,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极境,参透生死之理,对肉身的寂灭付诸一笑,正是有那个在。当你在静谧的夜晚,一个人仰望星空,看着银河横亘,你就会感悟到,无论何来何去,历史长河中你的存在与消逝是自然的必然,个体生命与宇宙法性合而为一。生命如同蝶梦,蝶化人,人化蝶,本无区别,贵在有栩栩自得的心境。诗人寒山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是说多年没有回家,连以前来这里的路,都忘得一干二净,是因为自己沉潜于不断的修行之中,连生命的足迹都已忘却,达到了毫无粘著的境界。最后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是对生命的审视,宁谧、从容、安祥、明净,生命的逝去,如同寒潭雁影,雁去而潭不留影,留下的只是亘古的澄明。

此事楞严尝露布此事:指的是肉身将寂之事 楞严:楞严经 尝:曾经。露布:古代的一种公告。关于肉身生死这事,《楞严经》早就有明示,就像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梅花雪月交光处,以梅花,雪,月等表纯之物,喻心中至纯,与天地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之境。此时梅花是心,雪是心,月是心,在在处处弥漫的都是法师的心。

一笑寥寥空万古寥寥:虚空寂静。空:穿透之意。面对即将到来的寂灭,心中极度清明,淡然一笑。就此一笑已达万物虚空寂静之境,万古时长在茫茫宇宙中也不过是一笑而已,于禅界中一秒便是千年,千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风瓯:指建筑上瓦制铃铎之类。迥然:指反差对比强烈语气。银汉:意为星空,指浩瀚宇宙。风瓯的轻轻响声,如同解法之语,赫然划破银河,传扬于天地宇宙之间,一花一世界,一心一菩提,法师胸藏万壑,须弥如芥子,就是一声轻响,亦能穿越整个宇宙。

蝶梦南华方栩栩,蝶梦:庄子蝶梦南华:庄子唐时被封为南华真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冲破梦境和现实的束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珽珽谁跨丰干虎,珽珽:古代帝王用的玉笏。丰干:唐高僧,修行于天台山国清寺与寒山拾得合称国清三隐,生平与虎缘极深,传骑虎来去,虎伴而居。以玉笏为引,提出谁跨丰干虎之反问,道出那虎上跨的既非丰干,是名丰干,冲破最后我是谁,谁是我的终极束缚。

而今忘却来时路,将生命曾经走过的足迹都放下,将自己曾经证得的境界都已经放下,于一切均毫无粘着。成佛之路八万四千,当行至山顶时,已经不需要再看曾经走过的路,甚至连看路的念头都不需再起,因为生命只是过程,一切都只是过程。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说法四十九年却无一法可说,无一法可得,本来就无路,何须再忘却。

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法师已然冲破尘世牢笼,在禅悟的最高境界中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如同飞鸿于天涯飞过,却不留一丝痕迹,安然寂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