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古塔名录
(2014-11-13 16:16:44)分类: 古塔篇 |
编号 |
区、县 |
古 塔 名 称 |
|
备注 |
1. |
房山区 |
天开塔 |
岳各庄乡天开村南山岗中腰。塔建于辽代,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三层,高约15米,楼阁式。 |
|
2. |
|
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 |
|
|
3. |
|
陀罗尼石幢 |
天开寺陀罗尼石幢 |
|
4. |
|
天开十方院塔林 |
(僧塔甚众) |
|
5. |
|
坨里花塔 |
花塔建于辽咸雍六年(1070),是中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塔坐北朝南,砖结构,通高约24米。 |
|
6. |
|
坨里元塔 |
(“龄公和尚舍利塔”,创建于元代,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 |
|
7. |
|
连泉禅寺宝塔两座 |
区河北镇口儿村。明代两座圆形覆体式石塔,该塔塔基为方形,中部为圆形覆体,上部为九重相轮塔刹。 |
|
8. |
|
良乡多宝塔 |
(昊天塔。燎石冈东,良乡东三里。相传隋建)[塔建于辽代,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五层,塔高约36米,空心楼阁式] |
|
9. |
|
姚广孝墓塔 |
崇各庄乡长乐寺村东0.5公里。此塔为明代高僧挑广孝的墓塔。八角形九级密檐实心砖塔,总高33米。 |
|
10. |
|
北郑村塔基 |
|
|
11. |
|
北郑村塔内石幢 |
(辽应历五年955,地宫盖板上立置3.12米高石幢1座。) |
|
12. |
|
北郑村塔内筒式陶幢 |
(后唐长兴三年932造,高2。18米,四周立置彩绘、浮雕佛像陶塔四座,是四面立佛之象征,是做功德的形式) |
|
13. |
|
于庄塔 |
窦店镇于庄村南的土坡上。又称和尚塔。建于金代。砖结构,为六角形三级密檐式,通高约8米,周长4.8米。 |
|
14. |
|
徐村塔 |
(县东十里) |
|
15. |
|
弘业寺塔 |
(县西三里) |
|
16. |
|
豆各庄塔 |
崇各庄乡豆各庄村西约200米的台地上。始建于明代。八角形,通高约15米。 |
|
17. |
|
照塔 |
尚乐乡塔照村东面山巅。建于辽代,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15米,密檐式。 |
|
18. |
|
周吉祥塔 |
上方山脚下孤山口村村北。塔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约18米,密檐式。 |
|
19. |
|
下寺石塔 |
张坊镇下寺村北3.5公里处。塔建于唐代,石结构,汉白玉石制成,平面方形,高3.7米,密檐式。 |
|
20. |
|
玉皇塔 |
高庄村北山坡顶上。塔建于辽代,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约15米,密檐式。 |
|
21. |
|
玉虚宫四塔 |
黄山店乡黄山店村玉虚宫塔院内,共四座,均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都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高约7米, |
|
22. |
|
极乐寺墓塔 |
黄山店村西南峡谷内,坐西朝东。砖砌覆钵式塔,高约6米。 |
|
23. |
|
应公长老寿塔 |
岳各庄乡天开村北。塔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五层,高12米,密檐式。 |
|
24. |
|
严行大德灵塔 |
长沟乡西甘池西北丘陵之上。塔建于金代,石结构,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平面六角形,七层,高5.53米,密檐式。 |
|
25. |
|
瓦井村石经幢 |
(元建,甘池村东北十五里) |
|
26. |
|
中宗主大师灵塔 |
|
|
27. |
|
瓦井村塔林 |
(六座) |
|
28. |
|
瓦井村石经幢 |
(二座) |
|
29. |
|
张坊村塔 |
张坊村学校操场上。塔建于辽天庆六年(公元1116年),石结构平面八角五层高6米,密檐式。在鹅卵石砌成的高台上。 |
|
30. |
|
凤凰石塔亭 |
燕山石化区凤凰亭路北侧小山坡上。该亭始建于清雍正9年(1731年)为重檐攒尖石砌硬亭、高8米,宽4.2米。 |
|
31. |
|
谷积山三塔 |
(五塔) |
|
32. |
|
|
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石砌覆钵式塔,高约6米。 |
|
33. |
|
|
为砖砌六角形七级密檐式塔,坐北朝南,高约7米 |
|
34. |
|
|
铃裆塔。八角形九层楼阁式,上部早毁,现只存塔基和首层塔身。 |
|
35. |
|
小石塔 |
寺的山门左侧,高0.45米,塔以三层面雕金刚圈为塔座 塔座上方为鼓状的覆钵式塔身。 |
|
36. |
|
石塔 |
灵鹫禅寺东南山上。 |
|
37. |
|
镇江塔 |
尚乐乡拒马河西岸镇江营。塔建于明代(公元1368-lop年),石结构,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覆钵式,高约13米。 |
|
38. |
|
上方山塔院塔林 |
(兜率寺塔院,自金代以来僧塔五十余座,加残塔六十余座) |
# |
39. |
|
忏悔上人塔 |
(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 |
# |
40. |
|
浩如泉觉和尚塔 |
(上上塔院内) |
|
41. |
|
相法莲位塔 |
(上中塔院内) |
|
42. |
|
三塔 |
(两好一残。上南塔院内) |
|
43. |
|
单塔 |
(上下南塔院内) |
|
44. |
|
三塔 |
(上下中塔院内) |
|
45. |
|
喇嘛塔 |
(上北塔院内下南) |
|
46. |
|
凤隐塔 |
(六角二层,上北塔院内下中) |
|
47. |
|
六小塔 |
(凤隐塔后,上北塔院内下中) |
|
48. |
|
大喇嘛塔 |
(相法莲位塔北,上北塔院上南) |
|
49. |
|
两小塔 |
(大喇嘛塔前,上北塔院上南) |
|
50. |
|
三喇嘛塔 |
(两小塔前,上北塔院中前) |
|
51. |
|
六角单层塔 |
(大喇嘛塔北,上北塔院上中) |
|
52. |
|
两六角双层塔 |
(六角单层塔北,上北塔院上北) |
|
53. |
|
三塔 |
(两六角双层塔前,上北塔院上北) |
|
54. |
|
四塔 |
(中塔院北) |
|
55. |
|
三禅师合葬塔 |
觉岸、天朗、闻慧三禅师合葬塔 |
|
56. |
|
北普同塔 |
(六角两层石塔,合葬塔南。中塔院北) |
|
57. |
|
六角两层砖塔 |
(合葬塔南。中塔院北) |
|
58. |
|
三喇嘛塔 |
(两好一残,六角两层砖塔南,中塔院中) |
|
59. |
|
十方普同塔 |
(南)(六角两层石塔,中塔院中) |
|
60. |
|
钟式塔 |
(十方普同塔,中塔院中) |
|
61. |
|
六角砖塔 |
(十方普同塔南,中塔院南) |
|
62. |
|
残塔 |
(六角砖塔前,中塔院南) |
|
63. |
|
小喇嘛塔 |
(下南塔院内) |
|
64. |
|
喇嘛塔 |
(下中塔院内南前) |
|
65. |
|
残钟式塔 |
(下中塔院内南) |
|
66. |
|
幻隐塔 |
(下中塔院内四塔南) |
|
67. |
|
塔 |
(下中塔院内四塔中南) |
|
68. |
|
塔 |
(下中塔院内四塔中北) |
|
69. |
|
慈寿塔 |
(下中塔院内四塔北) |
|
70. |
|
洞源隐跡塔 |
(下下塔院内) |
|
71. |
|
守常和尚墓塔 |
|
# |
72. |
|
上方山圣水塔 |
(周口店乡) |
# |
73. |
|
庄公院刘一民塔 |
周口店镇娄子水村西山上。三层楼阁式。塔高6米,平面为八角形 塔身正面中间开有券门。塔顶为宝珠塔刹。 |
# |
74. |
|
河北村砖塔 |
(河北村西北处,此搭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
|
75. |
|
连泉禅寺三塔 |
(河北乡口儿村) |
# |
76. |
|
阿公隐山和尚塔 |
阿公隐山和尚灵塔 |
|
77. |
|
满公虚和尚灵塔 |
(连泉禅寺内) |
|
78. |
|
胜泉寺塔院 |
(靛厂村,有覆钵式和尚墓塔二座) |
|
79. |
|
姚少师塔 |
(长乐寺内) |
|
80. |
|
莲花山塔院 |
柳林水村莲花山上。现遗址上只存有两处塔院 留有残塔十余座) |
|
81. |
|
瑞云寺塔院 |
(区史家营乡曹家房村。建于辽,清代重修。该塔院早己毁坏,只存石碑一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