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辅助英语教学

(2017-02-17 20:19:54)
标签:

杂谈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广泛的。小到课堂教学,大到教育系统的日常管理无不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就课堂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与学这两个层面上都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当然,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有利也有弊。

一、“利”

1、可创设直观性更强、更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制作的课件集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频、直观的视频、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的文字等媒体素材于一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这比以前看挂图,听录音,读书,写字的传统方法有趣多了。动画是学生最喜欢的素材,它不仅帮助老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更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活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教学和学习方式。

老师将一些教学任务及相关资源放在博客或专题学习网站中供学生去浏览、学习,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浏览老师的博客或下载里面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留言反馈自己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比如老师在博客上发布微课视频让学生去做,学生可将自己学习的感受或效果通过留言的方式上传到博客当中,老师则通过回复留言(用星级评价)给学生评价及反馈意见。这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表现自我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还在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

这种学习模式是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的拓展性学习,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然后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素材,经过自己整理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课件、电子报刊等形式上传到网站当中,使网站内容得到不断扩充,学生在收集整理素材的时候,不但拓展了自己的英语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为今后开展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是难以实现的。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七年级下册最后一个话题节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本的重点是学习各种节日的时间,活动等,内容相对单一。但其实如果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来看,这一主题其实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如各种节日的由来,不同国家的庆祝方式,趣文等。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寻关于节日这一主题的素材,经过整理制作成powerpointWord文档等材料上传到网站中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在搜集素材过程中,学生对节日这一主题的内容也越加了解。既拓展了自己的英语知识,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二、“弊”

1、过分依赖多媒体,忽略基本训练在一些课堂中,有的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把上课的精力放在了电脑上,忙于点击鼠标。一会儿是文字;一会儿是图片;再过一会儿又有音乐声起,再加上课件制作过程中,细节处理上的不完善。

2、教学死板设计,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有时是无法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思考的惰性,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硬件设施无法跟上。对网络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的看法:要实现网络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学生人手一部电脑;(2)网络联通。要实现这两个条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在电脑室进行教学活动;二是学生人手一部联通网络的手提电脑。显然第二种情况比较难以实现。而第一种情况则条件有限。一所学校那么多学生,电脑室就那么一、两间,显然难以满足经常开展网络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这种要求;
    4
、网络垃圾影响。学生的求知欲随着自己信息素养的提高而提高,他们不但能收集一些有益的信息,有时也会收集一些不良信息,甚至沉迷网络游戏,染上网瘾,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都有报道学生沉迷网吧猝死或走上犯罪道路的新闻。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5、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英语是一门语言。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是用英语交流。而假如没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对话和沟通无法进行,就难以谈在学语言。

三、如何扬长避短,趋利去弊,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

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明白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不是用来代替教师充当课堂的主导。传统教学模式尽管存在弊端,但并非一无是处,不可全盘否定。在一些阅读课型中,对于一些对学英语心有畏惧的同学,如果在教学活动中穿插播放多媒体,帮助他理解语篇,降低学习难度,对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效果也是很有好处。

2、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种信息技术的出现也让我们在运用时针对不同课型有更多合理的选择。比如,如果是用于预习或者复习或者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的话,可以使用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 studio 来制作服务于不同学习目的的微课。如果是为了让教学课件更加灵动,或者方便学生在移动终端上学习的,要使用slideidea软件。如果是为了教学课件看起来更精美,更便于教师制作的话,应学习PPT2016版。美图秀秀是很好的修图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互联网上下载的图片,使之更好地服务教学。如果是用于让归纳知识点,或者是让知识点的拓展变成可视化,平面化,更容易理解的话,应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软件。

3、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努力学习在信息化时代交流、学习、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还应该学会利用Internet 筛选和综合信息,利用网上资源组织教学等。但与此同时,不要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完全依靠它来完成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而教师本身只需熟悉操作过程,对自身语言、语调、教态、教法等基本素质可以忽视,甚至在整节课中都不需要望一眼学生,不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须知,老师良好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的教态,灵活的教法,漂亮的书写等无一不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表扬,一次宽容的微笑,会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使得他们在一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对提高教学质量,革新的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另一方面更要防止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我们学生的影响,使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