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特产顶市酥(红纸包)

(2013-12-30 21:35:48)
标签:

顶市酥

红纸包

徽墨酥

麻酥糖

黄山烧饼

分类: 徽州特色小吃
安徽屯溪有个出名的红纸包(顶市酥),请问哪个牌子的好吃,是传统味道。休宁东临溪产的很有名。
  顶市酥又称麻酥糖,是徽州特色名细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俗称“红纸包”或“红包糖”,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
http://s7/mw690/0045CrMAgy6Fp8kMyICd6&690


  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http://s13/mw690/0045CrMAgy6Fp8AxjZO3c&690



http://s9/mw690/0045CrMAgy6Fp8AIE3u18&690


  黄山名产 徽墨酥是黄山(古徽州)传统名点,采用黑芝麻、白砂糖、精粉等精工制作而成,香甜爽口,润肺养颜,老少皆宜,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http://s1/mw690/0045CrMAgy6Fp8ADMEE60&690
   黄山名产顶市酥是黄山(古徽州)传统名点,采用玉麻、白砂糖、精粉、饴糖等精工制作而成,香甜爽口,润肺养颜,老少皆宜,馈赠亲朋之佳品。

传统包装!最畅销的包装!

【徽墨酥名称的由来】: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旧称徽州,因“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特产而被称作“中国徽墨之乡”。同时,古徽州又是黄山毛峰等中国名茶的故乡。作为“徽墨之乡”、“名茶之乡”的茶点,徽墨酥的外形酷似徽墨,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尝时的口感享受难以言表:油酥柔韧,不待咀嚼先自融化生津,唇齿留香,清幽雅淡;甜而不腻,让人觉得甘甜适中,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或作早点佐餐,或作茶点品茗,或作礼品赠友,或作食补健身,徽墨酥让人常忆徽州行,让人常闻山野香。【功效】:徽墨酥除具有一般黑色食品的食用功能外,还具有润喉、滋肺、乌发等特效。加之其特色鲜明、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和易于收藏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徽墨酥的声誉已经随着海内外黄山游客的萍踪而遍及各地。【历史典故】:相传唐朝末年,中原战乱连年,河北有位叫奚廷王圭的制墨高手,漂泊到了江南。当时“南唐”皇帝李煜爱好舞文弄墨,对笔墨之类很是讲究,他把廷王圭请来,安排在徽州造墨。不久,北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北方,又跨过长江,灭了南唐,李煜被北迁到宋朝都城汴京。谁知这位“降王”痴心依旧,看到书房缺墨了,习惯地派人来徽州取墨。“王府总管”是宋朝派的,知道“降王交通外地、私取贡物”的分量,就布下罗网,准备获得“物证”。徽州的老廷王圭这时也非常为难,墨坊里驻有宋朝的督贡官,私取贡物,罪犯天条,叫来人空手而回又对不起老主人。思忖之际,对面新开的糕团店传来了诱人香味,过去一看,那新捣的“黑麻馅”同墨坊里的“墨料”一模一样,心中有了底。他取来“墨模”,借了麻馅,印了批“墨锭”交来人带走。后来,李煜果然逃过了这一劫,而徽墨酥的香味,也飘扬在汴京了。现在,走皖南、游徽州的人,仍能尝到黑芝麻、百花蜜调制的脱壳“徽墨酥”,听到这流传已久的故事!

【顶市酥的由来】:又称麻酥糖,是徽州特色名细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俗称“红纸包”或“红包糖”,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热线:Q121255968 138559220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