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体育生训练计划   过程资料

(2016-03-27 19:55:11)

 

高陵三中高二年度体育训练计划

         制定人:宁磊  桑选民

                                                                    

一、年度计划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我们在跑的项目上,年度内运动成绩可能有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800米在15--30秒,立定跳远在0.2-0.3米,专项成绩进步要明显。这是针对那些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而言的。我们高中生则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可以把在比赛(和考试)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

()、技术目标

    在跑项目中,技术能力检查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技术能力检查,就是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技术,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如:前半段的目标时间如何或后半段目标时间应怎样。前半

    段技术如何发挥或后半段技术特点如何等,都要具体而明确地列出来。 (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

 ()战术目标

●心理方面:强化心理训练,杜绝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达到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内容及比例应体现出来。

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别

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考试)的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关于上述内容参照年度训练计划)

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等)

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练目标。1

②比赛(考试)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

在训练后期,比赛(或考试)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考试)(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练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利用参加该时期的其他比赛作为训练手段。

    ●在比赛期和(考试)的前半段时间内比赛中,不要害怕失败,在比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重要比赛,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能力。因此要提高大赛的发挥能力。在心理状态方面,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比赛前不要安排两天以上的完全休息。

                

 各训练期的训练计划

 (1)准备期

    训练阶段……强化阶段

    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发挥为目标)

    性……速度耐力(进行超多项距离的速度耐力训练)

        度……速度的持续能力—)节奏跑(定时跑)

    发……瞬间的爆发力训练

 9月份——10月份 

      周一:力量训练(按综合程序表的内容进行较轻量训练)

      周二:耐力跑24003200

      周三:力量训练同周一(加:发展弹跳方面的练习)

      周四:耐力跑20005000

      周五:同周一(加:发展速度方面的练习)

      周六:休息(或测验)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力量训练——3天(加:发展弹跳方面的练习)

      跑——2

          息——2天(或测验1天)

冬训期(1112)

   周一:间歇跑400800

      周二:耐力跑2000——4000

      周三:力量训练(加:发展弹跳方面的练习)

      周四:同周一

      周五:同周二

      周六:跳跃技术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间歇跑——3

      耐力跑——2

      跳跃技术——1

      休息——1

冬训期(12)

      周一:短距离的间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

      周二:力量训练(加:发展弹跳方面的练习)

      周三:短距离的间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

      周四:变速跑练习

周五:同周一(加:力量练习)

      周六:起跑后的短距离快速跑(或测验)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短距离间歇跑——3

       起跑后短距离快速跑——2

       变速跑练习——1

       休息——1

  春季训练期

       周一:短距离快速跑训练

       周二:跳跃技术,起跑后疾跑

       周三:快速跑练习(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

       周四:同周二

       周五:伸展运动和轻度准备活动

       周六:休息

比赛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计划中,以年为最小单位实施计划。一年中要有两次竞技高峰,因此训练计划应制定两周期计划。如果过多参加比赛,会使竞技状态过于平均,使得比赛成绩平庸,不会出现大的突破。因此要有目标地参加运动比赛,并在训练计划的编排中体现出来。

       周一 1 肌肉力量训练:深蹲起315次/组X(710)

              2、台阶跳[1520次/组X(57)

              3、卧 315次/组X(710)

              4、臂弯举3-15次/组X(57)

              5、提拉杠铃35次/组X(57)

              快速跑:150X(510)

(高抬腿20米一慢跑20米,反复进行 慢跑:2030分钟

        周二 1 爆发力量训练:跨步跳  3X1020

25X1020

310X1020

               4、快速跑:20X10-20(休息1分钟)

               5、快速跑:150X(510)(100米、200米障碍跑)

300400)X(56)

               6、超主项距离的有节奏跑(400米或800米的训练)

         周三:

               1(500600)X(56)

               2、肌肉力量训练:深蹲510次/组X(57)

               3、挺举710次组X(57)

               4、台阶跳315次/组X(57)

               5、腿弯举315次/组X(57)

               6、负重坐凳腿屈伸315次/组X(57)

               7、快速跑150X(35)

               8、漫跑2030分钟

          周四:  完全的休息

          周五:  力量训练及其他同周一

          周六:  爆发力量训练及其他同周二

          周日:  完全的休息

                    

 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长期训练中为了防止由于训练而造成的过度疲劳,在进行了45周的完全训练后,要进行一周积极的恢复性训练,以此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特别是那些训练经验少的,无休止的长期训练会有危险,所以在12周的训练后,应34天的调整训练。训练的内容比较固定而且有连续性,在短期内不要有大变化。一个训练日内训练内容的完成顺序:经验丰富的学生一般为肌肉力量呻爆发速度呻加速跑。经验少的人为加速跑呻,力呻肌肉力量。

 

 

 

 

            高二体育组

                        201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