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3-09-12 15:31:55)
标签:

教育分享

分类: 艺术分享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在幼儿期的每一个年龄段,其思维特点是不同的。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幼儿初期,即 岁左右,思维仍保留很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

       这时期幼儿的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他们所开展的游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玩具和活动环境。玩具作为幼儿游戏的物质前提,在这一时期体现得最为突出。在娃娃家中,如果老师只给幼儿提供娃娃,那么他们就会反复地抱着娃娃玩;如果老师又给他们提供了娃娃的衣服,还有小碗、小勺和小杯等物品,那么他们就不仅会给娃娃穿衣,还给娃娃喂饭喂水。

        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其自身的行动。这时期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与他们的动作相伴随。在幼儿园小班初期的绘画和游戏活动中,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http://s10/mw690/df3d90fegx6CARUp6w9f9&690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 表象 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入幼儿中期,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的思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具体性

       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幼儿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案例三中“交通工具”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而“小汽车”这个概念较为具体,所以幼儿掌握“小汽车”这个概念比“交通工具”要容易。幼儿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如老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 ”刚入园的幼儿都没有反应。但老师如果说:“明明,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吧 ”这时明明就理 解 老师说话的意思。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讲,“小朋友”这个词是不具体的,每个幼儿的名字才是具体的。

       典型的幼儿思维过程是,具体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例如,听故事的时候,幼儿头脑中必须有故事人物的形象,才能理解故事。再如,让幼儿算一下 加 等于几,幼儿感到困难,但如果说 个苹果再加上 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幼儿就会比较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幼儿经常提出的问题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常常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考。如,幼儿问风是谁吹的 月亮是谁把它挂到天上去的 ?http://s3/bmiddle/df3d90fegx6CARWOVkS62&690


        (2) 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等事物的生动形象。比如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兔子总是“小白兔”等。

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3) 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比如幼儿把热水倒入鱼缸中,问他为什么时,他说老师说了喝开水不生病,小鱼也应该喝开水。再如,老师向幼儿布置“解迷津”任务,说:“假装这里有一座山,你必须走过这座山才能回家。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走过去了,就剩下你一个了,再不走过去,天就要黑了,野兽会来的。”幼儿回答说:“我不会去那种地方的。再说妈妈总是和我在一起的。”幼儿是从他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去思维的,而不是按老师的逻辑推理进行思维。

http://s16/mw690/df3d90fegx6CAS0ptOT3f&690





       (4) 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如他们认为太阳公公能看见小朋友们在玩。他们还提出许多拟人化的问题,如“风是车轮放出来的吗 ”等。

       (5) 表面性

       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一个 岁的孩子注视着阿姨给小婴儿喂奶,看到奶水从阿姨的乳房里流出来,他认真地问:“阿姨,那里面也有咖啡吗 

       由于幼儿的思维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出发,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幼儿思维常常具有片面性。如,给幼儿出示两个一样大小的橡皮泥球,让幼儿确认它们是一样大小的。然后,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泥球变成长条。这时,幼儿就认为这两块橡皮泥不一样多了。

       (6) 固定性

       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在美工活动中,小朋友都在等着教师发剪刀,可是发到中途剪刀发完了,教师又去拿。另一位老师给他们拿手工区的剪刀,他们说什么都不肯要。这时他们的老师回来说:“没有剪刀了,你们就使手工区的吧 ”,可是这几个小朋友仍然不愿意用手工区的剪刀。http://s10/bmiddle/df3d90fegx6CAS2Y0Bz9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