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2015-03-08 12:46:23)
标签:

图记系列

第6部

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分类: 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http://s1/mw690/0045qH3dgy6QxbaVgu440&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3 绣嶂街也称惠山直街,紧邻锡山山麓,呈东西走向,古时为惠山寺连接无锡城区的主要通道,是名闻遐迩的“五里香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经恢复逾400余米的街巷两侧亦是古祠林立、景观丰富,是古镇重要的景观带。

http://s10/mw690/0045qH3dgy6QxbcvUQ929&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4 杨忠襄公祠主祀南宋抗金名臣杨邦,祠址原为明顾可学的慧岩小筑,现今古镇移建古华山门后祠在山门内(西)侧。杨邦为宋政和年间进士,任职建康府(今南京)通判时因金兵攻入寡不敌众而被俘,终不为威逼所动,后被金兀术剖心杀害于雨花台。

http://s6/mw690/0045qH3dgy6QxbdaTKR95&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5 先贤施子祠,主祀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施之常,清同治十二年由裔孙请建。施之常字子恒,春秋鲁惠公第八世孙;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施之常名列第六十五位,唐玄宗开元年间封“乘氏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加封“临濮侯”,从祀圣庙。

http://s10/mw690/0045qH3dgy6Qxbe3AsF29&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6 杜文周公祠由裔孙于民国二十九年集资所建,祀杜氏迁锡始祖、北宋名臣、曾官至礼部侍郎的杜镐。杜镐字文周,自幼好学,博贯经史,曾应宋太宗询解释经义,获得太宗赞赏。如今的杜祠门前留有两棵梧桐,树龄不长但左右相对,成为古镇护祠一景。

http://s2/mw690/0045qH3dgy6Qxbg61AB91&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7 费懿恭先生祠主祀宋代费肃,祀费衮等。费肃字懿恭,靖康末迎护高宗巡幸后辞官归隐;宋代诗人叶适诗赞“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其孙费衮有《梁溪漫志》传世,为地方文献奇葩;如今费祠改作先锋书店,也算与祀主沾些渊源。

http://s16/mw690/0045qH3dgy6Qxbhhpplef&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8 倪云林先生祠始建于明代,祀元代隐士、著名画家倪瓒,康熙三十年由裔孙重建。倪瓒出生无锡富家,博学好古,擅画山水、墨竹,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明高攀龙有联赞“心洁身洁名亦洁,处浊世偏能洁己;学高才高品更高,问当时孰并高风”。

 http://s13/bmiddle/0045qH3dgy6Qxbise5uac&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79 倪云林先生祠对面是清孝里古街,街口有“清孝”照壁,照壁之后有四角翼然的“申明亭”。申明亭创制于明洪武五年,由乡人推举并报官备案的公直老人于此调解民间纠纷,亦即“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据说古时多与“旌善亭”并设,惜此处未见。

http://s8/mw690/0045qH3dgy6QxbkiBqTa7&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0 杨观察公祠又名恤赠观察杨公祠,祀殉难酆都知县赠兵备道杨梦槎,清嘉庆二年奉建。杨梦槎,字再骞,乾隆二十一年举人,官酆都知县,以炮局随定边将军远征金川,败后劝降不从,以装填过量火药炸裂炮身而致围观贼寇死伤极多,其亦罹难。

http://s15/mw690/0045qH3dgy6Qxbl85Ayde&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1 清孝里照壁后有杨追远祠,主祀杨氏无锡始祖、汉太尉杨震,清道光初年由裔孙杨万藻所建。杨震,字伯起,少好学,因博览经书而有“关西孔子”之称,为官清正廉洁,又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拒礼而留“暮夜却金”典故,故杨祠又名“四知祠”。

http://s10/mw690/0045qH3dgy6QxblUfnb49&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2 陆宣公祠主祀唐代贤相陆贽,由裔孙迁锡始祖陆于南宋绍兴五年创建,明末被毁,清康熙年间裔孙奉檄复建。如今的陆祠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原貌,为四开间,三进,内有戏楼、池沼以及精致的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镇祠堂群的10座祠堂之一。

http://s3/mw690/0045qH3dgy6QxbmKBdoa2&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3 陆贽为嘉兴人,唐代政治家,甚得德宗倚重,号称“内相”,后因仗义执言而被贬;顺宗即位后召还,诏未至而贽已逝。陆祠现刻有其“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之名句,其“人君立国,以民为本;整顿吏治,反贪倡廉”的治国思想深得称誉。

http://s1/mw690/0045qH3dgy6Qxbo4gPS10&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4 陆祠之左有范文正公祠,主祀宋参知政事赠太师魏国公范仲淹,祀元迁锡始祖、儒学提举范唏文,由裔孙范章辂于乾隆五十年请建,祠址为明谈恺惠麓小圃故址。现今的范祠有敦叙堂、报本堂、先忧亭、后乐堂、还乐斋等建筑以及后园、池桥、长廊等。

http://s6/mw690/0045qH3dgy6QxboXM8t55&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5 范仲淹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后又因施行新政受挫而被贬出京。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昭示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亦为我辈所仰慕和熟读。

 http://s3/bmiddle/0045qH3dgy6QxbpObpE42&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6 清孝里照壁之右(东)有袁龙图祠,祀宋右司谏、赠龙图阁学士袁植,祠前有石坊、石桥及两棵银杏树,祠门现悬“晓聆文化艺术苑”匾。袁植,字材老,北宋崇宁年间进士,任监察御史等职,为抗金而极陈边防十三事,并以诛奸佞臣为先,后为叛臣所害。

http://s14/mw690/0045qH3dgy6QxbqKBLD2d&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7 王文正公祠祀北宋名相王旦,清乾隆六年由裔孙奉建。王旦为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景德三年拜相,为相十二年中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但从不推荐自己亲属。天禧元年因病请辞,荐寇准继任。卒赠太师、尚书令,封魏国公,谥文正。

http://s7/mw690/0045qH3dgy6Qxbrqjjgb6&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8 松滋王公祠主祀明无锡知县王其勤,祀抗倭死事何五路等36人,明万历年间由高攀龙倡建。王其勤为松滋(今属湖北)人,任职无锡知县时加固城墙、训练义兵,倭寇来犯时亲自督战,历时l8天击溃倭寇,全城得以保全,调升南京户部主事时锡城民众夹道相送。

http://s5/mw690/0045qH3dgy6QxbsjKfO94&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89 王孟端先生祠祀明初大画家王绂,清嘉庆十七年建。王绂为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曾授中书舍人。其性情清高脱俗,曾师法倪瓒等画坛大家,擅画山水及枯木竹石,人称其墨竹为“明朝第一”,所绘《竹炉煮茶图》深得乾隆帝的喜爱。

http://s7/mw690/0045qH3dgy6QxbteStE46&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0 马文肃公祠主祀明甲申殉难的无锡人马世奇,祀朱、李二妾,由其子以停梓处为祠。马世奇为崇祯四年进士,为官清廉,有名节。甲申事起,其获知崇祯帝自缢都城后整肃衣冠,北拜辞主、南拜辞母,与朱、李二妾引帛身亡;明谥文忠,清谥文肃、后改忠肃。

http://s9/mw690/0045qH3dgy6Qxbu3Ddu88&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1 薛三义祠祀明义士薛旦、薛灏、薛昶三兄弟,同治十年邑人请建。薛旦家富有巨产,慷慨好气节;嘉靖年间知县王其勤筹资筑城抵御倭寇,薛旦与弟灏、昶倾其所有、全力捐筑,致无锡城成功抵御倭寇侵犯。薛氏兄弟又上书为民请命减免税赋,百姓多受其德。

http://s1/mw690/0045qH3dgy6Qxbvn864b0&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2 司马温公祠祀北宋名相、史学家司马光,乾隆二十年奉建。司马光为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宋仁宗宝元六年进士,为官40余载,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勤奋刻苦,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卒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http://s3/mw690/0045qH3dgy6QxbxaLrY22&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3 张中丞庙俗称“大老爷殿”,主祀唐御史中丞张巡,祀睢阳太守许远。该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经多次毁建,于同治八年邑人高鹏等集赀重建。其前有“精忠贯日”照壁,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巍峨堂皇,气势恢弘,为无锡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http://s10/mw690/0045qH3dgy6QxbyakxX39&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4 张巡为唐开元末年进士,安史之乱时,其与太守许远死守有江淮屏障之称的睢阳 (今河南商丘)孤城,虽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善出奇兵、每战辄克,以万名疲弊之卒抵御叛军十余万之众,坚守十月直至城破战死。死后追封通真三太子、司马圣王。

http://s8/mw690/0045qH3dgy6Qxbz3nmfb7&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5 东岳行庙俗称惠山圣帝殿,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黄飞虎。行庙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庙前秀美高耸的牌坊和两组共6根各带一个方斗的功名旗杆,以及庙门两侧砖刻“百善孝行先”、“万恶淫为首”大字的八字墙,是古镇气派最大的祠庙

 http://s9/mw690/0045qH3dgy6QxbzXEWkf8&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6 东岳行庙原在无锡城内,五代后唐时徙建于此,历代屡毁屡建。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黄飞虎的神诞,每年此时无锡东西南北城区8座神庙老爷都要前来进香,惠山一带形成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庙会。如今惠山庙会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http://s13/mw690/0045qH3dgy6QxbASJdO7c&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7 吕东莱先生祠祀南宋大儒吕祖谦,明正德二年由裔孙所建。吕祖谦为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年间进士,任直秘阁著作郎等职。其主张治经史以致用、明理躬行,创“金华学派”,开浙东学派先声,与朱熹、张同被尊为“东南三贤”,人称东莱先生。

http://s5/mw690/0045qH3dgy6QxbBCJpOf4&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8 叶司空祠祀明叶茂才,乾隆二十年族孙叶潢奉檄特建,与顾端文祠、高忠宪祠并列为“东林三先生祠”,后移建今址。叶茂才为明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因时政日非而称病辞归,讲学东林,与高攀龙、顾宪成等并称“东林八君子”。

http://s6/mw690/0045qH3dgy6QxbCuHZPf5&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099 陈文范先生祠主祀汉太邱令陈祀南唐太常陈乔、宋常州通判陈以及陈之子举人陈应鼋,清道光十三年由裔孙请建。陈为东汉名士,曾任太邱长,政声斐然,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史上流传有其劝导窃贼改恶向善的“梁上君子”典故。

http://s8/mw690/0045qH3dgy6QxbDegh947&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0 戴夫子祠亦为戴氏宗祠,主祀得姓始祖、周代宋国第11 国君戴公(史称宋戴公),祀宋戴公22世孙戴德和23世孙戴圣。戴德和戴圣均为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曾选集古代礼仪论著各编成《礼记》85篇和49篇,史称“大戴礼”、“小戴礼”。

 http://s11/bmiddle/0045qH3dgy6QxbE2vma2a&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1 荣贞烈祠祀清道光年间国学生荣锡璋次女荣凤林,其与严万隆订婚,未料甫订严卒,因家人欲议改嫁而赴严墓号泣,触地而死,时年二十又一。荣祠建于民国十年,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无锡最早实例,正面有楼梯直通二层享堂,祠前有“贞孝节烈”坊。

http://s5/mw690/0045qH3dgy6QxbEPS5ee4&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2 唐代宰相李绅在无锡得到世代尊崇,不仅是由于其为无锡走出的第一位宰相,更因为其那千古传诵的诗作《悯农》。如今绣嶂街上镌刻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无锡官民亦因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而入三贤祠及其后十贤祠、尊贤祠祭祀。

http://s11/mw690/0045qH3dgy6QxbFSb226a&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3 绣嶂街东段有一座华丽秀美的牌坊跨街而立,两侧额书“五里香塍”、“九峰翠嶂”,是古镇重要的地标建筑。旧时无锡西门至惠山有大道相连,清明时节“一枝杨柳一枝花,红绿相映五里遥”,有民谚“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五里香塍得名于此。

http://s4/mw690/0045qH3dgy6QxbI8bh9b3&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4 “五里香塍”坊往东,街巷空间逐渐开阔,这里是绣嶂街与即将辟通的宝善街以及古华山路相汇之处,因而景观丰富。关刀河位于锡山山麓与绣嶂街之间,由锡山涧、烧香浜等汇流而成,因形似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而得名。

http://s1/mw690/0045qH3dgy6QxbIRu4870&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5 无锡历来人文荟萃,自南朝湛茂之,唐李绅以来,亦代有闻人,尤以明清为盛。清乾隆年间曾官至户部主事和监察御史的顾光旭称病返锡后,整理历代无锡诗集,编成长达58卷的《梁溪诗钞》,并建诗冢将剩稿埋入其中;如今绣嶂街东段尚存“诗冢”遗迹。

 http://s5/mw690/0045qH3dgy6QxbJJ2jG14&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6 绣嶂街东段的锡山山麓上,有一处呈散乱排列的石质牌坊群,牌坊额题或已字迹模糊难辨,亦有清晰如新,如“救火义士坊”、“秦孝贞女坊”、“马贞女坊”、“周氏节孝坊”等。观其阵势,诸牌坊犹似暂存于此,未知其真实身世及变迁掌故。

http://s5/mw690/0045qH3dgy6QxbLHAAAe4&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7 绣嶂街与古华山路交汇处现已辟作西神广场,亦为古镇的入口处。广场的西北角,有一组包含游客服务中心和祠堂文化博物馆的建筑群,其面南处有一座精致的门楼,额镌“西神驿邸”。“西神”成为惠山别称,据说源自老子《枕中记》,元至正县志中有记载。

 http://s10/bmiddle/0045qH3dgy6QxbMKv3zc9&690第四篇 五里香塍" TITLE="惠山古镇图记 第四篇 五里香塍" />

        108 西神广场正中有古镇新建的一座照壁,面北侧镌刻“惠山古镇”四字,为集朱熹墨宝而成;背面为巨幅砖雕《九龙山胜迹图》,出自《惠山古今考》卷首。这座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镇,正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复兴,向今人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风采。

 

   《惠山古镇图记》的编撰已经进入尾声,从108段图文以及所描写的祠堂、祭祀的人物中回过神来,却是无尽的感慨:一座古镇,满目圣贤,犹似一部无锡杰出人物志!惠山古镇的人文底蕴深厚而又精彩!真为家乡能有这样一块宝地、云集起如此众多的圣贤、汇聚并保留下如此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精华而感到骄傲!同时更对家乡名人辈出倍感荣耀,对家乡崇尚圣贤之风绵延千年、长久不衰而深感自豪!
   然而,漫步于惠山古镇的街巷之中,在惊叹古镇保护修复工程进展神速的同时,也颇有些担心:像祠堂这种祭祀建筑,外在修复易、内涵恢复难!作为古镇活的灵魂,在经过数十年的沉寂和湮没之后,传统的祭祀文化和谱牒文化正面临如何择其善者加以恢复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难题!如今古镇大部分已修复的祠堂,或空空如也、大门紧闭,或开店设铺、挪为他用;或许更多的,还面临物产归属和祭祀传统延续等问题。百余古祠,原都物各有主,祠堂的兴衰变迁遵循着“市场规律”,同时又深受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如果保护修复之后使其“固化”,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最终传承也难以为继!虽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难题,但仍期盼惠山古镇能够作些有益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编撰之中欣闻京杭大运河以“中国大运河”的名义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应当为惠山古镇祝福,祝愿这一有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项目早日申遗成功!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