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集体备课
(2015-10-31 08:43:1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学习 |
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笔算乘法:(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解决问题:估算、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二、
1、
2、
3、
4、
三、
1、
2、
四、
本单元共有9个例题,建议用8-9课时来教学。
口算乘法
例1 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加法和乘法计算的2种方法,算法多样化。整十到整百的过渡,体现了类推的思想。
例2 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为学习笔算乘法做准备。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练习十二
1题 如何解答小精灵的话:先把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9题 混合运算 格式 脱式 递进式
10题 由积是240,逆向思考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有哪几个。答案有30×8、40×6、60×4、80×3四个。在巩固口算方法的同时,渗透有序思考的训练。
笔算乘法
例1 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写法。了解笔算的完整过程,掌握笔算的简洁格式。
例2 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
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要求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的完整过程,掌握笔算的简洁格式。
做一做安排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满十进一”或“满几十进几”两种情况。
例3 教学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算法和算理和例2一样,但计算复杂,容易出错。给出了2种估算方法。以此说明,用估算可以粗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增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练习十三 6题要先估一估。
14题 两步计算。
15题 把第一个算式积的百位看作0,从积的各位上的数字发现的规律是:积的首位都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从积的大小发现的规律是:第二个因数与积相加都是相应的整百数。
例4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以乘法的意义为基础,给出7个0连加的算式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并通过7个空盘子,让学生直观感知一个桃子都没有的客观事实。
通过想一想的3道以0作因数的算式,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出结果,并从中归纳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做一做 2题综合运用有关0的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解决。
例5 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先估算,感知结果的大致范围。
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如601×8,十位上要用0占位。
例6 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练习十四
6题 450×6
7题 “大约”无效,并不提示估算。
12题 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要用中间数984与一个数相乘得和。
例7 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第一次出现“≈”。
想一想:第一问体会往小估都不够,就一定不够。第二个再次体会往大估的策略。
做一做:往小估都够,所以一定够。
例8 归一问题 画示意图 先求出单位数量(1个碗的价钱)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方法。回顾与反思,逆推的方法看结果与条件相符的检验方法。
例9 归总问题 画线段图 先求出总量。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回顾与反思,逆向思考。
练习十五 1题估算 106×5
2题4题 可不可以精算。
8题 渗透正比例关系。
7、8、10照这样计算,说明,“单位数量”就是乘法中的“相同加数”。
11题,提醒学生要先估一估,答题时体现估一估的过程。
13题,一个正方形中小棒的数量,可以是4根、8根、12根和24根。
整理和复习 思考题
练习十六 3题归一问题;5题 归总问题;4题 第二行的数是第一行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