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月芯
水月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1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日的餐桌》说课稿

(2019-07-06 08:33:57)
标签:

杂谈

《节日的餐桌》说课稿

科目:美术        

年级:四年级                              

说课教师:杨雁

课程标准: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一课,属于“综合·探索”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综合·探索”课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别具特色。中国的食品,不仅讲究味道,而且讲究造型与色彩。尤其在节日,一顿丰盛的菜肴,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那洋溢着浓郁亲情的欢快氛围更是使人难忘。作为一节综合探索课,本课不仅要让学生设计菜单,“制作”菜肴,更要以节日的餐桌为切入点,综合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及中国食品造型的特点,感受美好的亲情友情。

本课有两个学习活动,在“制作”节日的菜肴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巧妙地利用废旧物品表现色、形俱美的“菜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日的餐桌旁欢乐的气氛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带着情感运用色彩、构图等表现出节日的餐桌旁的欢乐气氛。

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真正让美术课活起来,结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及思维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准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激励式教学。在学生的学法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我准备让学生把学习、比赛、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到学习中,以便增强美术课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节日的餐桌》这一课的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材料特点,我准备这样进行教学:首先以猜礼物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出示节日图片,让孩子们浅谈节日餐桌的特点,再让他们尽情地欣赏各种菜肴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发现节日的餐桌的特性及制作的方法。然后以参加“魅力厨师大赛”揭示主题:家人很辛苦,我们要为他们做顿饭。最后以“自助餐”美食评委颁奖使课堂生活化、有趣化。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综合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巧妙的利用废旧物品表现色、形俱美的“菜肴”。

教学难点 :

通过动手制作“菜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兴趣点:记忆和欣赏中国特色的佳肴美食。

观察点:节日餐桌上的美食造型与色彩。

教具准备:

实物、课件、奖品等。

学具准备:

纸杯、泡沫、包装纸、废旧玩具、布头、纸盒、旧毛线、橡皮泥及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礼物导入新课。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放入纸盒,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

学生猜出是粽子。

说一说除了端午节外还有什么节日?回想一下你和家人是怎样过节的?爸爸妈妈为你准备了那些好吃的?你有和家人去饭店吃饭的经历吗?饭店的菜和家里的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节日景象,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欣赏作品,感知引导。

1、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节日大餐,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几个有特点的菜,并提问:这些菜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描述与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得以自由的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三、创设节日情景,赏析激思。

1、教师提问:看了这么多美食,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2、引导学生参加“节日的餐桌——魅力厨师大赛”。

参赛第一关:智取通行证,给自己的小队起一个响亮的名称吧!

参赛第二关:知识储备

(1)你知道中国有八大菜系吗?能试着说出几个吗?

川、鲁、粤、闽、苏、浙、湘、徽。

(2)烹调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烧、炸、烤、烩、溜、炖、爆、煸、熏、卤、煎、汆、贴、蒸……

(3) 你在节日的餐桌上吃过什么菜肴?

梅菜扣肉、腰果虾仁、四喜丸子、油焖大虾、水果拼盘……

参赛第三关:灵巧的双手

(1)先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作品(教师播放课件)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吗?

(2)教师展示范作,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注重课程的整合与拓展,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自由表现。

1、看看你面前的材料能做什么?学生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

2、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适时提出建议及评价。

3、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拙作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