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银川初一学生因老师自杀,教书育人切莫沦为功利机器

标签:
育儿教育银川学生自杀银川新闻时评 |
分类: 新闻评论 |
笔者不太清楚,教师这个本来足以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什么时候开始成了社会负面报道的聚焦。从近些年的有关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师诱奸、体罚、组织卖淫等新闻占据着各类媒介的版面,我们似乎不太清楚某些教师们怎么了?于是乎,网友们向社会发出清洁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的诉求。
从笔者看来,媒体所爆出的新闻只是某些教师的不耻之举,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教师队伍;但从这些个案中,我们必须警惕教师队伍的健康运作,同时需重新思考教师与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经过不完全浏览,笔者将这些负面新闻所发生原因的类别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素质问题,一方面是当前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教师们的“无奈之举”。
一、教师素质问题
在此,笔者要探讨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素质或质量问题,更多的是聚焦在教师思想品德,行为修养方面的素质。
教师堪称师范,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不正则行不正,如此教师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狼,对校园环境构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少思想品德教育,受过教育的每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甚至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开设了思想教育课,可为什么”国人素质“还是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从笔者个人观点看,这是因为书本中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准则,比如书本告诉我们诚实守信,可社会上时常尔虞我诈,如此学生们是否会思考所谓的生存之道呢?
再者,在师范教育中大多学校关注教师技能的培养,教师品德、修养、心理素质等软件的关注实在太少;师范生毕业了很轻松的就可获得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考几个考试也会较为轻松的获得教师资格证。不过,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取消教师聘用终身制;在考教师资格证时取消师范与非师范生之别等。这使得教师队伍在获取教学资格时已经提升了门槛。
二、应试教育
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专家、教师的关注,就连普通学生都能感觉其中的矛盾。目前为止,大多数教师是从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而后变成教师,这一群体对所谓素质教育有多少的认知和认可?如果很有幸,有一部分教师认同素质教育并理想在自己的学生上实施,可升学率、分数追求及高考评价单一等原因又成了摆在眼前的困难。
所以大多数教师们在应试教育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其工作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每当孩子调皮或难以规范自身行为,心理素质差的教师则会暴力相加。这是孩子的错吗?当然不是,孩子本来就难以很好的控制自己。老师错了吗?不全是,校园里有关注教师的心理医生吗?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得到很好的解决了吗?
所以,看似一件学生自杀案从中折射出的并非是教师的单纯过犯,而是教育与教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依然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
教育堪称百年大计,历来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这个领域做多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尝试;可教育问题依然受到严峻考验。我们的教育走向如何,这是一个跨时代的拷问,同时也是对未来教育变革的殷切期待。
http://n1.itc.cn/img8/wb/smccloud/2014/11/28/14171407657033573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