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兴口岸,主要是为了看大清国的两块界碑,这两块界碑分别是一号和五号界碑。其中五号界碑在东兴口岸旁,一号界碑得沿着北仑河旁一边筑有铁丝网的小路,行驶几公里才能见到。
根据史料记载,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之后,中法双方派员勘定边界事宜。防城(清时辖东兴)与越南边界全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立碑1至33号。立在岸上的大清国五号界碑,单面刻字预示着外面的水域还有一部分是我们的国土,这就是以河道为界和以陆地为界划界立碑的区别所在。以山岭为界则双方共立一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越”(即越南)。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北仑河出海口的小山坡上,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界碑正面书“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庄严雄浑的大楷碑文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这块饱受长年风吹日晒雨淋而益显沧桑的巨石,一直昂扬地巍然屹立着,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
北仑河口
去往一号界碑的小路
北仑河沿岸筑起了镶玻璃的隔墙,河对岸是越南隐约可见越南国旗
越南人上中国这边旅游购物
来时的边防检查站
路边的灯塔
东兴口岸
来东兴口岸,主要是为了看大清国的两块界碑,这两块界碑分别是一号和五号界碑。其中五号界碑在东兴口岸旁,一号界碑得沿着北仑河旁一边筑有铁丝网的小路,行驶几公里才能见到。
根据史料记载,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之后,中法双方派员勘定边界事宜。防城(清时辖东兴)与越南边界全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立碑1至33号。立在岸上的大清国五号界碑,单面刻字预示着外面的水域还有一部分是我们的国土,这就是以河道为界和以陆地为界划界立碑的区别所在。以山岭为界则双方共立一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越”(即越南)。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北仑河出海口的小山坡上,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界碑正面书“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庄严雄浑的大楷碑文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这块饱受长年风吹日晒雨淋而益显沧桑的巨石,一直昂扬地巍然屹立着,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