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酱菜,1915年时曾获得过巴拿马赛会金奖。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与一帮学者去西北讲学路过潼关,店家吃饭时拿上来酱菜,说此地酱菜很是有名,问询诸位是否知晓。鲁迅答“潼关酱菜我二十年前就曾吃过,当年我的一个叔祖在陕为官,卸任后回绍兴就带回来酱菜,味道至今未忘”。讲学完毕返程时,又特地到潼关购买了十斤酱菜,带回馈赠亲友。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潼关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酱菜,1915年时曾获得过巴拿马赛会金奖。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与一帮学者去西北讲学路过潼关,店家吃饭时拿上来酱菜,说此地酱菜很是有名,问询诸位是否知晓。鲁迅答“潼关酱菜我二十年前就曾吃过,当年我的一个叔祖在陕为官,卸任后回绍兴就带回来酱菜,味道至今未忘”。讲学完毕返程时,又特地到潼关购买了十斤酱菜,带回馈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