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夏季正是去海滨的好时节。在日光浴、泡海水澡和优雅地发呆之外,如果你修炼出“火眼金睛”,会发现沙滩上、礁石间发现许多别处没有的“宝藏”,除了螃蟹、水母、海鸟之外,还有随着海水长途漂泊的植物种子……无论人类是否造访,海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世界。它们就在那里鲜活地生长着,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赞叹。
泰来藻:咸水中的另类
http://s6/mw690/00457V0dzy6Ld93Z0Vfc5海洋中有海藻当然不稀奇,但泰来藻却名不副实,它不是低等的藻类,而是所谓的“海草”——海草是高等植物中专门生于海洋咸水中的另类,和苹果、玉米、玫瑰花相同,会开花结果,靠种子来繁殖后代。泰来藻的整个植株浸泡在咸度较高的海水中,不需要露出海面也能生存。在它的体内不但有特殊的抗盐机制,柔软的叶片和地下牢固的根茎,也可以确保在大浪来时不被冲走,叶片也不会因之而折断。
厚藤:双重防晒法
http://s10/mw690/00457V0dzy6Ld94jcPT09厚藤又名马鞍藤,无论是它那马鞍状的叶片,还是紫红色的喇叭形花,都极具特色,算是海滨沙滩上的明星野花。为防止沙滩上的强烈日晒,厚藤使用两种手段:革质叶子可以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因此不怕阳光照射;鲜嫩的花朵害怕日晒,所以厚藤总会在清晨开花,日照稍强,花朵就迅速萎蔫,以防水分流失。
海马齿:肉乎乎的聚宝盆
http://s2/mw690/00457V0dzy6Ld95QMfvd1因为形态如同常见杂草马齿苋,生于海滨沙滩,所以这种植物被称为“海马齿”。它的整个植株看起来肉乎乎的,富含水分的枝条和叶片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盐分得到稀释。同时,若是遇到缺水、干旱、暴晒等状况,体内储存的水分也足够海马齿使用好一阵子。它的叶片上还有一层蜡质外衣,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如此多水的植物,就是海滨动物们眼中的“聚宝盆”——海马齿被水淹没时,鱼虾以之为食,暴露在沙滩上,也是海鸟们喜爱的食物和筑巢材料。
滨刺草:风中的滚动舞步
http://s12/mw690/00457V0dzy6Ld96rrh9bb你见过一个干枯的草球在沙滩上随风打滚的样子吗?没错,是真正的草球。如此特别的滚动舞步来自与滨刺草。未成熟的果实聚焦成球状生于植株顶端,等到种子成熟,刺球变成黄色,有风吹来,整个刺球就会脱离植株,骨碌碌地在沙滩上翻滚,边滚边将种子一路散播。
匐纸栓果菊:平躺防狂风
http://s4/mw690/00457V0dzy6Ld978BAT53匐纸栓果菊就好像从沙子中间钻出来一般,露出几片叶子,开黄色小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匐纸栓果菊平躺在地的形态,就是为了防止被海滨狂风吹断或连根拔走。除了趴在地面,“横走茎”也是匐纸栓果菊的一大特色,这些横走茎将一丛丛的叶片连接起来,形成稀疏的网状,连接在一起的植株群,能够更加有效地抵抗狂风侵袭。
仙人掌:把海滩当荒漠
http://s16/mw690/00457V0dzy6Ld982fN52f“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中描绘的场景虽然美妙,但实际上,仙人掌虽然在海滨沙滩上十分常见,却不是中国本土物种,而是外来植物。海滨风大,日照强烈,植物体内的水分往往被阳光和大风带走,仙人掌叶片退化,具有良好的保水机制,本来是为了应对荒漠的干旱环境,结果恰好也适合在海滨沙滩生长,于是便在中国海滩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