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清初四王: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页(十二开)欣赏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画鉴赏 |
清初四王: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页(十二开)欣赏
文/潘飞翔
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共12开,每开上均有作者自书杜甫七言诗一句。纸本,墨笔或设色,纵39厘米,横25.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每幅隶书杜诗二句,后幅页又自跋云:“少陵诗体宏众妙,意匠经营高出万层,其奥博沉雄,有掣鲸鱼探凤髓之力,故宜标准百代,冠古绝今,余每读七律,见其所写景物,瑰丽高寒,历历在眼,恍若身游其间,辄思寄兴盘礴。适旭咸甥以巨册属画,寒窗偶暇,遂拈景联佳句,点染成图,顾以肺肠枯涸,俗赖填塞,于作者意惬飞动之致,略未得其毫末。诗中字字有画,而画中笔笔无诗,漫借强题,钝置浣花翁不少,惭愧!西庐老人王时敏。”上册页画巫峡弈棋,松云绝壁,山村春色,藤月荻花。用笔颇为潇逸,满纸墨韵,非常生动。
第一开 设色·丛山落涧。自识:“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小青绿写夏日景色,小全景式构图,略学宋人,山崖壁立,茂树葱笼,飞瀑直泻。近景为长松翠竹,一渔人自溪中泊舟而归,负网沿山径走向山坳中隐现的两间瓦屋,一片山明水秀,景色怡人。钤印“王时敏印”(白文)。
第二开 设色·江村月色。自识:“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画暮色迷蒙,新月如钩,峰峦、平湖、茂竹都被薄云雾气所笼罩。临溪草堂,柴门前二友人依依话别,意境深幽。全图纯以湿笔绘成,苍润中富清秀,诗画相应,可观,可游,可居。钤印“逊之”(朱文)。
第三开 设色·山村春色。自识:“花径不曾缘客扫,柴门今始为君开”。钤印“烟客”(朱文)。
第四开 墨笔·松云绝壁。自识:“断壁过云开锦绣,疏松隔水奏笙簧”。钤印“烟客”(朱文)。
第五开 设色·秋山红树。自识:“含风翠壁孤烟细,背日月枫万木稠”。钤印“烟客”(朱文)。
第六开 墨笔·落木江帆。自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钤印“逊之”(朱文)。
第七开 设色·山城夕照。自识:“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寺浮烟翠且堇”。钤印“时敏”(白文)。
第八开 墨笔·山庄草阁。自识:“百年地僻柴门过,五月江深草阁寒”。钤印“烟客”(朱文)。
第九开 墨笔·藤月荻花。自识:“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钤印“时敏”(白文)。
第十开 设色·秋山枫菊。自识:“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钤印“烟客”(朱文)。
第十一开 设色·巫峡弈棋。自识:“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钤印“烟客”(朱文)。
第十二开 设色·雪涧寒林。自识:“涧遣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止。乙巳腊月写少陵诗意十二帧似旭咸贤甥,时年七十有四,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真寄”(朱文)。
本幅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鉴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十二方。后页有王时敏自题记。乙巳为康熙四年(1665),王时敏时年七十四岁。《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册是王时敏依据杜甫诗意为为外甥董旭咸精心绘制的。画家在笔墨技法上承袭了黄公望兼取北宋董源、巨然和元王蒙诸家,用笔工稳,设色明快,皴擦点染兼用,具苍润浓厚中蕴清秀雅丽的艺术特色。该册为王时敏晚年炉火纯青之作,与其常见作品相比,颇多变化之妙,体现了他较为全面的创作素养和山水画功底。
作者简介: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康熙十九年(1680)卒于家中,时年89岁。明末清初画家,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孙,翰林王衡之子,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崇桢初年官至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崇祯五年(1632)称病辞官,回故乡隐居。清初宫廷画风的主要代表,与王翚、王鉴、王原祁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
少年学画,曾得到董其昌、陈继儒深赏及指点。反复观摩家藏历代法书名画,自幼走上摹古道路,逐步形成“摹古是绘画的最高原则”的思想理论。精研宋元名迹,力追古法,刻意师古,作画无一不得古人精髓。入清后隐居不仕,寄情诗文书画,擅山水,专师黄公望,刻意追摹,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绘画用笔圆润,墨法醇厚,作品气韵神逸,意境精深,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早年多临摹古画,均按宋元古画原迹临写而成,笔墨精细淡雅。早、中期的画,风格比较工细清秀。如37岁作的《云壑烟滩图轴》,现存上海博物馆,干笔湿笔互用,兼施以醇厚的墨色,用黄公望而杂以高克恭皴笔,具有苍浑而秀嫩的韵味。42岁时的《长白山图卷》,则用笔细润,墨色清淡,意境疏简,更多董其昌笔韵。至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如72岁的《落木寒泉图》、75岁的《仙山楼阁轴》、84岁的《山水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峰峦数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形成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
王时敏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师古人笔法严谨、认真、规矩,作品相对刻板,大多面目相近,较少新意,将清初山水画的临古之风发挥到极致,但也有其匠心所在,其临古之作《山水》扇面,就集众家所长,浑然一体,味道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