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2022-03-15 09:22:14)
标签:

转载

分类: 玉器鉴赏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很多朋友很喜欢蜜蜡,特别是盘玩,因为觉得在盘玩蜜蜡时候可以让整个身心放松,觉得非常舒服,上班劳累了一天,回去盘玩一下蜜蜡,可以洗去一天的疲惫感。的确是这样的,盘玩蜜蜡就是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

可是有的人,觉得盘玩蜜蜡成品,不够过瘾,非要盘蜜蜡原石,认为看到蜜蜡原石在盘玩过程中从一块普通的原石变到最后的油亮光泽,非常有成就感。

个人认为,要盘玩蜜蜡原石,那一定要盘玩全皮蜜蜡原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市场上大部分的蜜蜡是以成品的形态出现。在琥珀(特别是海珀)天然形成时候,由于各类树脂的密度不同,在流淌过程中发生蒸发和挥发的情况,造成表皮收缩,形成不规则的纹路,这就是皮纹。

因为收缩,挥发程度的不同,会造就深浅不一的纹路,有着不可复制的样式,这就是玩皮族着迷的地方。

一、原石皮纹的几种类型

1、蒸发纹。大多数的皮纹属于这个系列。

这种琥珀皮纹细腻,颗粒小,表面没有明显的痕迹,也是极品皮纹,大多数的人都能接受,一些纹路像石,像玉,手感舒服。

典型特征:小珍珠纹,蜥蜴皮纹,有圆斑点形状的颗粒为显著特征,有些极品的甚至满皮没有纹路,只有颗粒。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2、拓印纹。在树脂流淌过程中,经过某种物体,将该物体外表形状包裹,形成皮纹,有树皮纹、坑洼,其实就是别的物体在琥珀留下的痕迹。

典型特征:随着包裹的物品的外表,形成皮纹,大多会形成流水(树皮的皮纹),像孤峰险峻。不过一般不太好看,好看的极其难得。

3、快速收缩纹。这种类型的琥珀皮壳,在成型后,还会有最初形成时大自然留下的原有的纹路。

典型特征:纹路粗大,纹路狂野,纹路沁色颜色深,有些甚至像是表皮被挣裂的感觉。因为形成初期表皮快速收缩,导致表面形成粗大纹路,沟回深,容易沉积,造成纹路脏。

此种琥珀的好看的皮纹并不多见,有形状拟形的那更好,留下,盘之有快感。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按照琥珀原石的产地,可以分为:波罗的海琥珀、缅甸琥珀、抚顺琥珀、多米尼加蓝珀。所以,我们在盘玩琥珀原石时,玩的就是包裹在这些琥珀外面的那一层皮,跟玩琥珀成品的方法有点不一样。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二、什么样的琥珀原石皮适合盘玩?

缅甸料、抚顺料和多米尼加料的皮都是偏石性的,也就是又硬又厚的,比盘玩石头要容易一点点,但是可盘玩性还是不够高。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波罗的海料,皮的纹理比较漂亮、皮也比较薄,并且颜色很好,使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的黄色,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所以这类皮是最适合盘玩的,玩全皮的99%都是玩波罗的海料。

三、什么样的皮才算是全皮呢?

虽然在上面说过全皮蜜蜡是比较完整的,没有受过什么损伤的蜜蜡的皮,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这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要想保持皮的绝对完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有轻微的破损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没有造成内裂就行,因为这些损伤,在后面的盘玩过程中都是可以掩盖的。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面告诉大家的开窗料,这种料子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开窗已经与表皮的颜色、质地差别不大了,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老窗”,这种老窗已经与老皮完全融为一体了,所以可以称为全皮琥珀。

四、是不是所有的全皮琥珀都能盘玩呢?

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波罗的海料的全皮琥珀皮质较硬,没什么盘玩价值,特别是酥皮料的不能直接盘玩。因为一撮就会掉渣,但这种酥皮料的内里往往是非常漂亮的,盘玩这种料子可以先用砂纸把第一层酥皮去掉,之后在盘玩。

五、如何盘玩全皮蜜蜡?

第一步:清理。蜜蜡原石在盘玩之前要整理干净,在清理的时候要非常的耐心,不要把皮破坏了。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第二步:盘玩。盘玩原石跟平时盘玩珠子有点像,首先看的是原石的皮质,如果皮质是比较细的,那就直接清理干净再上手;如果是皮质比较薄的,那就先用搓澡巾来搓,开始搓的时候,感觉推不动,在搓澡巾上一直搓到可以打滑了就可以上手了。

 

[转载]蜜蜡的“皮上功夫”


这就是全皮蜜蜡原石的盘玩,只用用心,一定会爱上蜜蜡原石的盘玩的。因为盘玩的乐趣只有自己知道,亲身体验过的那才叫真的快乐,爱上蜜蜡原石的盘玩从自己开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