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冬至饺子

标签:
美食教育情感时尚文化 |
分类: 杂谈 |
话说冬至吃饺子
话说冬至吃饺子
说起冬至,先吃了饺子再说。
因为冬至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天象节气,更是一种延续很久的民俗了。
虽然都知道冬至,是年末岁尾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一天除了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之外,就是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上一顿饺子。正如民俗说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破耳朵冻破脸,可见人们对这一民俗的重视程度。也许现在人们忙于生活的快节奏,对于吃饺子不在稀罕,冬至的概念与传说也就慢慢地变的淡而无味了。
记得小时候,七十年代初期,不等到冬至,也许刚进入小雪节气,自然而然的雪花就开始飘落,那年月整天吃红薯,为了把红薯储存的长久,更是为了改变吃红薯的花样,就把红薯洗净然后切成片搭在铁丝绳晾晒,经常是坐在院子边切红薯片,便有小雪相随飘落了,如今想起雪中切红薯的场景,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眷恋起冬雪。
也许冬天就应该有个冬天样子,没有冬雪的冬天,真的让人失望和怀念飘雪的日子。特别到了冬至,一幅美景坠落,更应冰天雪地。
今天是冬至。说起冬至,天象很准的,通常天黑得很早,遇到阴天下午四五点,天就模模糊糊地开始暗下来了。
记得小时后缺吃少穿的,很难吃上饺子,但再好吃的饺子都离不开红白萝卜。那时候天很冷很冷,比起现在真是天寒地冻,冬储的白菜、萝卜只能挖个方坑,把菜放进去,盖上草帘子,一圈围好盖上土来防冻。
为了冬至这天能吃上一顿饺子,头几天就兴奋的不得了,下午放学回来,赶忙帮母亲扒开草帘子,取几个红白萝卜,拿几根香菜,别说那菜放进土坑里,不仅不被冻坏,还非常的新鲜。把红白萝卜洗净切成片放进锅里煮一会,捞出来用抹布包好捏出水分,由于自己没劲,捏不干水分,就放在搓衣板上滚动着压水,直到母亲满意。至于说是大肉馅的饺子,无非就是沾点荤腥味就是了,萝卜才是饺子馅的主力军。但冬至能吃上饺子已经很不错了,不会在有更高级的奢望和贪心不足的想法。
由于家里人多,冬至那天从下午到晚上,为了一顿饺子,得白忙活好几个小时,冬至这天本身就黑的早,摸摸绰绰等把饺子吃进嘴里,天已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虽然为吃一顿饺子耗费了很长时间,但冬至的习俗还不能丢掉,每一年总会吃一样的萝卜饺子。由于饺子油水很少吃的就多了,吃上两碗饺子不在话下,拍着圆鼓鼓的肚皮还是心满意足地,借着昏暗的灯光开始写起作业,有时候睡梦中还回味着饺子的香味,直到发现枕巾湿一大片,才知道做梦吃饺子流口水了。
这几年全球气候不断地升温,使得寒冬不寒,至于冬雪更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和梦寐以求的心愿了。
虽然冬雪的滋味越来越淡,没雪的日子好像缺少点什么,很是落魄。但冬至毕竟是年末的最后一个节日,饺子必吃无疑,无非懒得动手,卖些现成的算是过冬至了。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忙上几个小时,就为吃一顿饺子兴奋好几天。也许现在才感悟到节日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时刻,团聚才是冬至的最好阐释。至于落魄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没有了传统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乐趣,才显得饺子淡而无味。虽不会为填饱肚子而忙碌,也许只是为了应付节日,无非走走形式而已,至于冻掉耳朵更是不可能了。
冬至,无论你在哪里,记得问候远方的亲人,有机会家人围在一起包顿饺子,其乐融融才能真正体会到冬至要吃饺子的习俗滋味,让暖暖的节日带给温馨的感觉,冬至吃饺子真好!
Changwunian
20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