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甘
阿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442
  • 关注人气:2,9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碗里的几根韭黄

(2014-09-21 01:23:22)
标签:

美食

韭黄

韭菜

瓦罐

罐子

分类: 感悟

碗里的几根韭黄

碗里的几根韭黄
(来自博友博客图片,致谢)

中午吃了一碗三鲜煮馍,很鲜很可口。心里一直在琢磨着,自己也曾下功夫去模仿着在家里做上一碗三鲜煮馍,可怎么也做不出那个鲜味来。经过几次品尝,终于发现除了煮馍的汤鲜,最提味的自然要属那碗里飘着的几根韭黄了。

韭黄算是稀罕菜,不常见有卖的,但超市时而会有的。平常除了包饺子买些少许,很少去关注韭黄的,毕竟物以稀为贵。

一次偶然的下乡机会,亲眼看见了韭黄的种植过程,挺稀奇的,看来餐桌上好吃的那几根韭黄,包含着农村人的千辛万苦和辛劳的汗水。

记得那一年大概是六七月份,天气很热,去农村小住散心。看到地里长得韭菜足有一尺多高,有些长老了,但还没割去,心里干着嘀咕,后来才知这片韭菜地是准备捂韭黄的。

人们常说,六月韭臭死狗,也许这个时候,韭菜就像柴草一样加牙缝且不好吃了,可正是捂韭黄的好时节。原来韭黄不是种出来的,而是韭菜演变过来的,是捂出来的。

听农村人说那片韭菜地极为地肥沃,撒进去的韭菜籽用不了几天就会长出韭菜苗来,那韭菜苗是一撮一撮的,很均匀地长在地里,风调雨顺,阳光充沛那韭菜长势喜人,等长到一尺高的时候,将韭菜上半截青叶割去,只剩下露出地面的十几公分的根部,然后用像尖尖帽一样的瓦罐把韭菜扣住,一圈用土封严实,为了不让六七月火辣辣的大太阳,将长起来的韭黄叶儿烤黄,罐子上面还得盖上一层厚厚的草帘子,洒上水,大约有个二十几天,揭开罐子,看到的不是绿叶的韭菜了,而是鲜嫩的韭黄了,别说那一撮一撮韭黄亭亭玉立,郁郁葱葱,真像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竟然跟换了个人似的,模样变得秀气得多了。农村人这个时候掀开一个罐子用镰刀片割一撮韭黄,整整齐齐地码在箩筐里,那清香气直扑鼻腔,很是舒爽。由于天热,一上午费老劲揭开瓦罐子也割不了多少韭黄,韭黄不好捂,产量不是很高,但餐座上却离不开韭黄的鲜味儿。

为割韭黄,农村人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收完那片地,然后将割好的韭黄拉到水渠旁,边清洗淤泥,边将脏叶子全部摘干净,经过清洗后的韭黄就可以上市卖了。韭黄不好捂,买的价格相比其它菜自然也就会贵一些。

韭黄有独特的鲜香,除了菜价较贵,捂韭黄还受一定的自然条件环境以及温湿度的影响,种植韭黄的人很少。记得在长安区有一村子专门捂韭黄,哪里地势较低,水性较汪,适宜韭黄的生长,那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捂韭黄,已形成气候。

每次坐车经过那个村的时候,看到庄稼地里整整齐齐倒扣着的尖尖帽瓦罐,绝对算得上是一道新奇的风景,经常听见坐车的指着瓦罐问着什么,后经打听才知道,那一个个罐子下面扣得就是城里人餐桌上最为鲜香的韭黄了。

碗里的几根韭黄,让我敬佩农村人那种生生不息的追求,虽然起早贪黑劳作在地里,但那种朴实的风土人情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生活。

碗里飘着清香的的韭黄味,让我眼前模糊了……

Changwunian

2014-9-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