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的端午节

标签:
甜味这是政令芝麻说法美食 |
分类: 右眼看地 |
走近的端午节
随着初夏的热烈,端午也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了。
端午是一个节日,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不仅要纪念伟大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还要纪念一位平凡的的凡人——就是我自己。
端午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民俗的约定节日。每一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各地会以各种形式纪念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青年的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划谋国事,发布政令,很得楚怀王的信任。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有说不出的痛楚,抱石汨罗江。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为了屈原不被鱼吃掉,民众便将米包的粽子投入江里喂鱼,从而这种习俗流传大江南北,直到今天还在传承这种民俗来纪念屈原的不屈精神。
当然,五十一年前的端午节,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有幸被父母带到人世,我降临的那一天也正好是五月初五,五十年过去了,这个节日变得更有意义了。从此与端午结下不解之缘,纪念先驱,更纪念自己。
说起端午节,各地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赛龙船已经成了一种隆重的纪念方式。如今就连粽子也变得五花八门了,北方有北方的做法,南方有南方的味道,各具特色,千奇百怪。吃粽子在端午节已经家喻户晓,甚至在韩国、日本都有了这样的节日传说。
生在陕西,对当地的习俗了解得多一些。陕西西安,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故乡,端午这天不仅要吃粽子,还要许多的讲究。家家户户门前要挂艾蒿、还要吃油糕、绿豆糕,喝雄黄酒、佩香袋,农村的孩童还会在耳鼻口等处涂抹雄黄,防止五毒虫子的叮咬等等说法。因此端午节的到来,在陕西当地,这些民俗自然而然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吃粽子,绝不可少。懒人就到超市买些成品,回家微波热一下,开吃了。而注重节日的勤快人,却会自己动手包粽子,这是一种雅兴。这几天街头早市的鲜嫩粽叶,遍地都是,不仅粽叶自有的青气很诱人,而且那湿润的脆绿色也格外的养眼。粽叶价格不是很贵,买上几板回家自己包种子,物美价廉,价格是会便宜些,但主要是为了端午的气氛,全家人围在一起投个热闹。
北方人做的粽子通常都是糯米豆沙、糯米红枣,简简单单的。这几年有了椰蓉、水果味的粽子。而南方的粽子比较注重肉类和甜味,生长在北方的我,还不习惯南方的粽子味道,总觉得北方粽子好吃。
说起艾蒿,端午前几天,到菜市场买上几支艾蒿,回家插在门前,据说可以防蚊虫。这几年在城市很难看见长的艾蒿,农村田间地头或者沟坎边崖上比地都是艾蒿,割上一箩筐拿到城里,不大的功夫就被抢购一空了,顺便再买点绿豆糕和粽子,笑容满面地回家了。
佩戴香包,也是端午的一种习俗。香包里装的香料就是雄黄,据说佩戴香包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端午节佩戴香包对于孩童必不可少。街头上已经开始有买香包的了,红色的图案,黄色的边线,做工细腻、精致,各种动物的造型的香包,任你挑选,格外吸引人的眼球,这是节日的装饰,也是民俗的延续和发扬。
吃了粽子还不算过端午,还要吃糖糕(油糕)和绿豆糕,不知别的地方是否讲究,但在陕西西安端午的早晨,要买上这些东西,还得排长队,甚至花上一两个小时,才能买上糖糕和绿豆糕。糖糕主要用面粉做的,馅料有五仁,黑芝麻或者白糖的,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外焦里甜,美味无比。据说端午吃了糖糕,生活甜蜜节节高。而绿豆糕据说在初夏吃一些,可以败火降温,很好的清凉作用,因为主要原料就是用绿豆做得,品种也是很多,枣泥的,桃仁的,豆沙的,芝麻的等等。
喝雄黄酒,这几年很少见到,在城市不大讲究喝了。农村的集市兴许还有雄黄酒,喝上一杯可以祛除体内的毒素,盛夏更健康一些。
看来端午节,这些民俗绝不能丢弃,需要继续的传承,毕竟是传统节日,传统的讲究还得照着传统去做,节日民俗的氛围也就浓郁了。
六月二日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的端午节。纪念屈原,纪念自己的生日,也恭祝博友端午开心快乐,初夏好心情!
一定记得!别忘了吃粽子、吃糖糕,吃绿豆糕,当然家门口插艾蒿更是必不可少,再买个大的香包挂在家里,即喜庆又避邪驱蚊虫,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走出家门,到农村集市再能够喝上一杯雄黄酒,就更爽了!
端午节快乐!
Changwunian
201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