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蛙自鸣

(2014-05-04 08:48:28)
标签:

鸣叫声

学校

石蛙自

浮云

石蛙

杂谈

分类: 右眼看地

石蛙自鸣

石蛙自鸣

     初次听到“石蛙自鸣”这个取自于学校后山之景的词,很是亲切。闲来无趣,绕道至亭东,拾阶而上,荷莲池塘的中央坐着一只石蛙。

一只蛙,一只石蛙,身处于这样一片环境之中,不得已。随着日出日落、春去秋来,渐渐地这石蛙竟成了一种现象,一种心态,就好像是一尊在浮躁的荷塘中,墨守成规静静修炼着的佛像。

不管严寒酷暑,还是阴晴圆缺,石蛙仰着头看着天空浮云,低着头看着荷莲与水下的鲤鱼嬉戏。日复一日,这景致竟然给学校的后山增加了几分别样的“静”。

何以谈“静”,正是这石蛙的鸣叫声才显得池塘、荷莲,鱼儿宁静致远,相映成趣。也许这宁静给了这样一个好似被数字和符号所充斥的氛围中,渗入了一种深沉的思维。

“亭东,一石蛙乃立于中,自鸣之”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就像那树木的年轮,经历岁月的吹打而积累成一个个不太规则的圆,而这叫声就如同交织纵横的一道道线线,跌跌浮浮,杂乱无章。但当你用心去细听,那微妙的叫声却变得像细雨润无声一样的顺耳、动感、悠扬,委婉道来的是沧海桑田的巨变。

也许说现在的我,早已经扎根于此,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也熟悉了,但这石蛙声却是第一次听的真真切切,很陌生也很感动。感动之处在于正是有这样的恬淡之文,让原有所熟知的变的陌生了,模糊了,岁月更加地让我为这池塘里的石蛙而感慨。

亭东石蛙,不曾想自己泰然处之的“自鸣”且自乐于其中,这真是一种超然物我之感。也正是由于二者的微妙叠加,才使得尤为复杂的池塘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那精致的的涟漪却流露出作为土生土长长安人的思维与面貌,也许这正是长安的灵性之处。

远离喧闹的都市,那震耳欲聋的鼓膜又恢复了平静,这样的情境也正是我所渴望的。人们在一天天的成熟,厌倦了灯红酒绿,纸碎迷金。也许这蛙的自鸣是为了自己,更像是给这片氛围所做的最美的禅释。

 “禅”石蛙自己所悟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自己应有所“禅觉!”

   我虽非此“石蛙”,但我已融入其中……

                                       石蛙自鸣

Changwunian

2007-6-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