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桑叶
标签:
第二天钱才刚大口等我口袋文化 |
分类: 右眼看地 |
一捧桑叶

看着快乐眼前的场景,早已淡漠的记忆却又一次有把我带回到童年……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因此同龄的伙伴也就特别的多。由于当时条件较差,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生活也极为的单调。每到初春时节,养蚕就成为伙伴们必做的事儿。有时候会在课余时间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伙伴们就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裹了几层的卫生纸片,里面包的就是密密麻麻的蚕籽儿。由于贴身,温度较为温和,蚕籽儿孵化出的极率相对也就高一些。过不了几天,蚕籽儿就会破壳而出,条条极为细小的蚕虫开始慢慢的蠕动和慢爬,还别说,蚕卵一旦开始孵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几天的光景,小小的蚕虫都会蜂拥而出,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蚕虫的快速成长,伙伴们就需要马不停蹄地寻找桑叶了……
记得离我家不远的巷子南头,歪歪扭扭的土坡半山腰处住着一户人家。门口却有一颗殷实的桑树,极为的葱茏茂盛,小伙伴们总会三三两两地前去采桑叶。那家叔叔不知在哪里上班,白天总是碰不到,只有阿姨一人在家守着那棵桑树。看到孩童前来采桑叶,阿姨呢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给上一两毛钱,就可以自行上树采摘桑叶了。
有一天,我们几个伙伴相约去采桑叶,刚走到树下抬头一看,硕大的树枝上早已有七八个伙伴在树上争先恐后地采摘桑叶了。我的同伴也给了阿姨两毛钱,同伴是三下五除二蹭蹭几下已爬上树,正在举目寻找合适的位置采摘桑叶呢?而树下的阿姨却大声地喊道,光膀子的小伙你采摘的时间到了,该下来了。其实树上的孩子太多,阿姨真的分不清谁采摘了多长时间,也许是记错人了,我在树下给阿姨急忙解释,我们给了钱才刚上树还没采到桑叶呢?怎么时间就到了呢?而阿姨却根本不听解释,手里提把菜刀吓唬着在树上采摘桑叶的孩子。一看这架势,我和同伴是魂飞胆丧,慌慌张张地从树上一出溜滑下,头也不回一溜烟地跑了……
回到家里,看着满盒子的蚕儿在盒子里东奔西跑地觅食,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不甘心。于是我们合计着,等第二天中午阿姨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进去采桑叶。果然第二天中午阿姨家的院子静悄悄,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在一旁放哨,另两个伙伴动作麻利地爬到树上,东瞧瞧西瞅瞅,就是够不到桑叶。原来那棵桑树树冠确实茂盛,但采摘的伙伴太多了,低处的桑叶都被消灭了,而高处的确怎么也够不着,急得我们是额头直冒虚汗,生怕阿姨睡醒后提着菜刀,站在树下那场景的出现。
还好那天中午也许是天气太热了,阿姨睡的很香很沉,完全没有发觉我们在偷采桑叶。约半小时的时辰,勉强地采到一捧桑叶,急忙溜下树,将桑叶抱在怀里准备离去。可这时不偏不正地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正是阿姨。原来今天中午阿姨并没有睡午觉而是外出了,怪不得院子是如此的静谧。好在阿姨今天的心情不错,看到我们偷采桑叶并没有生气,只是把手一伸拿钱来,而我们几个伙伴将身上的口袋搜了个遍,也未能凑出一分钱。阿姨一看没收到一分钱,几个淘气的孩童还想把桑叶抱走,竟不动声色地转过身从腰间掏出一把明晃晃的菜刀,在天空挥舞着。几个小伙伴一看情况不妙,撒腿就跑,直到跑出很远很远,两腿发软地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为了“一捧桑叶”竟然差点丢了性命,太可怕了。
从此,再也没有去那户人家采摘过桑叶,所养的蚕呢?只能靠鲜嫩的笋叶喂食了……
正当我想得出神,邻家奶奶拍了我一下,他爷爷在想什么呢?我急忙收起放飞的思绪。轻声对邻家奶奶说,我想起小时候“一捧桑叶”的故事了。邻家小孙子一听我说故事,闹着嚷着要听,无奈何我又一次打开收起的思绪,将邻家奶奶和小孙子一同带进了我童年的梦境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