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兵马俑芽孢杆菌
(2014-02-22 19:01:52)
标签:
杂谈旅游 |
有感兵马俑芽孢杆菌
消息说福建农业科学院在兵马俑一号坑土壤中分离出FJAT-13831T菌株,标志着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地球微生物新种,本该是好事。可福建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人员却急忙给秦陵博物院解释致歉,原来这一重大菌株的发现应是科学界的重大突破,值得赞赏。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取土的样本来源于福建农业科学院人员参观兵马俑一号坑时从鞋底下刮下来的土!这种不严谨,不负责任的做法,严重损害和扭曲了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公平性和严肃性,实在让人可笑!
一头雾水的我被这则新闻说懵了,只好耐着性子往下看,什么是芽孢杆菌呢?芽孢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孢的细菌,有极强的抗逆性。广泛分布在南极、火山、沙漠、深海、盐湖等极端环境,其活菌制剂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那又为何冠上兵马俑的名呢?继续往下看才知,新发现的菌株来源于兵马俑,当然要冠名兵马俑了,怪不得费了老劲在几千年祖先脚下八丈远的地方来刮点鞋底土,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我这个外行人被热闹的新闻搅合的摸不着东南西北了。报道中一连串的凝问让福建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没有了分量。当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方向没有错,错的是取土样本的过程让人不可思议。难道科研人员真不知道常规的采样标准要求吗?若真正下到兵马俑的坑道里取点原土进行研究那还好说,仅从一号坑参观走廊走过的鞋底下刮下来点土进行研究,是否有点荒唐了!真让人难以置信这项科研成果的准确性。
一时间纷纷扬扬中,福建农业科学院致歉秦陵博物院说,土样来源写成“坑内土壤”源于自己不懂博物馆的现状,用这样的话语搪塞对抗科学研究的权威与真实性,实在难以接受这种无稽之谈。难道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走不成?难道科学研究成果都是随便的儿戏不成?真是挂羊头卖狗肉,天大的笑话!
重大的科学课题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遵循科学规律、自然规律,决不能为所欲为,凭空想像地随意取样,毕竟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花费了三年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成正果的时候,不合常规的土壤取样缺乏了可靠性,使得这一课题成果有了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那么再华丽的论文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荒唐的不科学取样,荒唐的不严谨解释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科研队伍的浮躁和不严肃。
吸取教训,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采集样本,积极探索和发掘研究不同领域的重大科学,造福人类,造福人民才是当今研究的成功之路!
仅为个人观点,不对之处敬请见谅!
Changwunian
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