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延长退休年龄
(2013-11-17 10:10:35)
标签:
杂谈情感 |
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延长退休年龄
近日,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和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延长退休年龄的话题又一次白炽化。虽然决定指出要渐进式地推迟退休年龄,这也符合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但一些不容忽视的百姓呼声问题,一直在阻碍和影响延迟退休重大改革的推进,值得深思。
其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员工与企业低收入阶层的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百姓心里不平衡,不愿意延迟退休年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员工与低收入企业的员工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岗位不同,年薪及月收入却相差太大。同样都干了三十年,公务员的工作稳定,工资待遇及丰厚收入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现状,而大多数企业员工因企业经营不善或转制等其他原因早已下岗或待岗,生活颠沛流离,生活的不稳定造成企业员工经济负担过重,这种收入的不均衡导致企业员工巴不得早日退休,也能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其二,脑力与重体力劳动者之间的身体状况不均衡,导致企业员工想提前退休。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两者同样都在创造财富,但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同导致了重体力劳动者未到退休年龄已体力透支过大。虽然都到了五十岁,公务员甚至还在工作岗位上衣食无忧,但重体力劳动者可能因身体的不适出现了病症,就这样还不得不再次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去打工谋生,解决自己生存的难题。甚至有些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拼命来维系生活的窘迫,以减少心理及经济负担过重所带来的生活压力。
其三,劳动与医疗保障之间的差异过于不公。事业单位公务员除了工资薪酬高于普通员工,同等工龄条件下,所交的养老金也高于普通员工。同样生病了,事业单位公务员不用为基本工资发愁,更不用担心养老与医疗保险的费用,而企业员工因不能继续工作不仅没有了基本生活保障,甚至因为不能工作还要拖欠养老与医疗保险金,这样就背负上沉重的养老与医疗产生的经济负担。很多时候,低收入者生活都难以保障,高昂的医疗费支付不起,只能放弃后续治疗了。
总之,百姓不是不愿意推迟退休,只是顾虑的因素太多,压力太大而已。奋斗了一辈子,多种原因造成生活压力巨大。若在摊上大病,更是不可一击、陷入僵局。
终于到了退休年龄,也希望有一个可靠地生活来源和微薄的退休金保障,可一再推迟延长退休年龄,对于重体力劳动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多年来形成的不均衡待遇和差异造成一系列的矛盾与不公平,国家提倡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不是坏事,但必须打破一切僵局,公平公正地尽可能缩短劳动者收入之间的差距;调整好脑力与重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福利待遇,消除低收入人员的养老与医疗保障的后顾之忧。
任何时候,群众的呼声高了,改革的步伐就会加快与实现。以上个人观点局于片面,敬请见谅。
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