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摩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2019-02-11 14:40:42)
标签:

教育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g9TsO1iaqPFFltADMqjvcAicxcyZv9njlSD15iboEzfXyiccpiaBLZD4bPsVk3xsRHcO9cRibIOMofJhS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研讨会期间,来自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地教师同行们献上了17节精彩的课堂示范教学,他们的教学观念新颖独特,非常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些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这些课堂教学始终有创新点、新颖  处,展现出新课改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更加体会到“情境让课堂更加有趣、问题让课堂更加灵动、对话让课堂更加真实”的教育精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RDBP2aYwYiaib0a89hzkCVaHIjsKwiaX7Vb0N95RoPaTich6X1KaoPlVJZkApCGdZI8r9B2icxe1tic6a5OqesKCac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一、总体感受

学生: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来自宜春八小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独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能想出老师想要问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 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台下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教师: 做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优秀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老师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比如都使用了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课堂教学如虎添翼。这样的教育方法,方便、快捷且清晰。

互动:做课教师课前提问、讲故事和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学习的内容;他们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方式也很值得研究。做课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做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同时练习的环节,更是体现着教师们的智慧,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延伸练习。



   二、我的思考

1.教学环境:民主的、和谐的课堂。

在每位老师的授课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如德州市的曹宁宁老师在课堂上及时表扬“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的声音真洪亮、真好听,老师很羡慕”"你回答得真棒""你表现得不错"等之类鼓励肯定的话,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掌握得更轻松。在所听的每一节课中,老师们都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去发现,放飞思绪,大胆质疑,发表个人见解,解决疑难问题,老师客观评价、热情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互相交流,气氛和谐,民主平等充分体现。还通过小组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这些课都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如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洪飞老师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中,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

在今后我会科学地选取和灵活地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更得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而是教会他们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成就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

2.独特的教学美:情境的创设。

17节课都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每堂课都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中学习,兴趣很浓。如江西省宜春市的王敏老师的《神奇的数字与编码》创设了根据一些数字去大胆猜测,体现孩子们的观察结合实际能力。如北京市的顾兴民教师以爬电梯、温度计转账记录主线穿插,这些常见的实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数据素材;《植树问题》创设了美化城市要路边植树的情境,这些情境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

这些同行们较好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听了这些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能结合自己所教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如九江市蔡孟秋老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圆形图案,启发学生感受几何的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RDBP2aYwYiaib0a89hzkCVaHIjsKwiaX7VVEPMVS9dndWI0gVneTL4yrGicOmbicqn1RXIUib8pfcA3prb4wRV0V0k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3. 教学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最后落到一点: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平实朴素地还原了我们真实的课堂,细节之处的设置是那样的别具匠心,让每位与会者在比较中反思着,在反思中提升着。


 

    三、怎样提高我们的教学?

确实,每一次外出听课都是学习提高的好机会,我们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这些年,我们学校和各位老师都积极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怎样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这里我愿意提出我的思考,与各位同行分享。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合理,学生接受知识就快,掌握得就好,反之,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怎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教师必须了解所教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然后按照其认知水平及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做到循序渐进。教师还要疏通教材,认真备课,要弄清楚所要教的内容与以往所学的知识、及今后要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计教学。

因此,这里要谈到教学智慧。“教学智慧”,不是要求教师“英明神武”。教学注重教师个人教学修养。通过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就能看出一位教师的修养。合理的教学设计,可能是多人智慧的结晶,看不出个人的水平,对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处理,才反映出教师的真正水平。课堂中的许多 “意外”都是及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资源,巧妙地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建构。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重视细节。这几天听课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与课改初期相比是更有思想,更有效果,现在的课堂有了更多巧妙、科学的设计,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细节的处理也是非常到位的。如山东省烟台市的孙双喜《速度、时间与路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后,他引领学生对刚才的思路进行整理,这时老师没有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出刚才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是让学生先在小卡片上自己回顾一下,也可以用箭头、图形等自己整理,再根据学生对自己整理的思路图交流,老师再进行概括整理,这一细节专家们大加赞许。原来,这时学生所画的就是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是无形的,它的表达方式一是语言,二是思维导图,因此有效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进一步分析,从而一下看到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这一细节的增加无疑对于学生理顺思维,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备课时的全面思考和周密预设,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没有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哪有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课堂上的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文化、见功力、见魅力、见境界……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

3.教学语言。语言要准确、精炼。数学教师的语言更应如此。因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时,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错误”会使学生产生误解,将学生引入 “歧途”,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能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很简单的;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却是不简单的。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准确、精炼的运用语言,将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学起来一定很轻松。

这里有一个教学风格的问题:好的教学风格如何形成?听这17节课时候,我总有一种听不够、看不够的感觉。细细品味,是他们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在课堂中再也找不到那种浮躁的状态。老师的讲课不再是表演,而是一种自然引导、真情流露。上海省虹口区的刘晔教师,她表现得体,引导学生到位。我认为他是用内在素质和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他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在讲台上是落落大方,有条不紊,风趣幽默。亲和力特别强,人气指数特别高。江西九江市的陈卫玲教师我更加关注的是她务实严谨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上她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用智慧的语言、满腔的热情去启发学生。这也体现了数学教师的严谨。

4. 合作学习:要特别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时还非常具有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现代数学观认为: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鲜明的现实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应不断攫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在这方面,所有的老师都做的很好:将游戏引入课堂,使得呆板的数学学习过程生活化;如教材处理的核心总是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更进一步,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对此深有共鸣,因为我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已经意识和体会到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两项活动:操作和游戏。(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观摩学习,结合我个人和同行们的经验,我们获益匪浅。智慧的课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而是靠教师自身的素养与内涵,不断地学习与努力,经常地反思与总结。精彩往往来自于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来自那些看似了无痕迹却有大智慧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智慧课堂,使我们对“智慧”又有了新的感悟。 一路风尘,不枉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