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到《三城记》的时候,会想或许是大哥成龙献给父母的礼物,所以用他们的故事原型拍了这样一部情诗一样美好的电影。可看完后才惊觉,导演张婉婷用心底最浪漫的情怀抒写那段乱世的花样年华。只是,这样的故事刚好是成龙父母道龙和月荣所经历的。
张婉婷导演一直都是香港经典文艺片的缔造者,与许鞍华的冷静残酷不同,张婉婷对待电影的态度特别写实,但她的落笔又总是充满了一种梦幻的少女感,这可能与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看待爱情的态度有关:“爱情在最美丽时定格最好,哪怕死掉。”所以她的电影里的主角对待爱情总有种特有的偏执。《三城记》道龙对月荣的追逐,月荣对道龙的等待,没有波澜起伏的大事,所有的情绪都在那个乱世中流淌着,却慢慢变得感人至深。
无疑,《三城记》以芜湖、上海、香港为时代背景,讲述那个年代的流离轨迹。生在乱世,情用命赌。120分钟以上的片长,所有的故事笔触和情绪,又都娓娓道来,让你觉得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那种生活,太多的家庭流离失所,残缺不全。可是人总要活着,活下去,重新燃起爱情和希望。那个年代的人们,伤痕每个家庭都有,悲伤也总是容易被遗忘,穷困、简单、美好、单纯,充满了勇气以及力量。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这个慢调的故事,但张婉婷又一次用梦幻的少女心讲述了温暖、浪漫的乱世爱情。道龙和月荣的坚守,收买华和寡妇仇大姐的纯真,他们就像致青春的爱情那般脉脉温情,又多了岁月的沧桑和痕迹。
观影完了之后,很多人再问,收买华不是给他的共党朋友运送了一车的手表吗?手表也没送出去,车子冲向协警,火光冲天车毁人亡,最后就那么死了啊~或许是影片的败笔,或许是拍了可是剪辑的时候没把这个人物讲清楚,可我却能够隐约感觉到,那个荒唐的年月,并不是每一个死亡都带着永垂不朽的光环,也不是每次计划都能达到应有的目的。有些人生本就荒唐,所以才有了难得糊涂。那个时候的人们,不知道乱世的头儿在哪里,更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命运会走向何方。真实的历史中,一定有许多人为了今天的现世安稳,做过许多毫无意义的牺牲和稀里糊涂的努力。
《三城记》的结尾,道龙在香港的海边等待偷渡过来的月荣,船快到了却遇到了巡逻,匆忙间人像畜生一样被丢进海里,生死由命。道龙那么奋力一跃,去海里寻找他的爱情和幸福。索性,他们终于在一起了。后来生了港生,才有了叱咤影坛的大人物成龙。他们是那个年代平凡的小人物,却用真实的经历谱写了情诗一样的乱世年华,让人有种心底莫名的感动,不很浓烈,却很绵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