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已修改开题报告《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7-12-26 18:15:18)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712

立项号

2017XKT-YJ052

课题名称

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

许粉萃

所在单位

西安莲湖开元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目标2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班有35名幼儿,大部分幼儿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孩子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总之,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介于以上原因,我们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本学期进行小课题《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小班幼儿: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3-4岁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和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幼儿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更要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幼儿的衣服、鞋子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我们相信只要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积极动手锻炼,一定会使我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家园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2.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3.为他人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研究内容:

1.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步骤。

2.如何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利用家访、家长座谈会等机会,向本班幼儿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自理情况,如是否自己吃饭、大小便、穿脱简单的衣物、整理玩具、放碗筷等;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培养的方法和想法、要求等。

2.观察法:观察幼儿的用餐、如厕、穿脱衣服鞋子等状况,并作好记录和分析。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并积极实施,不断改进措施,实现预期目标。

4.个案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描述幼儿自理能力的现象,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79月)

确定课题的名称、目标和研究对象。研读《指南》、《纲要》,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制定调查表、观察记录表、撰写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710-20185月)

    1.运用调查法,对我们班家长进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和访谈,全面了解班级幼儿自理能力的真实情况,同时进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汇总分析。

2.家长进班分享故事《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我会穿外套》等,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作品中的角色行为等形式,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3.运用观察法,观察幼儿的用餐、如厕、穿脱衣服鞋子等状况,并作好观察记录和分析。

4.行动研究法,在调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并积极实施,不断改进措施,实现预期目标。

5.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把一些生活中的行为如:穿衣、穿鞋、进餐等编成小游戏、儿歌、歌曲等,有助于孩子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6.在一日活动中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生活区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在娃娃家里练习给娃娃穿衣服;在午休时,利息自己脱外套、脱裤子、脱鞋子。在午休起床时,引导孩子们自己穿外套、裤子、鞋子等;在进餐时,引导孩子一手扶碗,一手握勺子,自己吃完一份饭,不剩饭、不撒饭,餐后自己送餐盘,并自己擦嘴漱口。自己如厕,并在如厕后,引导幼儿自己整理衣裤,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7.让孩子感受成功的乐趣,老师随时激励、奖励孩子自我服务方面的进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

8.运用个案分析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通过个案分析描述幼儿自理能力的现象,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9.我们和家长家园配合,让家长多引导孩子在家里联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吃饭、入厕等,来巩固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做好幼儿自理能力的观察记录和个案的分析和追踪跟进。

10.我们在班上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我是生活小能手”,来激发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积极性。

11.班级物品进行6S管理,在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角色区和语言区进行定点、定容、定量,帮助幼儿将物品归放远处,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三、整理阶段(20186月)

1.整理课题相关资料(观察角色游戏记录表、观察随笔、角色游戏剪影等)

2.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名称《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1. 立项申请表 一篇

2. 开题报告  一篇

3. 中期报告  一篇

4.观察记录   五篇

5.教育随笔   五篇

6.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表 两份

7.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汇总表 两份

8.课题剪影 若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