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中考10年·文言文阅读

(2020-04-15 10:37:16)

南京中考10年·文言文阅读

2019

()古诗文阅读(10)
梦赏心亭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賢会赏心,忧然佳目共登临。
酒边多说鸟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青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千「1:众多宮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雨地之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伤心长春草。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賞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甌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

(选自《景定建康志》,【南宋】周应合纂,南京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几希:很少。未央:未尽。春草:指离愁。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动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玉烛之明:指政治清明。金甌:指国土完固。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新。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解。你告诉他()是正确的。(2)
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
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8.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哈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9.研读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4)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            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
:(2)属于              ,因为                                     

()(10)

7.(2)A

8.(4)示例: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通,而真正用心欣

赏的很少。(每句1)

9.(4)(1)(1)用实心办实功(2)(1)骚人赏(2)作者只是怀古伤今,

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悲叹。

(如认为“大赏”,言之成理亦可)

 

2018

象记

[]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8月版,有删节)

    []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守土者:地方官员。备:充任。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牝(pìn):雌性的。廉:查访。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数数(sù):数,通“速”,快。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必入山告语之曰(        会明亡(    

  候已竟去(        守土者异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10.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一)(12分)

8.(4分)告诉适逢离开认为……奇异(每小题1分)

9.(4分)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0.(4分)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2017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8-10题。(12分)

月食

[]顾炎武

    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借光,以以无光也。”或曰:“不 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于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中,前之却之,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体。

与地,日一线  (         不借光 (         

以无光也(              夫水然  (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

译文:                             

10.根据上文完成题目

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 幅辅助说明。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我选     图,解说:                                 

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道理的好处。(2分)

                                                           

(一)(12分)

8.(4分)成为 能 这 好像

9.(3分)船工撑船,高一半在水里,看它像弯曲一样。

10.(5分)选图甲.东方海气升腾,把正处于月食状态的月亮的影子投映在空中。(3分)

用问答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趣味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又可以说明事理的思路更清晰。(2分)

2016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

养生

[] 苏轼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奉传:恭敬地传播。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佚(yì):安逸,舒服。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分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伤仲永》)

C夫已饥而          虽有嘉肴,弗(《虽有嘉肴》)

D晚食为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9.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10)

7.3分)C

8.4分)示例:(1)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每小题2分)

9.3分)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2015年】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0题。(13分)

金山寺(并序)

[]梅尧臣

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历绝顶以问山阿,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陟:登,上。上方:佛寺。山阿():山岳。萼(è):花萼。鹘(hú):一种凶猛的鸟。羽翮(hé):羽毛。桡(ráo):船桨。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

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       ;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            

   句的内容相呼应。(2分)

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3分)

                                                                         

()(13)

7.3分)D

8.5分)(1)(2分)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  

        2)(3分)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

9.2分)作者(梅尧臣)  峰壑攒水上(每空1分)

10.3分)示例:此句写得好。写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了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014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14分)

【古诗阅读】

遣兴

[]袁枚

爱好 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 爱好(h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初笄(j)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古文阅读】

报恩塔

[]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窑器:陶瓷器具。斗榫(s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识:标记。 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报恩塔是也                       2)闻烧成时           

3)半日方散                           4)必顶礼赞叹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来源:学。科。网ZXXK]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x k b 1 . c o m

     下联:             

()(14)

8.(3分)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

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

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的作品。)

9.(4分)(1)这  2)听说  3)方才  4)离开(每空1分)

10.(4分)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

11.(3分)示例:成一金身信属鬼工

2013年】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 

[]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用词中的字填空;用词中句子填空;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古文阅读]

久而俱化

[] 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qú):指衢州。扰:顺服。块:孤独。俦:伴侣。禄东赞:吐蕃酋长。被:遍及。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因念白鹅正同色                   怡然同群               

雁不白知其为雁                   遂铸金为鹅以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12.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

                                                                              

()(15)

8(4)  未动宫商意已传  示例:琴声如悲凉的风吹过,潺潺的水流淌,带给听者悠远寂寥的千古情思。(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

9(2)D

10(4)想到  安适愉快的样子    (每空1)

11(2)(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每句1)

12(3)雁和鹅是不同的鸟,但属于同类,因为生活在一起久了,所以能彼此融合。

2012年】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阙”同“缺”,此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古文阅读】

                                        

                                    (宋)沈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鉴:镜子。原:推究。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来源:学科网]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

                                                                           

(一)(15分)

8.4分)(1)(1分)幽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9.2分)A

10.2分)B[来源:,,]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

12.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    精湛(高超)(1分)

         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2011年】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6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吴姬:卖酒的女子。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1分)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题写在同窗的留言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2分)

【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一)(16分)

8.3分)(1)(1分)酒

        2)(2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9.4分)(1)季节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

2010年】

  (4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丹青:指绘画。小术: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中加点的词。(4)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1)云兴霞蔚                 (2)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12)

     9(4)(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A

   11(4)(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2)画绝  痴绝(每点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