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下的石油知多少
(2014-02-05 14:36:56)
标签:
文化 |
在地图上,钓鱼岛是一个难以标出的小点,而就是这个小点,近些年来日本人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全岛之岛屿。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钓鱼岛群岛由南小岛、北小岛、钓鱼岛主岛、赤尾屿等十一个岛屿组成。钓鱼诸岛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
为什么日本非要对这块远离其本岛、本属于中国的这七个狭小的无人荒岛垂涎三尺呢?问题出在石油上。
钓鱼岛的石油资源是钓鱼岛诸多种类的资源之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据了解,钓鱼岛列岛的海底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盆地,也就是说,这一片海底具有最理想的生成和储藏石油的地质条件。根据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堪探结果,钓鱼岛附近广大大陆棚海域可能储有大量石油。
1961年、1967年,一位叫埃默里(K.O.Emery)的美国海洋学教授和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新野弘两次发表科研论文,认为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海可能蕴藏油气资源。他们在1968年10月到11月,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为期49天的科考,用科研仪器探测海底地质结构。1969年,他们发布了考察成果《黄海及中国东海地质构造及海水性质测勘》。
这份报告提到一个关键点:在中国台湾和日本之间的浅海区域可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储备。最关键的是,报告原文有一句话:“最有可能的区域是台湾东北部2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人们普遍认为,这指的是钓鱼岛附近的海域。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显而易见,钓鱼岛主权的归属对于石油资源日渐短却的中日两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挑事、咄咄逼人,摆出一副不惜与中国一战的架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寸步不让,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在向国际释放一个很重要的信号,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辱、积贫积弱的中国。
就海底资源而言,钓鱼岛周围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说,美国在70年代的地质探戡卫星上得到的一项资料:中东海域在卫星照片上的图像一片黑,代表的是石油蕴藏量。除了中东外,南海在卫星照片上也是黑糊糊的,事实证明南海的确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而在钓鱼岛海域,照片上的图案不仅黑,且黑得浓稠。有专家说,那是钓鱼岛海域的海底蕴藏着的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就其蕴藏量而言,各方说法不一,但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很可观”。
有数据统计显示,钓鱼岛周边海域石油储量可达30-70亿吨。
而有专家更是言之凿凿:钓鱼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储藏量高达1095亿桶,相当于曾经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的原油储藏量。1095亿桶是个什么概念?这里有一则资料:据美国地质学者梅耶霍夫保守估计,中国陆地石油储量至少是200亿桶,海上更多,有300亿桶。日本则更乐观,认为中国光在渤海湾就有100亿桶原油。中国陆地与近海的原油储量与钓鱼岛下的石油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钓鱼岛下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受资源短缺、石油缺乏困扰的日本对这一地区发生了浓厚兴趣,并更加激起日本夺占钓鱼岛的野心。由此日本政府才在战后首次正式提出了对钓鱼列岛的主权要求。换言之,如果不是对新发现资源占有欲望的驱使,很难说日本会在这一时候提出它的所谓主权的问题。2012年9月,日本政府通过“洗钱”的鄙劣手段宣布将钓鱼岛实行所谓的“国有化”。自此以来,中日双方就钓鱼岛的争端日趋升级。
钓鱼岛的经济价值不仅局限于油气资源,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钓鱼岛海域盛产鲭鱼、红衫鱼、飞花鱼、鲣鱼、文鳐鱼、大小黄鱼、带鱼、墨鱼等等,自古以来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主要渔场之一。钓鱼岛附近还是繁忙的海上深水交通运输要道,对促进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收入为10.39万亿,钓鱼岛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全国14年的财政收入。2011年财政收入最好的广东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13.70亿元,钓鱼岛的石油价值相当于广东省263年的财政收入。吉林省财政收入850.1亿元,钓鱼岛的石油价值相当于吉林省1705年的财政收入。再以日本为例。2011年度日本国家财政收入仅为41万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为3.34万亿元,钓鱼岛的经济价值相当于日本全国43年的财政收入。
巨大的石油储量,意味着在当下世界经济极大依赖于石油的前提下,一旦拥有钓鱼岛,钓鱼岛都将成为其占有国掌握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钥匙。这种诱人的憧憬,足以令人为之冒险。
按照1992年联合国公布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关于“主权国家以200海里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的条款,也就是说,谁拥有钓鱼岛,方圆200海里蕴藏在海底的资源就是谁的。“如果日本窃土成功,日本人就获得一个大陆架,他们会进而要求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那样中国就远远说不上是一个海洋大国了。”按照这一公约,钓鱼列屿海域拥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专属区”。如果日本侵占钓鱼岛的阴谋得逞,就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丢失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个数字几乎是中国与南沙群岛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争执面积的总和。日本的某些政客近年来对钓鱼岛的狂妄之言和几近疯狂之举,正是出于对这个不大的海上荒岛主权归属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垂涎。
日本急迫需要石油,但本土不产一滴石油,日本所需石油全部依靠从国外,特别是从中东进口。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说过,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以及其他矿物和渔业资源。获得这些海域,将使日本由资源小国而成为东亚的资源大国。且日本一旦拥有钓鱼岛,必将以钓鱼岛为依托,攫取东海大陆架的资源,这样就有望缓解困扰它发展的资源问题,大幅提高其综合国力。日本政府一名高官表示:“如果这些海域65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全部属于日本,日本成为资源大国将不是一个梦。”夺取钓鱼岛是日本企图对我国东海海域海洋资源进行争夺的重要而关键步骤。同时,这几座岛屿的归属也直接影响着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甚至恢复军事大国地位的战略步伐。
不过,钓鱼岛下有石油还只是科学推测,并非人们真钻出了油气。日本《朝日新闻》曾经采访过日本原石油资源开发公司董事猪间明俊,有着丰富的石油钻探经验的猪间明俊说,“除非你真的去挖,你不会知道这个地区是不是真的有资源。就算你确定这里有,除非你能去真占有它,否则也称不上资源。”
也有人说:“钓鱼岛是一个无人荒岛,没有GDP没有税收。地球上有没有它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百姓造成丝毫影响。(钓鱼岛)那是一块连人都没有的荒岛,争这块领土就毫无意义。”
但是,钓鱼岛就算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荒岛,也不能任由让别人占了去。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少将指出,仅以地缘价值而论,钓鱼岛就具有重大的地缘战略意义。钓鱼岛一旦属于日本,中国将被迫接受日本以中间线划分大陆架的无理要求。更严重的后果是,美日军事同盟将试图把我们封死在中间线以西。“若钓鱼岛属于日本,这条对华封锁线将前推到所谓的“中间线”,我们的战略空间将被大大挤压。”“更重要的是,钓鱼岛事关二战胜利果实。按照《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日本战后版图根本就不包括钓鱼岛。日本休想翻历史的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