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F1118398-C5CF-4693-A02F-A9BA40B1EB98/Documents/picture/88A1C8E6-A031-4C41-BA59-CF7D2D80B0B1.jpg
http://s8/middle/0044C0sjzy7pSrZmHVY76
1.家长表达的方式有问题。家长用命令或唠叨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不含有公平性、沟通性和互动性,只有命令性。
2.家长不给孩子听话的时间。不会给孩子缓发性,家长好着急,尤其是在孩子学习问题上特别着急,着急没有任何用,家长就是喜欢着急。
3.家长的语言附加太多。家长给孩子说事时,给孩子说了太多的话,孩子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话都全听,其实孩子已从众多语句中挑出来一些能听的话去听了,由于家长说的太多,内容太多,孩子听不过来了,显得孩子不听话了。
4.家长和孩子说话时,孩子不是很服气。
5.孩子没有榜样。孩子认为家里为什么没有人听孩子的话,孩子也希望大人听话。
6.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点。他们想法不一样,有冲突,不同频。
7.家长单方要求孩子听话,没有双方性。
8.孩子认为不公平,不公正。
9.家长没有在孩子面前多角度考虑问题,不周全,偏面。
10. 家长不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想法没听懂,直接否认,因为他是孩子,孩子不懂,当然不听话了。
11.家长说错话了,自己浑然不知。如家长对孩子说:"孩子你考上大学就有出息,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家长说错了,孩子没法听。
12. 家长不跟孩子商量,不跟孩子交流。孩子认为孩子什么时候说了算?不如让孩子懂得家长说的话,而不是拿过来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