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状元陆润庠归葬湖州之谜
(2019-07-24 08:23:27)
6月29号,和朋友相约专访妙西白鹭谷风景区,那里长眠着苏州最后一位状元陆润庠。虽是六月黄梅天,好在天公作美,阴天,温度适宜。群山迤逦,满眼绿色,山中吹来的风,弥漫着花草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
湖州市本级有两座大水库,一座是位于埭溪的红旗水库,名称至今沿用;一座就是这个红卫水库,后来改名为陆家庄水库,又名状元湖。
陆家庄水库位于湖州西南。南接埭溪镇,西邻长兴县和平镇,距湖州二十余公里。1949年后,划归南埠乡肇村大队管辖,一度改名叫联山大队。南埠乡于2001年6月撤乡并入妙西镇,现改回原名,成为妙西镇肇村村陆家庄水库。陆家庄水库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修建,1974年建成。水域面积达600亩,水深25米,总库容为111.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00亩。陆家庄水库三面环山,是天目山余脉延伸到妙西境内,形成小山群。经过数十年的涵养水源,水库周围山清水秀,植被丰富,处于半原始状态,也因此成为白鹭的栖息地。每年春三月,天气转暖,水草丰美,成群白鹭蹁跹飞舞,真应了张志和写湖州西塞山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境,成为美丽的妙西白鹭谷风景区。前些年,其散居各地的后人曾多次来拜祭,本地文史专家和爱好者,常自发地来默祭陆状元。
从水库的东侧开车上山,道路平缓,在一处红房子的地方下车。抬头看去,不远处水库边有高大的香樟树,那里应是状元墓的位置。下车后我们顺着土路继续步行,绕过一个小山谷,来到一处突出的高地。这个山虽不高,但在靠近水库处突然隆起,明显比周边高出很多。我们站在高处,见两棵粗壮茂密的香樟树矗立眼前。我们所在的位置在墓室的上方,离水库水面约四五十米高度,状元墓坐南朝北偏东。从旁边的小路下去,香樟树的正上方,可见三个墓室前面裸露在外。据当地人称,可能是他的两位夫人与状元的合葬墓。墓前东侧的香樟有三人合抱粗细,半人高的地方一树分发为三枝,奇哉!西侧香樟笔直挺拔。往下十数米,就是水库。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来自享誉海内外的苏州“米自量”家族。清代苏州最后一名状元,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曾任光绪与宣统两帝的老师。
陆氏世居湖州府归安县,至陆润庠九世祖陆延楫时迁往苏州府。“先世自吴兴(湖州)双林镇迁于吴(苏州)”。陆润庠生于镇江:“以道光辛丑五月生于润州(镇江)学舍。学有宋乾道二年熊克凤石图赞。故讳曰润庠,而以凤石为字,皆其祖方山先生所肇锡也。”
陆润庠少时,即“天资高朗,苕发颖竖,四岁而辨四声,十岁《九经》皆卒业。同治癸酉,以优贡知县,举顺天乡试。甲戌,联捷成进士,胪传第一,授修撰”。
陆氏父绍修,本生父懋修,恩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三世皆以公贵追赠如公官。陆状元有子二,长子家振,吴夫人出,有隽才,早逝。次子宗振,庶出。
辛亥*****后,清廷宣布退位,很多高官逃到山东青岛。陆润庠也来到了青岛定居,大清学部副大臣劳乃宣在青岛组织了一个“十老会”,并推举陆润庠为首,经常饮宴于周馥宅中,还合拍了照片,称“十老图
”,陆润庠在遗老中受到特别的尊重。
1914年8月,爆发德日青岛争夺战,陆润庠离青返京。1915年8月18日,病逝于北京。清逊帝宣统追赠他为*太傅,赐谥号为“文端”。由其次子宗振扶柩归葬于浙江省吴兴(湖州)青龙山祖茔旁,叶昌炽撰写墓志铭。
陆状元墓在民国时两次被盗。1935年6月27日《申报》曾报道吴兴县状元墓被盗时情形:“状元陆润庠墓被盗。本城西乡潘村附近陈家庄地方(“陈家庄”疑为“陆家庄”之笔误,本文作者注),有逊清状元陆润庠之墓突于二十三日晚被盗,惨不忍睹……翌晨坟丁施若生发觉此事,即报告该处澄静乡乡长沈子和,二十四日由沈乡长呈报吴兴县政府,县府令饬第九公安分局严缉,务获破案”。
陆润庠身后存留大量的书法和诗词作品。其书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前些年,湖州一位熟人手上有陆状元书对联牌匾,等我到时,已被别人购去,惜与状元书法失之交臂。
陆状元曾为苏州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书联。如为拙政园书写“十八曼陀罗花馆”大字;又为“远香堂”写52字之长联,曰:“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时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陆状元喜交艺友,或论诗文,或作书画,一时如同治元年状元徐郙、吴阴培、叶昌炽、潘遵祁、潘曾莹以及陆增祥等,时有往来。其诗如题苏州拙政园远香堂:“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陆润庠逝后归葬吴兴(湖州)青龙山,墓前有用石头铺排的一米多宽的神道,神道两旁列有石兽。从山谷延伸到南埠乡都是碎石铺就的小路。山谷有坟丁屋舍数间,出口处有牌坊一座。牌坊后被其邻乡人拆毁抬走,不知所踪。2004年大旱时,尚有人见过倒在水中的石构件及碑上的文字。
这里曾有一条连接长兴县和平镇的凡市、滩龙桥村到南埠、何家埠的主要通道,路经蟠龙桥等两座石桥,经这里到了南埠、何家埠后,坐船出行可四通八达,故这条陆上通道一度十分繁忙,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因此,就在这个山谷的路口,附近村民搭建草棚,售卖水果以供路人解渴歇息。
陆状元逝后为什么会葬在湖州青龙山?史上虽未记载因由,但民间却有个神奇的传说,回答了这个问题。
离水库最近的就是妙西镇肇村村,距肇村不远的地方有个潘村。据说状元自幼在这个村认了一位过房亲干爹干妈。
据当地传说:清末时,潘村有位潘姓大地主,在年老时,请风水先生在肇村西南的青龙山下为自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然后请来工匠营建生圹。生圹刚建成,第二天却倒塌了,他以为这是偶然事故。第三天又请人来重新营建,不料又倒塌。如此三番竟然不得建成。明知这是生圹,应该不会有人来盗挖呀?潘姓地主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其生圹第三次倒塌的当晚,潘姓地主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长须白发的老头说,他是当方土地,并告诉他“这里不是你的坟地,是苏州‘米自量’的坟地,将来他们家还要出状元的”。
潘姓地主醒来之后,回想起夜间做的这个奇怪的梦,思来想去,很想去苏州,看看到底有没有梦中所说的“米自量”。于是他从何家埠租了一条船,赶赴往苏州。那时顺着河道去往苏州,船行的没那么快,紧摇慢赶,终于到了苏州。他在苏州城里转悠了几天,船上的米也吃完了,他向人打听哪里有米店。一位好心的居民告诉他,你就到阊门内下塘街“米自量”那儿去买米好了。他们家行善积德,你去买米,随便给点钱都行,要多少米你看着办。潘姓地主一听,“米自量”不正是自己想找的人吗?他大喜过望,立即摇船到下塘街,找到“米自量”米店,店内只有一位伙计,潘姓地主告知他家修坟倒塌的事情,希望见一见店家主人。
接待他的伙计把这事转告给了店主,出来接待他的正是陆润庠的父亲陆懋修。原来,那时陆润庠尚年幼。其祖上几代均为苏州名医。其父辈悬壶济世,行医积德,一面又开了个“小米行”,专门用于赈济穷人,人称“米自量”。陆懋修获悉后,颇感好奇,潘姓地主力邀他同往青龙山实地察看。陆懋修随即与潘姓地主一起坐船回到湖州,船从何家埠上岸,来到这个青龙山前。但见这里群山起伏,唯有一个山谷,三面环山,左右各有小山,东西两山对峙,宛如龟蛇二将把守,是藏风聚气的好地方。陆懋修当即决定将生圹选定在肇村青龙山里的一座小山坞。因为这事,两家人特别投缘,一来二去,陆父提议两家结为过房亲,陆父让他的儿子陆润庠认潘姓地主夫妻为干爹干妈,两家当作亲戚来往。后来陆润庠果然高中状元。陆懋修临终时嘱其子把他葬在湖州青龙山,陆状元去世后也归葬青龙山。
传说归传说,虽然不一定是真的。陆状元归葬湖州却是事实。现在的陆家庄水库,远处群山葱茏,近处绿水碧波。山清水绿,鸟语花香,成为天然的氧吧。春暖花开时节,白鹭结伴徜徉;冬季到来时,山中野兔下山觅食;夏秋季节,山中果实挂满枝头。青山有幸,状元地下有知,也是另一种安慰吧。
附注:陆状元与湖州渊源颇深,湖州人手上也存有不少他的书法作品,有的话,想看看?
墓前香樟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