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孩子学会创造性思维----- “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启示

(2013-12-02 20:37:48)
标签:

教育

育儿

学习方法

思维

                          教孩子学会创造性思维

----- “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启示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知识都在加速更新,新知识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创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产品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不断创新的意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既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更要学会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想出新办法,提出新主张,提出新观点,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从而改变旧事物或者创造出新东西。创造性思维其实质就是创新,不仅思维时抛开了已有模式的束缚,而且思考的结果是可行的,并能够作出新的成绩。自古以来,智者们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遗产,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无尽的启迪。

然而,当人们一谈到中小学生也要学会创造性思维时,有人就会说这个要求太高了。他们认为创造性思维不是人人都能学会,都能掌握的,把创造性思维看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难。大家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告诉人们,孩子也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司马光的创造性思维:按照常规思维模式营救落水人的原则就是“救人离水”,实现“人水分离”。当时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无力将落水小伙伴捞起,使其离开水体,那该如何实现“人水分离”呢?他运用逆向思维,果断的用石头将水缸砸破,“让水离人”,从而实现了“人水分离”,救了小伙伴的性命。“让水离人”同“救人离水”一样都可以实现“人水分离”将落水者救起的目的。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用石头砸破水缸使水流掉就成为司马光的正确选择,所以说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决策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细细品味,我们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创造性思维并不神秘,孩子也能学会。

那么,现实中不少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很难,不敢展开自己的想象翅膀,这又是为什么呢?请看后文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